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運動(1 / 3)

科學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運動項目的選擇對於健身運動有很重要的意義,運動項目與運動強度和健身效果有密切關係,所以要合理地選擇運動項目,要依據健身目標和身體狀況來選擇運動項目,不要依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

依據年齡段選擇運動項目:

(1)青少年健身運動選項原則

主要以個人愛好為準,應選擇具有靈活技巧特點的運動項目為主,同時兼顧對身高體形有良性作用的運動項目。如:遊泳、跑步、爬山、滑冰滑雪、健身體操、球類、單雙杠、武術、健身器械等。

(2)成年人健身運動選項原則

選擇力量性和動力性運動項目為主,目的是發展力量強壯肌肉骨骼,增加機能儲備,提高健康水平,如:非比賽性的球類,跑步、爬山,自行車、武術、阻力性器械運動,遊泳等運動項目。

(3)中老年人健身運動選項原則

應選擇安全性好、少負重、動作輕柔的運動項目為主。如:徒步走、慢跑、走山、健身體操、舞蹈、太極柔力球、太極拳(劍)、遊泳、小球類(乒乓球、網球、羽毛球、門球、)、保齡球、健身器械等

運動養生3步曲

運動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一方麵,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調節和興奮大腦神經中樞,增加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麵,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欲,提高睡眠質量。但在鍛煉身體的時候,要把握好鍛煉前、鍛煉中和鍛煉後這3個環節,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最佳效果,才能讓你的免疫力得到提高。

(1)鍛煉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在開始鍛煉前還要選擇好地點和時間。適宜鍛煉的地點要環境幽靜、陽光柔和、空氣清新、地勢平坦,既不偏僻也不繁華。尤其老人應該選擇周圍有人的地方鍛煉,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好有人照應。同時,還要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季節、天氣等因素,考慮鍛煉的地點是選擇離家近的小區內,還是稍微遠些的公園裏。

在時間安排上,有晨練和暮練。科學研究證實,還是暮練比較科學。因為晨練存有諸多弊端,如早晨人體的組織和器官機能運轉較遲,對外界的反應敏感性也差,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在晨練時容易發生意外。早晨近地麵的空氣汙染物尚未擴散,氣溫較低,易患傷風感冒,引發舊疾。另外,在春秋季節,早晨多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對健康不利。

(2)鍛煉中精神要放鬆

在鍛煉的時候,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情,意念放鬆,先做好伸展運動。放鬆的順序自上而下,從頭部、頸部、兩肩、兩胯、兩腿到兩足。然後活動四肢,伸伸腰腿,使肌肉和韌帶都逐漸放鬆。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運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慢到快,運動時間由短到長。運動快要結束了,要做好調整運動,不要驟然停止。如閉目靜默、調整呼吸,以及做一些輕微的、小運動量的動作,甩手擺腿,身體前屈後仰,輕輕轉腰等。這樣可以使因運動而淤積於下肢血管中的血液回流至心髒,防止發生意外。

在鍛煉的時候,感覺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鍛煉應持之以恒,但前提是身體狀況要好,如果帶病堅持鍛煉反而適得其返。有的人在鍛煉時感到不舒服,如頭暈、心慌、憋氣、胸悶、腹痛等,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停止鍛煉。如果休息後還不見好轉,應及時就醫。

(3)鍛煉後要注意調整

鍛煉結束後,一定要根據身體反應隨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經過鍛煉,睡眠和飲食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這樣的運動量身體是否吃得消,可以自己測量一下運動後的心率、血壓,定時稱體重,判斷自己的運動量是大了還是小了,適當增加或減少運動時間,確保最佳運動效果。此外,運動後的飲食也很重要,

運動後的飲食很重要

許多人在體育鍛煉後常有肌肉發脹、關節酸痛、精神疲乏之感。為了盡快解除疲勞,他們就會買些雞、魚、肉、蛋等大吃一頓,以為這樣可以補充營養,滿足身體需要。其實,此時食用這些食品不但不利於解除疲勞,反而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人類的食物可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判斷食物的酸堿性,並非根據人們的味覺,也不是根據食物溶於水中的化學性,而是根據食物進入人體後所生成的最終代謝物的酸堿性而定。酸性食物通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在體內代謝後生成堿性物質,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麵變化。所以,酸味的水果,一般都為堿性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雞、魚、肉、蛋、糖等味雖不酸,但卻是酸性食物。

