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時間的管控要到位——提升效能,不浪費寶貴的時間(2 / 3)

事實上,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失敗,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無用功。如果你也是個不愛動腦的人,那麼,不妨試著學會思考,你就會發現積極思考的驚人力量,任何困難和失敗均能通過它來解決。即使是那些雜亂無章的事情,隻要你運用思考的力量,就會將它們一一捋順。思考不是“無用功”的代名詞,而是“節能、省力”的法寶,因為積極的思維能擺脫困境、化解難題。

總之,麵對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隻要你能開動大腦,跳出習慣的思維框框,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就會得出異乎尋常的答案。

解決問題是一時,消滅問題是關鍵

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麵對這些問題,人們往往都是抱著“亡羊補牢”的態度處理善後工作。當然,這是必要的,但我們可能忽視了一點,為了防止問題的複發,還是應該將重心前移。安全工作最好的辦法還是將著力點和重心前移,在源頭上下功夫,見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時發現問題複發的征兆,立即消除隱患。

當然,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事實上,我們做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做到認真仔細、多次檢驗,並且還要找出不讓問題複發的方法;否則,一旦問題複發,就會導致我們手足無措,也會耗費人力物力,降低做事的效能。

我國有一個關於古代神醫扁鵲三兄弟的傳說。

傳說,扁鵲有兄弟三人,都行醫救人。民間相傳扁鵲醫術最高,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大哥一般是當病人疾病尚表現在皮膚氣色上時就已經觀察出,並簡單地給病人服幾劑藥就好了,但大家以為他隻能治小病,故名聲不出鄉裏;二哥醫術差一級,要等疾病已進入病人的肌骨,才識別出並治好,但名聲反而到了州郡;三弟扁鵲,醫術最低,非要等到疾病已進入腑髒,病人已行將就木了,才知道去醫,大動幹戈,將之救活,結果反被尊為神醫,舉世聞名。

所以,真正高明的危機管理並不是危機發生後再啟動應急措施,而是善於發現問題,並且把危機扼殺在萌芽階段。

事實上,工作中,導致問題複發的危險因素太多了。以運營企業為例,內部因素有產品的缺陷、員工素質問題、管理的不完滿、法治觀念淡薄等;外部因素更多,競爭對手的不公平競爭、社會輿論的壓力等都有可能導致企業麵臨很大的災難。我們所熟悉的希望集團,正如它的名字,總是屹立不倒,其成功的管理經驗之一就是製定企業戰略時,始終堅持“企業安全第一、企業發展第二”的原則。希望集團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並不追求創造奇跡,而是注重細節,注重防微杜漸,注重基礎管理工作,在執行規章製度上,杜絕“下不為例”的借口,不允許打折扣。希望集團員工心中形成了“製度和紀律是一條不能摸的高壓線”的觀念,消除了不良隱患,保證了公司高效運行。

其實,除了管理企業,任何一個人在做事的過程中,都必須要有一種危機意識,即便事情處理得十分順利,也還要多方考證,進行問題的排查。每個人都不喜歡返工,更不希望出現危機,避禍是我們的基本思想。另外,在做事時多留一套預備方案,即便出現危機,也能找到應對措施。當然,要養成這種認真、仔細的做事習慣,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加努力。具體來說,你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危機意識

不僅自己要有危機意識,還要把這種危機意識貫穿到工作中,進而時時感受到危機的存在。隻有做到這樣,才能在危機真正到來之前有所準備,而不至於手忙腳亂。

2.重視細節,做到全方位監督,及時查缺補漏

這是細節管理的重要部分。這需要我們形成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細節意識,將細節意識融入日常的工作中。這樣,當我們都在工作中養成反複檢查、確保無失誤的習慣時,造成失誤的概率也就相對減少很多。同時,這也有利於對工作查缺補漏,及時發現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

3.不要忽視對工作的監督

在做事前,我們通常都有一定的規劃和行為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務必求嚴,對於沒做好的問題要嚴肅追查,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督後,相信細節問題會得到妥善的處理。

這樣也有助於我們培養細節意識,在工作之餘你也會想到,哪些細節是可以注意的,哪些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步驟是多餘的……這樣一總結你會發現,在工作中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把任務做好而且有助於排查隱患。

4.一旦發現問題,迅速解決

關於這一點,還是需要我們付諸行動,致力於把“查缺補漏”的精神貫徹到執行中,重視執行的每一個環節。也就是說,我們不可在這一問題上拖延,否則,會讓問題擴大化,甚至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總之,細節問題是工作中最難把握的,每個人在提升自己管理時間的意識的同時,都應該著力培養這一意識並形成習慣,從而增加自己的有效時間,實現高效能地工作。

