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睡眠(2 / 3)

經常梳頭有助於改善睡眠

宋代詩人蘇東坡使用的“黃昏梳頭健身法”,讓人印象深刻,後人紛紛效仿。

據說,蘇東坡被貶惠州之時,心緒十分壓抑,陡見衰老,剛過五十便形同老翁,為緩解心情,強健身體,他在每日月出風輕之時,攜帶木梳,漫步走上附近的小山崗,在山頂的石頭上坐下,望月梳頭,行為緩緩,直到爽身適意為止。隻堅持數月,便身健心朗,麵色紅潤,與先前判若兩人。正如詩中所寫:“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逢根”。他還主張:“梳頭百餘梳,散頭臥,熟寢至明”。可見夜晚梳頭百餘梳,臥之則能熟睡至天明。

而中醫也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是人體的主宰,人體的經絡或直接彙集於頭部,或間接地與頭有關,這些經脈起著運行氣血、濡養全身、抗禦外邪、溝通表裏上下的作用,而且在頭部還有許多重要的穴位。梳頭時梳齒要經過百會、太陽、玉枕、風池等穴,經常梳頭能起到按摩這些穴位的作用,從而能促進顱內血液循環,使頭部的神經興奮性提高,血管擴張,淋巴回流加快,改善了顱內的供氧,減緩了腦細胞的老化過程。在一天的緊張工作之後,梳一梳頭部,可使神經鬆弛,消除疲勞,使大腦得到很好的休息;臨睡前梳抓頭皮可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

梳頭的梳子應盡量采用木梳,梳齒不要過堅和過密;梳理用力要適度,不宜太輕也不可過重;梳理速度,不能過快也不可過慢,每次梳理時都要做到快慢適中,用力適度,梳到意到。其每次梳理的時間,可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靈活掌握。

健康睡前5件事

(1)睡前飲食要注意

《黃帝內經》記載:“胃不和則臥不安。”說明飽食之後不可立即就寢,其原因是睡眠時消化功能減弱,吃多了加重消化係統負擔,使睡眠不深。若飲水過多,夜尿過頻,也會影響睡眠。當然,餓著肚子或口渴去睡覺,也不能使人入睡。由此看來,晚飯的時間適當與否對晚上睡眠影響很大。一般認為,晚飯應在入睡前4個小時,也就是下午5~6點為宜。另外,睡前飲酒、吸煙,大量飲茶或喝咖啡。都會幹擾正常的睡眠。

(2)睡前散步好處多

大腦在晚間的活動十分激烈。此時,安排一個短時間不用思維活動的行動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其中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是到室外散步。晚飯後出外散步,有利於消化,還能領略自然界的夕照佳景,呼吸新鮮空氣,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3)睡前刷牙有益健康

如果睡前不刷牙,白天的食物殘屑附著於牙齒表麵,特別是堆積在牙縫裏,容易發生齲齒或牙周炎。古醫書《金丹全書》上曾明確指出,晚上刷牙比早上更重要。

(4)睡前燙燙腳

上床前用溫水洗腳,不僅可去足垢,冬日使足部溫暖,而且能引血氣下行,使心寧神安而入睡。數百年來,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洗腳歌》:“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除;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可見,睡前洗腳好處極多。另外,用醋浸泡足,能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解除疲勞,幫助入睡,有效治療失眠。

(5)睡前要先解小便

夜間起床解小便,往往會影響正常的睡眠,尤其中老年人和患有失眠症的人晚上越是睡不著,小便的次數也就越多。如果是在睡覺前先解一下小便,在沒有尿意之前即已進人夢鄉,則可能會延長下次解小便的時間,有利於提高和改善睡眠質量。對於一個有尿床習慣的孩子來說,也可有效地避免尿床的發生。

有助睡眠的6種食物

營養專家告訴我們,吃以下幾種食物有助於睡眠。

(1)龍眼

又名桂圓,古人說它“益智寧心”、“養血安神”。用桂圓50克,蓮子、芡實各30克燉湯,睡前服食;或用桂圓500克,去皮、核後放入碗中,加白糖50克,反複蒸、晾3次,待其色澤變黑後,裝入瓶中,放冰箱保存,每次吃5粒桂圓,每日兩次,可收到利眠之效。