科學研究發現,隻有體液呈弱堿性,才能保持人體健康。正常人的體液呈弱堿性,人在體育鍛煉後,感到肌肉、關節酸脹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被大量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刺激人體組織器官,使人感到肌肉、關節酸脹和精神疲乏。而此時若單純食用富含酸性物質的雞、魚、肉、蛋等,會使體液更加酸性化,不利於疲勞的解除。而食用蔬菜、甘薯、柑桔、蘋果之類的水果,由於它們的成堿作用,可以消除體內過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可減少酸在膀胱中形成結石的可能。

所以,人在體育鍛煉後,應多吃些富含堿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製品等,以利於保持人體內酸堿度的基本平衡,保持人體健康,盡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

隨時隨地做運動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苦於擠不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實,運動並不一定需要場地、固定的時間,隻要你想運動,就可以利用一切空餘的時間來運動。那些許多舉手之勞的健身方法,隻要持之以恒,同樣對身體非常有益。

例如,利用收拾床鋪的機會,盡量拉伸背、腰腿部肌肉韌帶。彎腰時,要努力使背部保持水平,挺直脊柱;洗臉最好用冷水。應把臉浸到水中,然後反複用手摩擦整個麵部。用冷水浸潤眼睛,能使眼睛感到舒服,上下樓少乘電梯,爬樓時挺直腰板,踮起前腳掌,以增強腿部肌肉;上下班盡可能步行。路遠乘車時最好站著,並不斷調整身體平衡來進行鍛煉。站立的姿勢要挺胸、收腹,努力使兩個肩膀收攏。頭頂向上,意想要頂到車廂頂棚,這樣可增強腹肌,挺直脊柱,舒展頸椎。

散步散出健康來

散步也是較好的運動方式,但這常常為人所忽略。當然,散步要散出健康來,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散步方法。

(1)端正姿式

頭正平視,收腹縮臀;雙腳平行,腳尖朝前;步幅均勻,步態穩健;手臂適度擺動,或用力前後擺動,以增進肩和胸廓的活動,這對有呼吸係統慢性病者尤為適用;患有消化不良者可一邊行走一邊按摩腹部,以促進胃液分泌和胃的排空。

(2)掌握呼吸

呼吸應采用吸氣鼓腹、呼氣收腹的方法;呼氣應均勻緩慢,比吸氣時間長。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開始時不宜走得過快,如心跳過快,呼吸困難,應放慢速度,過一段時間再逐漸加快步伐。

(3)選擇步頻

普通散步為每分鍾60~90步,快速散步每分鍾100步以上。普通散步適用於一般的自我保健;快速散步一般以7天為一個階段,應根據自我感覺和脈膊來決定是否轉入下一階段,不要操之過急。

(4)散步時間

應盡量避開每天空氣汙染高峰,即太陽升與落的前後1小時左右。注意不要在汙染嚴重的工業區散步。

(5)穿著舒適

散步時應穿得輕便一些,衣褲不宜繃得過緊,不要穿高跟鞋。

(6)持之以恒

散步鍛煉,貴在堅持,每周最少5天,每天最少45分鍾。養成鍛煉的習慣後,可適當延長散步的距離和時間,以稍出一點汗為好。

健身走的學問

健身走是一種時尚的運動,可不得要領往往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掌握健身走的學問,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健身走的標準走姿是:提臀抬腿,全腿掌著地,昂頭挺胸,肩部舒展,走得輕鬆自然,並富有彈性。隻有這樣,才不會因長期震動導致椎間盤遭到傷害、關節和神經受損、足部韌帶撕裂。

