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長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2)(3 / 3)

“回來了!……也不蓋,……”

衣櫥輕輕地開著,線毯慢慢地覆蓋我的手同下身,我突然又把眼睛一張:

“弄醒了我!”

我極力消出我的氣,用我的聰明所想得到的許多強橫;然而終於忍不住,笑了。

我們真是別離了又相逢,相逢了又別離,似乎沒有比這更多趣的了,然而我總是不平。做孩子時歡喜吃的食物,母親還記得,隻要是在這季節出世,都揀新鮮的買回,——很少用在白天,多半煮來消夜。時日太長,沒吃到的都吃到了,重複的便是雞蛋。消過夜,有月亮,母親便走在我前;沒有月亮,提著燈籠跟在我側。路本不遠,母親的話很多,我心裏雖然都聽見,除了“哼”是沒有明晰的回複的。走到寺門,和尚接著母親問候了一遍;我打開門房,高聲地尋著洋火,母親拿著燈籠的時候,不待我第二聲已經進來了。

倘若被風吹傷了,我儼然是加了一番力氣,大踏步跑回:“哪裏像家裏有樓板呢,抬頭就看見瓦縫!”母親窘嗬。我喜嗬。這晚便可以同芹安睡。可惱的芹,燈燃著了,還故意到母親那裏支吾一會;母親很好,催促著,“問他要東西不。”

一天下午,和尚因事出去了,托付我暫時照顧,我的門也就例外打開。這時天氣,穿得著單衫,風幽幽地從窗吹進來,送我馥鬱的氣息,我拿本詩集,靠著椅子讀。忽然間感著深穀的回聲似的,不覺頭已偏了,豎著耳朵細聽。聲音漸漸落實了:“乖乖兒,不要同你娘鬥!”我摔開書去看:院子的這頭,站著十二三歲的小孩,頭低著,指甲放在嘴裏咬;那頭是六十歲上下的婦人,緩步走近小孩,見了我,又高聲道:“那先生不也是讀書嗎?人總要讀書!”院牆頗高,話聲空洞而響亮;我感著秋夜浴月的清澈,摸一摸孩子:

“讀書?”

“是嗬,娘為他氣得哭,——說聲上學就跑!”老婦人皺著眉頭說。

“不要她管!”

“是嗬,信我的話,祖母的話。”

孩子很重地拖著鞋,在老婦人前慢慢走出院了。

我重行拿著書,翻開兩頁,又摔在一邊,望著窗外用水洗了似的深藍的天空。和尚回來,我也就回去。

這天是端陽節,家裏很忙,打發了這個孩子粽子,那個孩子又來要鴨蛋。我吃過早飯,仍然往寺裏去。香爐旁,有一個孩子尋炮殼,——仔細看就是前次被祖母調勸的,炮引沒有了,藥還藏著未炸發,便一顆顆揀起來。小小的手掌再不能容了,又一顆顆折成半斷,在地上擴著圓形;點燃一顆,其餘的都嘶的一聲放起火花。我幫著他揀,他問我:

“你不散館?”

“啊,你們散館。我沒有先生,不散。——前回你是逃學罷?”

他含羞地微笑,並不回答。

“你為什麼不信娘的話呢?”

他一心低頭揀炮。而我還是問:

“你的爺呢?”

“爺,爺死了。”

“死了,什麼時候?”

“不知道,死了。”

我不再驚擾他的揀炮了。後來由和尚的話,知道他便是寺的右角小小一間房子的男主人。

院子裏照常豎著衣架,我以為普通事,近鄰借曬場,從沒有留心過。一日,偶然瞥見那老婦人在架旁踱來踱去,我便偷伺秘密似的站在院牆後廊,從圓光彩花形的洞隙瞧過去。老婦人收折曬在架上的白布被包,坐下草地,反複展平;隨又等候什麼,掉頭向街。由街走進一個中年婦人,肩膀搭著棉絮,腋下挾的是紫褐色的被麵。這婦人很苗條,細小的腳,穿著灰鞋;棉絮鋪在地上了,老婦人清檢別的零星衣件出去,她一個人屈著身子,手裏拿著針線,忽上忽下。太陽漸漸西偏,她的頭發漸漸由閃爍轉到墨黑;草更顯得綠,被更顯得白,被麵的紫褐映著蒼黃的臉,令我遠遠感到淒涼了。

以前,傍晚我便回家,芹坐在當戶的矮凳,便於早一點相覷,我再有別的牽掛了,回家之先要登城,——畢竟是鄉鎮,沿城可以登覽。我的兩次晤麵的小朋友的屋,後有一塊小園,橫籬七八步,便是城牆。灌菜割菜,每次看見的,都是小朋友的祖母;母親呢,當著由園進屋的門口做針黹,回答婆婆,眼睛才略為一

是風暴之後。我穿著夏布短褂,很有幾分涼意,當著正煮午飯的時候,回家添衣。我的小朋友的很少打開的前門這時也打開了,小朋友嗡嗡哭著,母親很窘地一旁站著:

“上街買鹽!”

“我不去,你去!”

我不能止步,隻得慢一點走;心想,祖母呢?——祖母的聲音果從後喊到前了。

距離我家不遠的時候,小朋友又笑嘻嘻地走來我的後麵,愈是深的水蕩,愈是高興地踏下去。我說:“鞋子濕了,回去母親要罵!”不知道是被我說失了體麵呢,還是當心母親的罵,他也就走上沒有水的地方了。我告訴他,“耍一耍罷,這是我的家。”我是怎樣欣慰而悲哀嗬,他答著我:“不,母親等鹽。”

這是過去的一個半年的事。現在我在北京,還時常羨念那半年的我,但也不能忘記我的小朋友,以及小朋友的祖母和母親。

(1) happy 和 merry多指心情的愉悅;like 和 fond of 則是指對事物的喜愛。

(2)當時火車的座位是直排的,兩旁各一長排,中間兩長排背靠背坐著。

(3) W.C.:廁所。

(4)趕快!趕快!我的朋友,快將你的書本拋開;\/為何總做這辛苦麻煩之事?\/……\/書本啊!這是枯燥無邊的糾纏。

(5)來聽這林間紅雀的鳴叫,\/那聲音是多麼的甜美!我的生活啊。\/有更多的學問就在其中。

(6)Jude the Obscure:《無名的裘德》。

(7)Birth of Tragedy:《悲劇的誕生》。

(8)Renaissance:是Walter Pater所著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naissance的簡稱。今譯《文藝複興史研究》。

(9)George Henry Lewes:劉易斯(1817—1878),英國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科學家,著有《生活與思想問題》《歌德的生平與著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