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學會合理調配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節奏(2 / 3)

除以上一般性的學習時間規律外,對於不同的人來講,還有自己獨特的生理時鍾。為了提高做事效率,我們要善於發現並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最佳時間段。同時,要養成在固定的時間做事的習慣。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一天中學習效率的變化特點,根據自己的生物鍾安排作息活動。其次,你要知道自己在一周內工作效率的變化情況,根據一周內工作效率的變化安排自己的工作。最後,你要知道自己完成一個任務通常需要多少時間,根據自己的工作曲線安排活動。此外,隨著工作的進行,人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都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說,存在三種變化模式:先高後低,中間高兩頭低,先低後高。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模式安排工作內容,確保在最佳狀態時處理最重要的事,隻有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的工作效率。

總之,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合理安排時間就是“預算”生命。每個忙於工作的人,若希望高效地工作,就要根據自己的生物鍾,對時間做出總體安排,對每一天的學習、生活,都要列出一張活動順序表來。當然,無論建立怎樣的生物鍾,你都應該做到專注,因為隻有專注才能產生效率。

勞逸結合,生活更愉快

曾經有人說,人的生命隻有兩種狀態:運動和停止。現代社會,處於重壓下的人們每天都在拚命地工作,雖然雙休日時能夠在家小睡個懶覺,但恐怕內心也不會那麼淡然。用持之以恒的精神拚搏、奮鬥是我們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但並不意味著要一刻不停地奔波與忙碌。要學會適可而止,會休息才會成長。隻會向前猛衝,而不懂得減速緩行的人,在人生的某個彎道處,一定會衝出跑道,損失更多。

不得不說,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沒有規律地工作、休息。時常,我們會因為手頭的一些事情,不知不覺中工作到深夜。研究證明,與經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較高。科學入睡時間是晚上10~10:30,半小時或一小時進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到淩晨3點是人體自然進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時間,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精神百倍。

因此,我們任何人,一定要明白,真正的高效率不是熬夜熬出來的。一定要懂得休息,隻有勞逸結合,才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有個成功的企業家,他的成功可謂是一路艱辛。他從十幾歲就開始給別人幫工,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忙忙碌碌,好像他就沒有休息過,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娛樂活動。那段日子,他的夢想是,將來自己有一間鋪子就好了。

幾年後,他終於開了一間鋪子,生意不錯。此時,他告誡自己,自己的生意更不能放鬆,於是仍然起早貪黑,匆匆忙忙,休息時間更少了。他想:等將來生意做大了就好了。

又過了幾年,他的生意果然做大了,擁有了數間很大的門市,每天貨進貨出有幾百萬元的資金流動,他更不敢放手給別人去做,還是自己苦拚,聯係貨源,接待客戶,管理賬目……沒日沒夜,忙得如有狼在後麵追一般。看他真的好辛苦,有人就勸他:“你放一放可以嗎?好好休息一天,看看世界會不會大變!”

他回答:“不行,我不做時,別人會做的,前麵的那些大戶我會追不上的,後麵一些中小戶又逼上來,放一放,我會落在後麵的。”

終於有一天,他累倒了,被迫躺在病床上不能動了,以前高速運轉的日子一下停下來,他終於可以靜靜地想一下匆匆而過的人生了。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病人被抬進手術室再也沒回來,那個病人很年輕,剛剛還與自己說過出院後要去旅行。他看著對麵空空的病床,心不由一震,頓時大徹大悟了:人由生到死其實隻是一步的事,這一步,自己卻走得太過沉重啊!一直以來,自己的名利心太重,想要得太多,然而真正得到的卻很少。如果不是這次病倒,他會一直拚到50歲、60歲,甚至更久,沒有娛樂,沒有休息,最後兩手空空地離開這個世界,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啊!康複後,他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生意還在做,隻是不那麼拚命了,他不再去追前麵的大戶,也不怕後麵的小戶追上來,甚至錯過一筆很有賺頭的生意也不會在意。人們經常在高爾夫球場上看到他,有時他也與家人坐飛機到外地旅遊。