健身走還要注意選擇環境。在空氣清新、汙染較少的田野、大道上走,會使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健身走的定量也可自我控製。在運動次日清晨起床前數一下脈搏,高於運動前5~10次\/分鍾,是運動過度。一般來講,初練者在步行3個月之後,安靜時的脈搏平均下降5~6次\/分鍾,是有效的標誌。

什麼時間走也有不少學問。一般肝功能欠佳者不宜在飯後1小時以內走動,因為這樣會使血液在運動中分流到四肢,使肝血流量減少20%~50%,不利於肝細胞的修複。

常常進行健身走,能讓你更健康,不失為一種有益的運動養生方式。

快走的健康秘訣

“行如風”是形容走路速度比較快。研究表明,用較快的速度走路,對於促進心血管係統的活動能力、提高呼吸肌的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壓症的發生,都有良好的作用。

那麼,怎樣的快速步行有利於身體健康,在快速步行時應注意哪些呢?

(1)快速步行與平時的走路稍有不同,快速步行在速度、持續時間以及步頻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時間一般持續在半個小時左右,速度以每分鍾120步左右為宜。

(2)快速步行時,要求身體略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後擺動於身體兩側,全身重量著力於腳掌前部。步態要均勻、沉穩而有規律,著地重力要一致。要精神抖擻,矯健輕鬆,充滿活力。

(3)在進行快速步行健身時,每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到量力而行。如體質較強的可在步行中結合慢跑進行,而年邁者則需循序漸進地由慢逐漸到快速,距離由短到長。

慢跑跑出好身體

慢跑比步行運動量增大,人體各種機能的活動都比步行加快,對預防、延緩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絞痛的發作,促進心血管病患者的康複,預防神經衰弱及消化、呼吸係統疾病都有好處。鍛煉最好每天練習一次,每次20~30分鍾,間隔時間不要超過1天。用於慢跑的地麵應避免過硬,並要注意由腳掌至腳跟的緩衝,防止損傷。

慢跑也有時間長短之別,對每個人而言,要看身體健康狀況和條件來定,以運動量適當為宜。如何測定運動量的大小呢?現在一般以脈搏跳數來定。健康人以年齡減算法測定,即170減去年齡為公式來計算,每分鍾的脈搏高於得數,則為運動量偏大,應減速或改跑為走,如低於得數,則為運動量偏小,可加速或改散步為快走,改快走為慢跑。另一種計算法是淨增心率計算法,即運動完後的最高心率減去靜態時的心率,等於淨增心率。體弱者淨增心率不超過20次為宜,強壯者不超過60次為好,身體狀況一般者可在20~60次中間選擇。

長跑應量力而行

長跑對增強人的心肺功能特別有好處。有的人把跑步比作欣賞音樂,因為兩者都可以使神經係統興奮,給人帶來樂趣。堅持長跑還是防止身體超重和治療肥胖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那怎樣長跑才能有利健康呢?

(1)跑步動作要自然放鬆,呼吸要有節奏而深長,不要憋氣。

(2)跑步的距離和速度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要突然快速跑或衝刺,以每次晨跑有舒服感為宜。

(3)在清晨跑步時,要十分小心。跑的速度要慢些,注意安全。

(4)如果跑步後感到身體不適或反應較大,應立即停止鍛煉,並進行相應的醫療檢查。

(5)長跑鍛煉是一種健身的好方法,但亦要注意安全,特別是老年人、心髒病患者更需注意,不可勉強,不可要求過急。

(6)出現無力、惡心、頭暈等現象時身體無疾病者不必驚慌,隻要有意識地加深呼吸,減慢一些速度,堅持跑下去,反應很快就會消失,這時身體會感到異常舒服、輕鬆。

登樓梯運動有講究

登樓梯是許多人都在做的運動,但登樓梯也得有講究:

(1)每次登樓梯的運動時間以10~15分鍾較為合適。身體素質一般的人,運動後脈搏分別為110~150次\/分鍾和100~130次\/分鍾為宜。中年以上健康狀態欠佳者,脈搏以90~110次\/分鍾為宜;

(2)登樓梯運動是比較激烈的有氧運動形式,有嚴重心肺疾患的人,嚴禁參加;