不要因為追求完美而浪費時間

認真是任何人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如果對什麼事情都敷衍了事,草草出兵,草草收兵,必然做不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如果人們都懶懶散散、滿足於現狀,那將會止步不前。因此,可以說,追求完美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很多時候,它對我們的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麵都大有益處。任何一家企業,都強調員工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然而,凡事都有個度,追求完美到了一定的地步就變成了吹毛求疵。而且,從做事效能的角度看,一個人過多地把精力放到細枝末節上,必定會耗費時間,長此以往,就會變得行動緩慢。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如果一件事情沒有做到自己滿意的程度,那麼必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總覺得心裏有個疙瘩,很不舒服。打個簡單的比方,為了確保無誤,一份財務報表他會核對幾遍甚至幾十遍;與客戶談生意,為了保證客戶對產品滿意,總是不停地打電話追問;明明能在電話裏或郵件中解決的問題,非要麵談;出門前,為了能讓自己看上去更精神,會花一小時挑選衣服……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追求完美超過了這個度,就會降低做事效能,畢竟每個人每天隻有24小時,在一件事上消耗過多的精力,在單位時間內也就無法完成工作計劃。

在一家公司內,有這樣一名女員工,從上學時期開始,她就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在新公司的她更是如此。無論上司交給她什麼任務,她都要努力做好。

有一天,她的女上司說:“這份資料是急著用的,你把它分成兩份,各打200份。”

於是,她開始了自己的工作,而在打印中,她發現,居然有很多錯別字,於是,她耐心地把這些錯別字改正了,她原以為上司會誇獎她,但事實上,她卻因為沒按時把資料交上而挨了上司的罵。最重要的是,那些在她看來是問題的錯別字,卻是一些專業術語,改過後的字自然也改變了公司的原本意思,為此,她鬧了不少的笑話……

看完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呢?為什麼這名女員工會鬧出這樣的笑話?因為她太苛求細節了。重視細節固然是好事,是一個人負責任的表現,但苛求細節有時卻是好心辦壞事。而且,在你看來的完美在別人眼裏卻不一定很完美,因為一切的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

那些做事追求完美的人之所以會過分認真,是因為他們很在乎周圍人的看法,害怕一些負麵的評價。其實,生命就像是一場球賽,最好的球隊也有丟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一刻。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於失去的。那麼,過分追求完美的人該如何去調整呢?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細心的習慣

例如,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那麼,出門前你就該整理好當天要用的文件,如果你忘記了,那麼,你一定要吸取教訓,時間一長,必然會變得細心了。

2.從生活中開始培養自己嚴謹的做事習慣,減少拘泥於小事的時間

不難發現,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房間都一團糟,鞋子東一隻西一隻,那麼,他必定也是個做事丟三落四、憑興致所至、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的人。因此,你需要在生活中從小事做起,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自己的馬虎粗心。

每個人都深知細節的重要性,細節雖然小,但若是不注意,就會釀成大錯。因此,注重細節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麵麵俱到。如果太過追求完美,那麼,你一定會精疲力竭。其實,時間在一分一秒不停地過,而一切都不是靜止不變的,生活也在改變,就算你在這方麵把事情做得很好,過一段時間,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就不是那麼完美了。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那是不可能的。你應該注重事情的細節,認真地、盡心地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應該苛求完美。

有危機意識,提前避免危機也是對時間的節省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不可能將所有事做到天衣無縫,即便在規劃完善的前提下,依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時,如何看待問題、如何處理問題,直接考驗我們的應變能力。如果能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或許可以幫我們轉危為安;反之,不僅會影響自身的工作進度,甚至還會影響整個團隊乃至企業的運營。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我們遇到的隻是一些小問題,但卻沒處理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自亂陣腳了。不難發現,一個做事高效、有時間意識的人,大都有很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工作中偶爾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焦躁、著急、焦慮都無濟於事,任何難題,隻要從容應付,找到問題的關鍵,都能迎刃而解。我們先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英國的麥克斯亞郡有一個婦女,她的丈夫是個足球迷,他迷戀足球的程度到了無以複加、不能容忍的地步,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夫妻關係。為此,這個婦女便要求生產足球的廠商——宇宙足球廠賠償她精神損失費10萬英鎊。當她提出這一訴訟後,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控訴毫無道理。但事實上,這個婦女贏得了官司,因為這位婦女的要求得到了大多數陪審團成員的支持。想到馬上就要支付巨額的賠償費,宇宙足球廠的老板很是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