(2)蓮子

醫書記載蓮子“補中養神”、“治夜寐多夢”等。晚餐飲一碗蓮子湯,或蓮子糯米煮粥,可寧心安神,促進睡眠。

(3)黃花菜

又名金針菜,古書記載它“安五髒,利心誌”,可治“夜少安寐”。晚餐烹黃花菜湯喝能促人熟睡。

(4)小米

小米可健脾除濕,和胃安眠。其色氨酸含量為穀類之冠,能刺激腦細胞分泌有催眠作用的5~羥色胺。晚餐喝小米粥,可收到催眠功效。

(5)紅棗

紅棗有“滋養脾胃、潤心肺、生津悅色、補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古人有“紅棗治不眠”的經驗。腦力勞動者常吃紅棗,可預防神經衰弱,增進睡眠質量。

(6)牛奶

牛奶除營養豐富外,還含有使人產生疲倦感的色氨酸,鮮牛奶中還含微量嗎啡,有鎮靜安眠的作用。

睡前飲醋巧養生

醋有很高的保健價值,可促進糖代謝,消除疲勞,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等。綜觀食醋對健康的積極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利於身體對鈣的吸收

人體內的鈣,大約99%是以鈣鹽的形式存在於骨骼之中,其餘則以結合或遊離的離子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統稱其混溶鈣池。骨骼中的鈣不斷地釋出進入混溶鈣池,混溶鈣池中的鈣也不斷地沉積於成骨細胞中,混溶鈣池不斷地從消化道中獲得鈣,也不斷地從體液中排出鈣,從而保持了人體鈣的平衡。為了維持這個平衡,人體每天都需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鈣代謝和骨骼的生長發育。人體對鈣的吸收主要受消化道可溶性鈣濃度、降血鈣素、維生素D、甲狀旁腺素等因素的影響。食醋的作用就在於把食物中不溶性的鈣、鐵、磷等轉化為可溶性鹽類,從而提高了消化道中可溶性鈣的濃度。實驗研究證實,隻有可溶性鈣才能被人體吸收,而吸收鈣的部位又主要集中在酸度最高的十二指腸。因此,多食用一點酸性的食醋,有利於身體對鈣的吸收。

(2)提高人體的消化功能

食醋有較好的健脾胃和助消化作用,醋中乙酸的含量大約在3%~5%左右,是一種弱酸,其酸度要比胃液中的酸度小10多倍,適量地食醋能調節胃液的酸度,幫助消化,故中醫認為食醋能“開胃養肝”,這種觀點的確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3)有美容駐顏的作用

研究發現,經常食醋具有美容駐顏的作用。美國醫學家研究認為,醋不但能把食物中的鈣轉化為可溶性鈣,使其容易被人體吸收,常吃食醋還能增強人體上皮細胞的功能,延緩皮膚老化,並逐漸消除皮膚上的黑斑。

(4)有降脂減肥和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

最近美國有專家認為,食用醋中所含的氨基酸,不但可以消耗體內脂肪,而且可以促進糖、蛋白質等新陳代謝順利進行,能起到良好的減肥效果和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

總之,睡前飲用一小杯醋的益處很多,但也需注意食醋的選擇,一般以飲用高級米醋為宜;用量也不宜過大,一般以每晚每次15毫升為宜。

睡前養生小動作

睡前做些運動放鬆自己,將更有利於自己輕鬆入睡,擁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

(1)旋轉頸部

直立,手臂自然下垂,盡可能地向左、右、前、後伸展頸部。

(2)轉肩

頭不動,慢慢地向前轉肩,再慢慢向後轉肩。

(3)兩臂上舉

兩手臂置於頭上,十指交叉,兩臂緊貼耳部,做最大限度的手臂上伸動作;然後十指分開,兩臂在空中自然抖動,放鬆上肢肌肉。

(4)站立

兩臂在體前放鬆甩動並抖動,以放鬆上肢肌肉;用手捶打大腿肌肉,再用雙手搓動大腿肌肉,使大腿放鬆。

(5)仰臥

雙手托住腰,並努力使臀部和下肢向空中豎起,在空中進行下肢的振動,借以放鬆大腿肌肉;再屈膝坐於床上,用雙手搓動小腿的“腿肚子”,從而放鬆小腿肌肉。

(6)滾動

在床上或地毯上,兩手抱膝而坐,然後呈球形前後滾動。球形滾動是放鬆背部肌肉比較安全的方法,可減輕腰痛症狀。

音樂與睡眠養生

聽音樂可以調節人的情緒,讓人有一個良好的睡眠。

清代醫學家吳尚先曾說:“七情之病,看花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也。”