(3)登樓梯的速度和運動度應保持應以不感到明顯的緊張和吃力為宜。登樓梯的腳步要盡量踏實,以免踏空跌倒,造成運動損傷;

(4)樓梯過道要相對寬敞、明亮,空氣新鮮。不要在堆放物品的樓梯和拐彎處鍛煉;

(5)鍛煉前應先活動腰、膝和踝關節。鍛煉時應穿軟底鞋,動作要輕緩,不要勉強做難度高的動作,如一步登3個以上台階的動作,要量力而行。

拍打運動身輕鬆

拍打運動是曆代養生專家在實踐中創造出的養生術。它有強筋壯骨、活動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內髒功能和代謝的積極作用,對中老年人尤為適用。這種健身方法通常是用自己的手掌或握拳拍打全身。拍打後會感到全身輕鬆、動作敏捷、頭腦清醒、精神愉快,這種辦法靈活、機動,既經濟又能收到實效。配合其他鍛煉方法,調節飲食,即可延壽強身。

當然並不是隨便的拍打,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1)拍打運動先輕後重,先慢後快,剛柔相濟,快慢適中,不要用力過猛。

(2)姿勢要正確。開始時兩腿自然分開,頸直挺胸。拍打時全身要放鬆自然,不要緊張,呼吸平穩,排除雜念。

(3)拍打運動前要適當做些準備活動,運動時根據季節情況選擇適宜的服裝,飯前飯後要適當掌握用力程度。

(4)拍打時間以15~30分鍾為好,有病痛的部位可多拍一會兒,強度以個人感覺舒服為宜。拍打運動最好在晨起後進行,一般每天1~2次即可。

倒行運動養生良方

倒退行可以養生。因為,倒退行走時,是足尖先著地,然後重心向後移到足跟,這樣更有利於靜脈血由肢體末梢向心髒方向回流,更有效地發揮雙足“第二心髒”的作用,有利於血液循環。同時,改變了腦神經常規支配運動的定式,啟用了不少平時不常運用的神經結構,強化了腦的功能,可防止腦廢用性萎縮。

此外,倒行能使腰背部肌肉有規律地收縮和鬆弛,有利於腰部血液循環的改善,提高腰部組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針對患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勞損的老年人,不但可以減輕疼痛,長期堅持這項運動,不但能治療腰肌勞損,而且能矯正姿勢性駝背,對提高脊柱關節及四肢關節的功能均有益處。

在此,必須提醒大家:進行倒行運動時必須注意安全,應選擇平坦、寬闊、遠離馬路的地方進行。

甩手養生法

甩手運動簡單易行,不分年齡、性別,不需要場地、器材,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更適用於中老年體弱者和一般慢性病人鍛煉。

(1)甩手的好處

甩手具有調節神經係統功能的作用,有助於神經細胞從興奮狀態進入抑製狀態,使過度興奮而致功能紊亂的神經細胞恢複正常,它對於治療神經衰弱、高血壓、頭痛等有一定的作用。甩手運動時,由於兩臂的牽拉,使胸廓的活動增加,呼吸加快、加深,呼吸功能增加,因而有助於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的治療。甩手對胃潰瘍、肝炎、胃炎、消化不良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2)甩手的方法

甩手前,身體應站直,兩眼平視前方,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

甩手時,兩臂前後或左右來回擺動,前擺時兩臂與身體的垂夾角不超過60度,後擺時不超過30度。

擺動頻率,每分鍾不宜超過60次,每日鍛煉1~2次,每次甩手100~500次。

(3)甩手的注意事項

做甩手運動時,要心平氣和,呼吸自然,輕鬆愉快。時間以早晨起床後最好;地點應選擇在空氣新鮮、環境安靜的院落、田野或河、湖旁。一般每天鍛煉2次為宜,甩手的次數應根據個人的體質情況,選擇在100~500次之間。饑餓和飽飯後不宜進行甩手鍛煉。甩手的次數應隨鍛煉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加,甩手結束後,要進行整理活動,如深呼吸、散步、做操等。如果在甩手過程中出現頭暈、胸疼、兩臂酸沉、精神不振等現象,說明甩手運動過量,應適當減少甩手次數。