他終於懂得了生活的意義。

生命如此脆弱,人生苦短,我們當然需要努力地工作,但也不能忘記,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如健康、幸福等。因此,和故事中的企業家一樣,我們也應及早幡然醒悟,才能收獲一份最本真的快樂。

有過登山經曆的人也許會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山很高,需要分好多步才能登頂,最關鍵的其實在中途,中途不停下來休息,那麼就必然在最接近終點的時候落下。工作中,適時調整自己也是必需的,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不會打疲勞戰,而是懂得充足的休息才有更充沛的精神。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我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或者是馬上就要交工作任務了,沒時間了,等等,於是,他們會選擇夜以繼日地工作。爭分奪秒地抓緊時間工作固然好,但要保證工作效率。拚時間、搞疲勞戰術不可取,這樣會影響工作效率,為此,我們要注意勞逸結合。

那麼,在工作中,我們該怎樣做到勞逸結合、調整自己呢?

1.統籌兼顧、合理安排

你應該合理分配工作、休息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把握好生活節奏。

2.多做體育運動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情緒低落時,參加一項自己喜歡又擅長的體育運動,可以很快地將不良情緒拋之腦後。這是因為體育運動可以緩解心理焦慮和緊張程度,分散對不愉快事件的注意力,將人從不良情緒中釋放出來。另外,疲勞和疾病往往是導致人們情緒不良的重要原因,適量的體育運動可以消除疲勞,減少或避免各種疾病。

3.留出一些機動時間以處理突發狀況

很多人認為,忙碌的一天才是充實的一天,以至於他們經常把一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但一遇到突發事件,就手忙腳亂了。其實,你應該學會合理規劃時間,留出一些時間處理突發情況;即使沒有出現突發事件,也能給自己一個放鬆和休息的機會,或與父母、朋友聯絡一下感情,或考慮一天工作中的得失,等等。

總之,每個希望提高工作效率的人都要明白一點,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裏擠多少時間出來,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別看不起一分鍾,零散的時間有大作用

人們常說,時間往往不是一小時一小時浪費掉的,而是一分鍾一分鍾悄悄溜走的。每個人的一天隻有24小時,所以應該珍惜時間去充實自己。的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時間的重視和控製也越來越強。著名的海軍上將納爾遜曾發表過一項令全世界懶漢瞠目結舌的聲明:“我的成就歸功於一點:我一生中從未浪費過一分鍾。”達爾文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雷巴柯夫曾說:“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的確,一個人如果認識到時間的重要,看到自己水平不高,感到時間緊迫,就會自覺地去利用零碎時間。古往今來,一切有成就的學問家都是善於管理時間的高手。

東漢時,有名學者名叫董遇,隻要有閑餘時間,他都會學習。他曾經說:“我是利用‘三餘’來學習的。”“三餘”,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就是說在冬閑、晚上、陰雨天不能外出勞作的時候,他都用來學習,這樣日積月累,終有所成。

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誰了解生命的重要,誰就能真正懂得時間的價值。我們最寶貴的生命不過幾十年,而生命是由一分一秒的時間累積起來的。“事情就怕加起來”這一古老的諺語也是說的這個道理。一切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在他們的傳記裏,常常可以讀到這樣一些句子:“利用每一分鍾來讀書。”

對時間計算得越精細,事情就能做得越完美。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如果你能以分為單位,對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零碎時間也能充分加以利用,你就能有所收獲。我們再來看看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是如何利用時間的。

天津市高考文科狀元趙文豔同學說:“我非常注重零散的時間,在等車、坐車、吃飯、行路時都帶著卡片,時不時拿出來瞟兩眼,日積月累效果還蠻不錯。”

從山東省諸城一中考入同濟大學的徐洪明同學說:“別小看了零碎時間,堅持利用下來,你會發現受益匪淺。記得高三時,我就是利用每天早上早操之前的10分鍾背誦英語單詞。結果一本100多頁的高考詞彙用書硬是讓我背了下來,從而在高考時沒有在詞彙上出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