的確,音樂是貼“良藥”,通過音樂的節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可以影響人的精神世界。

對失眠或患有其他睡眠障礙的人來講,常聽一些舒緩的民樂、輕音樂等,可以使其情緒平穩、放鬆、安靜。

經過一段時間的音樂調節後,失眠者的精神壓力會逐漸減輕,精神狀態也會日趨好轉,可以不同程度地解除自己的焦躁不安與憂鬱心理,從而使自己的睡眠得到改善,尤其那些有文藝休養的人,在傾聽當中跟著樂曲哼唱,使一切憂愁全部遺忘,陶冶了情操,煥發了精神。可見,音樂也是改善睡眠的一貼良藥。

失眠要進行心理調節

研究發現,心理因素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不必緊張,因為隻要能夠自我調節心理活動,它又可以成為克服失眠的有利武器。以下是幾種心理調節方法,對於糾正失眠,改善睡眠,確有很好的療效,失眠患者不妨一試,尤其是由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采用以下方法加以調節,其療效會更為加顯著。

(1)放鬆情緒法

失眠固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遠不如對失眠恐懼與憂慮所造成的危害大。對失眠的恐懼與憂慮,會產生惡性循環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懼~~緊張~~失眠~~加重~~恐懼加重~~緊張加重~~失眠更重……因此,患了失眠症後,放鬆情緒,冷靜地接受現實至關重要。

(2)鬆笑導眠法

平臥靜心,麵帶微笑,行6次深而慢的呼吸後,轉為自然呼吸,每當吸氣時,依次意守(注意力集中)頭頂~~前額~~眼皮~~嘴唇~~頸部~~兩肩~~胸背~~腰腹~~臀和雙腿~~雙膝和小腿~~雙腳,並於每一次呼氣時,默念“鬆”且體會意守部位鬆散的感覺,待全身放鬆後,就會自然入睡,必要時可重複2~3次。

(3)逆向導眠法

對思維雜亂無法入靜的失眠者,可采取逆向導眠法。就寢後,不是去準備入睡,而是舒坦地躺著,想一些曾經曆過的愉快事件,並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雜念難以入眠時,不但不去控製雜念,反而接著“雜念”去續編故事,而故事情節應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編得越長越久遠越好。這些有意的回想與“編故事”既可消除患者對“失眠”的恐懼,也可因大腦皮層正常的興奮疲勞而轉入保護性抑製狀態,促進自然入眠。

(4)緊鬆搖頭法

仰臥床上後,先行雙上肢收縮用勁,持續10秒後放鬆,並體會放鬆感覺,重複3次後,同法依次做下肢、頭、麵部和全身的緊張後放鬆訓練。待徹底放鬆後,微閉雙眼,將頭部以正位向左右搖擺,擺身為5~10度,擺速為1~2秒一次,一邊擺一邊體會整個身體越來越鬆散深沉,搖擺的幅度和速度也漸小,這樣的自我搖擺仿佛嬰兒睡在晃動的搖籃中,睡意很快就會來臨。

克服失眠的8個妙方

(1)不要養成賴床的習慣

你隻有真的感到困了時再上床睡覺,如果你在床上躺了15分鍾還不能入眠,那就起來做些單調而輕鬆的事情,譬如,看看書、織織毛衣、看看電視或者看一下家庭賬本。切記,不要做讓自己激動的事情。有了困意就上床,到了床上又不困了的話就再起來做上述的事情,直到上了床能夠很快入睡。要養成每天都準時起床的習慣。

(2)睡覺之前要使心平靜下來

在睡覺前的一兩小時抽出十幾分鍾集中精力把白天的事情想一想,做出該如何處理問題的決定,之後將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簡單地做個計劃。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減少煩惱、放鬆大腦,使你能夠一上床就很快入眠。

(3)養成睡前停止思考的習慣

睡覺之前,聽聽曲調委婉、節奏舒緩的音樂,或者學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如雨聲、蟲鳴等。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開始做起來會有些困難,不過隻要堅持下去就能學會。