長期堅持甩手運動,會使人食欲旺盛,精神振奮,體力充沛,睡眠良好,所患疾病的症狀也會減輕或消失,獲得健身強體之功效。

4個3分鍾運動

4個3分鍾運動,是醫學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有效的健身鍛煉方法。

(1)腹式呼吸3分鍾

仰臥,解開腰帶,放鬆全身,然後吸足一口氣,有意識地使肚子鼓足,憋一會兒再慢慢呼出去。腹式呼吸是對全身重要內髒器官的運動,由於膈肌上下運動幅度增大,肺部擴大,心髒及大動脈等胸腔內的器官活動增加,腹內髒器以及血管神經得到緩和而有節奏的運動,有助於消食化痰。入睡前運動還可以幫助入眠。

(2)頭低位運動3分鍾

即在起床後或臨睡前,做一次“雙手攀足固腎腰”的操作。方法是站立呈彎腰低頭,雙手盡量俯身觸地,1秒鍾1次,1分鍾彎60次。開始時可以少彎幾次,由少到多。這種運動可逐步增加腦血管的抗壓力,以預防中風。但有血管硬化或心髒病的人做這種運動時要謹慎,以防發生意外。

(3)冷水澡洗3分鍾

冷水浴,是全身“血管操”,特別對皮膚微循環大有好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

(4)搓手3分鍾

兩手相對不斷揉搓,直到手心感到微熱為止;再將手背相對,來回摩擦,最後是十指互相交叉,不停上下揉擦。手上有很多經絡穴位,按摩這些穴位可以對其對應的內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晚鍛煉比早鍛煉更利於健康

對於鍛煉大部人都會選擇在早上進行,但是美國某大學健康中心研究卻指出:人體的各種活動都受“生物鍾”的控製,在一天24小時內,人的體力最高點和最低點都有一定的規律性,而體力發揮到最高點的時間,多數是在傍晚,在這段時間裏,人的肢體反應的靈敏度及適應能力都達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壓的上升率也最為平穩,在這段時間內鍛煉,引起心跳加速及血壓上升率較低,對健康有益。研究還認為,傍晚運動距睡眠時間較短,所產生的疲勞能促使較快入睡。

另外,傍晚鍛煉更適於腦力勞動者。經過一天的腦力勞動,許多事情都存在於腦海之中,如在晚餐半小時後選擇一幽靜之處,舒筋展腰,鬆弛精神,既能使思維清新,又能改善睡眠狀態,可謂一舉兩得。

遊泳是一項健康運動

(1)遊泳能消除多餘脂肪

人在水中遊泳時,會使身體熱量大量產生,加上人體在水中不停地運動,機體能量的消耗更大。另外,遊泳過程中身體受到冷水刺激,還會反射性引起甲狀腺素分泌增加,甲狀腺素可達到減肥保持正常體重的目的。

(2)遊泳能降低血漿膽固醇濃度

遊泳鍛煉可促進血漿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是膽固醇的“克星”。

(3)遊泳能增強心血回營的功能

遊泳時,水波對皮膚血管有拍打擠壓的“按摩”作用,有利於靜脈血液回流,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對心髒工作極為有利。

(4)遊泳能治療慢性疾病

慢性關節炎患者,在水中鍛煉,利用水的浮力,使雙腿的關節部位處於放鬆狀態,使之屈伸自如,輕鬆舒適地得到鍛煉,比慢跑療效更好。

(5)遊泳能調節大腦功能

繁忙的工作,頭暈腦脹,到水裏遊上幾十分鍾,頓時感到精神振作,頭腦清醒,工作效率肯定會大大提高。

運動小動作

起床前強身健體小動作

每天早晨起床之前堅持做幾個簡單易行的小動作,會使全天精力充沛,有利於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1)搓臉

