從李颯的管理經驗中可以發現,她是個很善於安排工作的上司。為了舒緩員工的工作壓力,她並沒有硬性規定員工必須時時待在工作區域內,也不會規定死時間。員工們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工作,工作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也許你是個很會規劃時間的人,會為你的每一個空餘時間都做好規劃。但你想過嗎,朋友的一個緊急電話、生病要看醫生或者家裏來了一個親戚,你都必須要打亂計劃。所以,無論怎麼樣計劃,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計劃完;無論怎麼樣計劃,都不可能把一切安排得天衣無縫。當有很多事情麵臨選擇的時候,當有些任務實在無法完成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隻有回答好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如何管理時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別把日程安排得太滿,學會安排一些機動時間。
因此,效率專家建議我們每天至少要為自己安排一個小時的空閑時間。如果今天要接待一位客人,那麼,在接待完客人之後給自己留出一段空白時間,也可以為自己安排出足夠的時間檢查郵件及完成一些書麵工作。盡量把那些必須完成的工作提前完成,這樣在被打斷的時候,我們就不會過於焦慮或者煩躁了。
如果在設定日程安排的時候過於僵硬,我們就會感覺自己好像在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覺得自己的整個生活都在被時鍾控製,變得毫無生趣。相比之下,如果能夠在安排日程的時候為自己留出一些自由時間,我們就會感覺自己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控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也就會更加順暢。
當然,留出機動時間來應付突發事件,絕不能成為我們拖延、懶惰的理由。為此,我們依然需要做到每日製訂計劃,堅持執行和完成計劃,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時間的充分和有效利用!
要做應該做的事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做人,別指望所有人都會喜歡你。”其實,這句話也可以運用到我們的時間管理中。也就是說,要真正充分利用時間,就不要試圖把每件事的細枝末節都做到完美。時間是絕對有限的資源,你選擇了做某件事情,就隱含了放棄做別的事情。“做別的事情”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標準,不是“某件事有沒有意義”,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意義”。
小劉因為工作努力,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一家食品公司的車間主任。從事這個行業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也深受上級領導的賞識和信任,但他也有自己的苦惱:身為車間主任,原本他的工作是管理工人,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麵對工人們的懶惰,他實在無法管理。
例如,上個星期一,他要去外地出差,臨走之前,他交代工人要將客戶催的一批貨趕出來,並且要嚴把質量關。
小劉心想,在他回來之前這批貨應該能出廠了。但情況卻出乎他的意料,當他回到公司以後,發現這些工人不但沒有趕工,反倒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氣急了的他問工人小王:“我交代你的事情你做好了嗎?怎麼有時間玩手機?”
“這批食品不一直都是A組負責嗎?”小王很詫異地回答道。
小劉又找A組的小秦,沒想到小秦的回答是:“您出門之前不是找了B組的人談話嗎?”
此時的小劉已經什麼都不想說了,現在他能做的,就是拖著疲憊的身體替工人幹活。
小劉在工作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他是一名管理者,他的工作重心應該是管理,而不是親力親為去做下屬的工作。
許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完美主義給自己帶來的困擾,然而他們卻不敢麵對這個問題。他們怕因小失大,造成錯誤。殊不知即使有了錯誤,也能很快彌補。事實上,從宏觀角度做好時間管理,能為我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絕不會有太大的風險,這樣工作就進行得快多了。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棄的人。被我們羨慕的那些成功者其實都不是神通廣大的人,他們也不可能做到“一心幾用”。那麼,我們該如何管理時間呢?最需要掌握的一個原則是——確保自己永遠在做最重要的事。
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都在被高效地利用。對此,有以下幾條建議。
1.記錄時間損耗
要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性,第一步就是記錄其時間耗用的實際情形。事實上,許多有效的管理者都經常保存這樣的一份時間記錄,每月定期拿出來檢討。至少,有效的管理者往往以連續三四個星期為一個時段,每天記錄,一年內記錄兩三個時段。有了時間耗用的記錄樣本,他們便能自行檢討了。
2.要專注,也就是說“一次僅做一件任務”
在中國的大多數公司,人們越來越忙碌。尤其是那些高層領導者忙碌的情況,簡直不可思議!除了眾多的出差外,還有數不清的會議,工作負擔越來越重,但結果卻是毫無貢獻的居多。當然真正有生產力的也有,隻是寥寥無幾而已。其實,仔細分析原因,我們發現,他們同時專注的事情太多了,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管,結果什麼都做不好。因此,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應該從本質上消除“兼顧”的想法,一次僅做一件任務。
3.學會舍棄一些不必做的事
將時間記錄拿出來,逐項逐項地問:“這件事如果不做,會有什麼後果?”如果認為“不會有任何影響”,那麼這件事便該立刻被取消。
然而許多大忙人,天天在做一些他們覺得難以割舍的事,如應邀講演、參加宴會、擔任委員和列席指導之類,不知占去了他們多少時間。其實,對付這類事情,隻要審度一下對於組織有無貢獻,對於他本人有無貢獻,或是對於對方的組織有無貢獻。如果都沒有,完全可以謝絕。
總之,要想節省和充分利用時間,一定要擯棄完美主義,要找出什麼事根本不必做。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費時間,無助於成果。
給自己設定一個完成任務的期限
我們生活的周圍,總有人這樣感歎:“忙了一天,也不知道忙了什麼,時間還不夠用。”其實,隻要有效地運用時間,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那麼,怎樣才能在相同的時間裏做更多的事,而且做得更好呢?這就涉及工作效率的問題。
提高做事效率,其中重要的一項是提高執行力。要提高執行力就要做到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日常工作中,我們在執行某項任務時,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對待問題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不怕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千方百計消滅問題,結果是圓滿完成任務;一種是麵對問題,一籌莫展,不思進取,結果是問題依然存在,任務也不會完成。
反思對待問題的兩種選擇和兩種結果,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問,同是一項工作,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做得很好,有的人卻做不到呢?關鍵是思想觀念認識和對待時間的態度不同。
為克服惰性,避免拖拉的現象,我們應該為工作設置一個盡可能短的完成時限,通過給自己壓力而產生動力,這樣,所有的工作便能盡快地完成。而對於那些對未來起重要作用的長遠目標和長遠規劃,則應進行合理分解,並為這些分解後的目標也設置一個嚴格的時限,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將這些小目標忽視和遺忘。
的確,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法挽留的,它就像東逝之水,一去不複返。當一天結束時,時間不會留作明天待用。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必須學會有效地安排時間,有效地利用時間,更為重要的是優化自己的時間觀念,提升自己的做事效率。為此,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克服畏難情緒,規定自己首先處理一些重要事務
我們每天都要處理很多事務,可對此,很多人認為,先處理那些不緊要的事務,會起到激勵自己的作用。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把最緊要的事拖到最後來做,你會發現,經過一天疲憊的工作後,你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來完成它了。
而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是因為有畏難情緒,是有意識地回避那些重要的、難度大的工作。因此,我們一定要克服這樣的心理傾向,首先著手最重要的工作,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它,並把它辦好。
2.製訂工作計劃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可能每天像“時間統計法”創造者柳比歇夫那樣進行時間核算。但在開展工作時,可以做出一個詳細的關於每月或者每周的工作計劃,並養成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避免工作時緊時鬆,使工作時間得到合理安排,這是完全可行的。
總之,時間在現代社會裏已成為一種有限的資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對待土地、礦產、資金、人才一樣做好時間的使用規劃。這樣,在管理時間、利用時間的過程中,我們的做事效率必定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