(4)晚間散步

長期患失眠症的人也可以在晚間散散步,地點最好選擇居家附近,距離不要太長。散步可放鬆肌肉,使身體發熱,通常當體溫降下來時,人也就會感到困乏,想睡覺。

(5)睡前洗個熱水澡

人在入睡時體溫低,而白天體溫是最高的。根據這個理論,人在睡覺前兩三個小時洗個熱水澡可以幫助睡眠,因為洗澡能將體溫升高,等到了睡覺時間,體溫也就降下來了。

飯後要休息片刻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肚子一吃飽,眼皮就漸漸沉重起來。不過常聽人說一吃飽就躺下來睡容易變胖,所以很多中年女性都不敢睡,怕身材真的走樣。其實飯後正是胃部進行消化作用的時候,此時血液會集中在胃部,如果能躺下休息片刻,讓消化作用從容地進行,反而對身體有益。假如在飯後立即開始工作,不僅容易消化不良,而且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下,工作效率也不高。飯後最忌諱的是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需要大量血液,一旦胃部的血液供應不足,消化作用就會慢下來,使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太長,容易產生胃酸過多及胃下垂,所以,條件允許的話,飯後小睡片刻是有必要的。

選擇睡姿要因人而異

很多人認為睡覺隻要舒服就行了,不用太在意睡姿。對此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醫生郭兮恒告訴記者,人的睡姿分為四種,選擇睡姿要因人而異。尤其對於患有高血壓、心髒病以及胃肝等某些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選擇正確睡姿,否則不但會影響睡眠質量,還會加重疾病。同時,醫生還分別介紹了四種睡姿的優缺點,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對應的睡姿。

(1)仰臥

據了解,有60%的人選擇仰臥睡姿,這也是醫生推薦的最佳大眾睡姿。優點:不壓迫身體髒腑器官。缺點:容易導致舌根下墜,阻塞呼吸。不適應人群:打鼾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

(2)俯臥

5%的人選擇俯臥,趴著睡覺。優點:醫生指出,采用這種睡姿的人睡覺時會感到安全,也有助於口腔異物的排出;同時對腰椎有毛病的人有好處。缺點:壓迫心髒和肺部,影響呼吸,患有心髒病、高血壓、腦血栓的人不易選擇俯臥。

(3)左側臥

醫生認為,這種睡姿容易讓人在睡覺時翻來覆去,產生不穩定的睡眠。而且,由於人體心髒位於身體左側,左側臥會壓迫心髒,所以它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睡姿。優點:輕度壓迫使心髒功能受到鍛煉,更不易患病。缺點:壓迫心髒、胃部,尤其對於患有胃病、急性肝病、膽結石的患者不易采用左側臥。

(4)右側臥

有25%的人在睡覺時會朝向右側。優點:不會壓迫心髒,睡眠有穩定感。缺點:影響右側肺部運動,不適合肺氣腫的患者。

不少人睡眠醒來,覺得頭昏眼花,腰酸背痛,疲憊不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睡姿不當造成的。

另外,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大可不必過分拘泥自己的睡眠姿勢,因為一夜之間,人往往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睡到天明,絕大多數的人是在不斷變換著睡覺的姿勢,這樣更有利於解除疲勞。

睡眠誤區

小心“睡眠赤字”減壽命

睡眠不足將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而生長激素減少會導致脂肪增加,肌肉減少,身體活力下降,最終導致衰老加速;睡眠不足,調整進食後血糖為正常值的時間是正常睡眠者的2倍;睡眠不足,也會阻礙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還會增加血液中緊張激素皮質醇的含量,因此影響調節血糖和肌肉及骨質中蛋白質及控製體內脂肪分布等。總之,睡眠不足的結果是,提早衰老和百病叢生。因為,人體體內的生長激素是在夜間睡眠中釋放的。長期睡眠不足,會釀成“睡眠赤字”和“健康透支”,必然衰老加速、百病叢生,縮短壽命。

另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影響會累加,最終嚴重危害健康。也就是說,昨天睡眠不足,今天多睡一些時間補上昨天的不足是無濟於事的。累加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爆發出嚴重的後果。

長期熬夜免疫力下降

生活中,習慣熬夜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對於有些人,熬夜已經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熬夜還是害處很多的。

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人若經常熬夜,所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自然的,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找上你。

晚上11時到淩晨3時是美容時間,也就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皮膚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黑斑、青春痘等問題。對於不習慣早睡的人來說,最遲也要在淩晨1時的養肝時間進入熟睡期。

而且,更糟糕的是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