早晨起來之後,先用雙手的中指同時揉搓兩個鼻孔旁的“迎香穴”(在鼻翼邊緣半寸)數次。然後上行搓到額頭,再向兩側分開,沿兩頰下行搓到頦尖彙合。如此反複搓臉20次,有促進麵部血液循環,增強麵部肌膚抗風寒的能力、醒腦和預防感冒的功效。天長日久,還能減少麵部皺紋,改善容顏。

(2)轉睛

運轉眼球,宜不急於躁地進行,先左右,後上下,各轉10次,能提高視神經的靈活性,增強視力。

(3)叩齒

輕閉嘴唇,上下牙齒互相叩擊36次,間宜旋舌,以舌尖舐頂上顎數次。能促進口腔、牙齒、牙床和牙齦的血液循環,增強唾液分泌,從而起到清除汙垢,提高牙齒抗齲能力和咀嚼功能等作用。

(4)挺腹

平臥,伸直雙腿,作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有力的向上挺起,呼氣時鬆下。反複挺腹20次,可增強腹肌彈性和力量,預防腹部肌肉鬆弛、脂肪積聚,且能健胃腸利消化。

(5)提肛

聚精會神地提緊肛門20次,可增強肛門括約肌力量,改善肛周血液循環,預防脫肛、痔瘡、便秘。

(6)梳頭

坐在床上,十指代梳。從前額梳到枕部,從頭兩側梳到頭頂,反複20次。可改善發根的營養供應。減少脫發、白發、促進頭發烏亮,且能醒腦爽神,降低血壓。

(7)彈腦

坐在床上,兩手掌心分別按緊兩耳,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輕輕彈擊後腦,反複3~4次,可解疲乏,防頭暈、強聽力、治耳鳴。

10分鍾床上健康晨操

清晨醒來後,不妨在床上做以下健康晨操,它可以幫你放鬆肌肉,讓你的血液流通更加的流暢,還可以保持窈窕身材。這套健康晨操僅僅需要10分鍾。

(1)直膝舉腿運動

躺在床上,可用兩手抓住頭上方床沿或兩臂按住身體兩側床麵,單腿依次(或兩腿同時)直膝向上舉腿。舉腿時稍快,回落時稍慢。做10~20次。

(2)仰臥抬臀晨操

仰臥床上,屈膝,兩膝並攏,兩腳分開略比臀寬,兩臂伸直(掌心向下)置於體側。兩腿分開,身體重心移到肩部,以肩支撐,吸氣抬臀,稍停。呼氣,慢慢將臀部放下,還原。做10~20次。

(3)膝靠胸運動

仰臥床上,雙腿伸直,抬起的左腿,把雙手放在大腿後麵抓緊。輕輕的把你的膝蓋拉向你的胸部,直到你感覺到大腿背部輕微的拉伸。保持這個動作5~10秒。不要把你的手放開,抬起你的頭,把你的前額抬向你的膝蓋。再保持5~10秒鍾,然後慢慢的回到初始位置。換你的左腿重新做。每條腿做3次。

(4)抱膝運動

把你的膝蓋朝向你的胸部,把你的手臂環繞在大腿上。保持這個姿勢5~10秒鍾。然後不要放開你的手臂,抬起的頭,把你的前額抬向你的膝蓋,保持這個姿勢5~10秒鍾,然後慢慢的放鬆,做3次。

(5)脊椎扭轉運動

仰麵躺在床上,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在床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伸開。慢慢的把你的膝蓋放向你的左側,同時眼睛看向你的右側,盡量讓自己感覺舒服,讓你的肩膀貼在床上,上半部身體放鬆,保持這個動作5~10秒鍾,然後慢慢的回到初始位置。換右側重新做,每側身體做3次。

(6)麵部護理晨操

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將呼出的氣吹向鼻子兩翼。呼氣應該這樣:通過右嘴角呼氣,左嘴角緊閉;接著通過左嘴角呼氣,這時右嘴角緊閉。緩慢且深深地吸氣,使呼吸延遲3~4秒。鼓起麵頰後,用力使吸入的空氣從緊閉的嘴唇噴出。

起床後陽台健身操

陽台是居家健身的好場所,每天起床後,做做以下簡單易學的健身操,隻需10分鍾,將使你一天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