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行樂在誰邊

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鬆柏摧為薪[1],更聞桑田變成海[2]。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注釋】

[1]鬆柏摧為薪:鬆柏被砍伐做柴火。出自《古詩十九首》:“古墓犁為田,鬆柏摧為薪。”摧,折斷。[2]桑田變成海:據《神仙傳》記載,麻姑謂王方平曰:“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解釋春風無限恨

清平調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自是尋春去校遲

歎花

杜牧

自是尋春去校遲[1],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2],綠葉成陰子滿枝[3]。

【注釋】

[1]校:“較”,比較。[2]深紅色:借指鮮花。[3]子滿枝:雙關語。既是說花落結籽,也暗指當年的妙齡少女如今已結婚生子。

關西不見春楊柳

送渾將軍出塞

高適

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子孫相繼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盡用陰山兒[1],登陣常騎大宛馬。銀鞍玉勒繡蝥弧[2],每逐嫖姚破骨都[3]。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吳。傳有沙場千萬騎,昨日邊庭羽書至。城頭畫角三四聲,匣裏寶刀晝夜鳴。意氣能甘萬裏去,辛勤動作一年行。黃雲白草無前後,朝建旌旗夕刁鬥。塞上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遠別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

【注釋】

[1]陰山:山名,今內蒙古境內。[2]蝥弧:軍旗。[3]骨都:漢代匈奴官名,左右骨都使,亦稱骨都。《史記·匈奴列傳》:“置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

木蘭花盡失春期

三月十日流杯亭

李商隱

身屬中軍少得歸,木蘭花盡失春期。

偷隨柳絮到城外,行過水西聞子規。

詩家清景在新春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1],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2],出門俱是看花人。

【注釋】

[1]詩家:詩人的統稱,並不單指作者自己。清景:清麗的景色。新春:早春。[2]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始建於秦代,漢武帝時擴充為漢宮苑。此處代指唐朝都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