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出麵,一副理直氣壯要跟孫效章死磕到底的架勢,孫效章一看到周英,立刻膽怵。跟小郡王搶心頭好,即便他是準備送禮的,他也沒這個膽子。
在場眾人,認識周英的除了劉鄴和孫效章,隻有一人,便是夏馨兒。夏馨兒一見到周英露麵,心裏便察覺到有不妥,馬上撤到靈堂裏。她也知道自己跟這周英有些過節,且周英對她“有意思”,若然因此周英來報複劉鄴,她怕事情不好收場。
而周英今天卻是來為劉鄴助陣的,根本沒察覺到身處在劉家眾人當中的夏馨兒。
“怎麼,不出錢了?”周英見孫效章不說話,隻是看著她,趾高氣揚道,“這麼好的東西,要六千兩便買下來,這不是讓你占了大便宜?本公子對這兩件東西,也是極為所好的。”
孫效章本想說,我買來這畫也是送給你的。但此時他又不敢太明言,畢竟周英身份尊貴,他開罪不起。
“這位……公子既然出價高,那……在下,理當割讓,劉三公子,你便賣給這位公子好了。”孫效章一臉失望道。
劉鄴看孫效章這臉色,便知道他不是不認得周英。而劉鄴,卻沒準備把畫賣給周英。
首先是周英開口出價的目的,劉鄴把握不好。若是她隻是想抬價,讓孫效章拿出更多的錢,那最後就是竹籃打水,什麼事都完不成。即便是周英真想買這幅畫,劉鄴一來怕周英現下做不了主,拿不出七千兩銀子,而郡王妃肯定不會做此“冤大頭”買兩件光看不能用的東西回去。再者,就算是周英能出得起這錢,劉鄴也不想欠周英的人情,本身在馮仰之這幅畫上,他已經利用了周英的“名人口碑效應”一次。
孫效章眼看要走,劉鄴道:“孫公子,且留步。”
“劉三公子,還有事?”孫效章轉過身,看了看劉鄴,再打量一下周英,心中無奈。
劉鄴道:“這兩幅畫,在下要賣的是現錢,現在孫公子抬著這麼多錢在這裏,要買畫,那敢問這位新來的公子一句,您可能馬上拿出錢來買畫?”
周英一愣,馬上有些氣惱道:“我……馬上叫人回去去取。”
“七千兩銀子,那可不是小數目。”劉鄴瞪了周英一眼,似在告訴她,讓她識相,“劉家現下這麼多債主在場,若然這位公子一去不回,那劉家豈不是虧大了?所以這幅畫,在下不會賣給閣下,而是仍舊賣給孫公子。”
在場的人聽說劉鄴有錢不賺,非要賣給孫效章,都在驚歎,心想這個劉家三少爺實在是沒見過世麵。在他們看來,就算是這不知哪冒出來的公子哥出不起銀子,也該問清楚來曆身份,說不定人家真有銀子呢?即便這公子哥是來攪局的,回頭再賣給孫效章也不遲。
那些債主其實也不是特別著急討債,隻是怕劉家日後家敗,討不回銀子。
這件事,連一直不做聲的劉徐氏都“看不過去”,走上前似要提醒劉鄴一聲,但劉鄴態度堅決,看似不容有改。
劉徐氏一想,賣畫的事一直是由劉鄴主導,現在是不是多賺這一千兩銀子已經不太重要了。要解困才是優先,她心中便也就大致理解了劉鄴所為,覺得還是把字畫賣給孫效章穩妥一些。
孫效章本來都已經放棄了,卻聽劉鄴堅持要把畫賣給自己,再看看周英,此時周英哪有工夫來理會他?周英正一臉委屈地看著劉鄴,似在說:“師傅,我在幫你,你怎麼不領情還責怪我?”
孫效章上前,周英攔住他,繼續對劉鄴道:“那我出八千兩行不行?我……我是真喜歡這兩件東西,我人留在這裏,讓下人回去拿銀子,我不是空口說白話……”
“不用了。”劉鄴堅持道,“東西的所有權是在下,在下想賣給誰,誰也攔不住。孫公子,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何?”
孫效章此時說好也不行,說不好也不是。他心下正為難,一邊的周英賭氣一樣瞪了劉鄴一眼,轉身帶著訥訥的萍兒離開了劉府。出了門,周英委屈的眼淚也流了下來,她暗自說一句:“我幫師傅,師傅卻根本不幫我,卻幫著那個壞人。以後再也不理師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