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應最為貼己親密的男友,往往無法理解身邊女伴對不得不流產所產生的恐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然,我不是責怪男人們的粗心大意,不是切膚之痛,說得再多也是隔靴搔癢。甚至有些女孩,下了手術床不到半天,已經完全忘記當時痛楚。這樣的女孩,總有一天會重蹈覆轍。苦難累積,讓她不得不接受成長。
雖然相對而言,婚後人工流產比婚前人工流產帶給女性的精神壓力要小得多(至少在醫生麵前可以理直氣壯一些),而且現在醫學發達,據說在手術前可以打一針,完全感覺不到刮宮的痛苦。但女性對意外懷孕的恐懼,甚至是憤怒的心情,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一方麵,整個檢查、等待手術的過程相當麻煩,生活裏頭突然多出這樣一塊“心病”,不愛鬧情緒才怪;另一方麵,受過那麼多年傳統教育的影響,很多女人都會覺得,墮胎不是好事,也不好意思跟朋友說,怕別人誤會自己是性欲強、沒有抑製力、沒有節製、不理智才導致出事,結果悶在心裏的怨氣便隻有了身邊人這一個出口。
你的女友之前已經有過一次流產經曆,那時你對她有多關心呢?很多老人都說流產應該像做月子一樣,但真正重視的男人又有幾個呢?這些都會導致她對流產的厭惡。這其實是互為因果的——男人的自私、不照顧女方身心痛苦、使女性對懷孕流產產生強烈的厭惡心理、女性對懷孕流產的厭惡又反過來惡化了兩人感情。這是一個毫無希望的惡性循環,結婚並不是一個解決良方。
兩性愉悅,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可以說,現在男女同居的核心就是性生活。但從心理學角度來劃分真正的性愛,其實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麵:性欲、占有欲、向心欲、置換欲和奉獻欲。如果你真正愛她,那麼你所做的一切都必須為你們的現在和將來負責。所以,如果不從根本上改一改你的自私,就算你們結婚,說不定也會成為導致你們婚姻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即使你對她確實關愛有加,但兩次流產,一定會使她產生提心吊膽的心理焦慮,性生活就會留下陰影。即使是從這個角度來說,避孕也是男女雙方的事。隻有那些沒有男女平等觀念的人才會認為,避孕隻是女方的責任。其實,男性參與其中,可以明顯減少避孕失敗率。
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在我看來,是不配愛,更不配做愛的。要知道,為了她的健康著想,正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著想。
馬克思曾說過,“哪一天德國工人在酒吧裏談性就和談昨天吃過的東西一樣,社會就進步了。”我想,他們還可以談談避孕。
走走
l 推薦專業避孕網站(E字開頭的為英文網站)
E http:\/\/www.contraception.net
E歐加農公司避孕產品http:\/\/www.organon.com\/products\/contraception\/index.asp
媽富隆http:\/\/www.marvelon.com.cn
達英-35http:\/\/diane-35.com.cn
女性時尚健康避孕網站http:\/\/www.femalelife.com.cn
曼月樂http:\/\/www.mirena.com.cn
E http:\/\/www.yasmin.com
單根皮下埋植劑(歐加農公司)http:\/\/www.implanonlocalization.com
比林斯排卵法世界組織http:\/\/www.woomb.org\/index_cn.shtml
國際計劃生育組織http:\/\/www.ippf.org\/index.htm
搜狐網伊甸園http:\/\/health.sohu.com\/85\/40\/hcolumn15034085.shtml
999健康網避孕專題http:\/\/www.999.com.cn\/Special\/biyun
婦產科醫生http:\/\/szzxf.myrice.com
家庭醫生http:\/\/www.familydoctor.com.cn\/sex
傑士邦http:\/\/www.jissbon.com\/main.htm
l 推薦指導性避孕書籍
《避孕》
作者於瀅是一個小說和散文的作者,之所以編寫這樣一本科普讀物,是因為她堅信有必要推廣這樣的知識。
該書係統而詳盡地介紹了每一種避孕方式的使用方法、優缺點、適用人群以及發展趨勢。它和其他指導性避孕資料(網頁)最大的區別價值是:提供了最新、最完整、最體貼的資訊和建議,並且強烈主張完美避孕的原則——女人應該有掌握自己生育和性生活的自由、理性及自愛精神。
l 避孕谘詢熱線電話
達英-35和曼月樂
800 8200 160 周一至周五(9:00~17:00)
021-6212 355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媽富隆
800 8202 098
安婷
010-6235 4446
* * *
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則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這種需要,其實就是一種邀請,邀你分享生命的美好時光。
47 什麼是愛情的智慧?
走走:
格利高裏?派克逝世的時候,他的發言人說: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現在,凱瑟琳?赫本也逝世了,那個時代已經徹底進入了曆史的收藏夾,而我的心也已經碎了……
兩個赫本中,我更喜歡她。她是第一個把男裝穿上身的好萊塢女星,也是第一個穿長褲出席奧斯卡的影後,而與她非常男性化的打扮,中性風格,以及精湛的演技相比,她對愛情20多年默默的付出更讓我心折。
她對那位影帝的愛執著得讓人嫉妒,他們同是好萊塢的巨星,他們長相廝守30年,直到赫本握著他的手去世,他們沒有孩子,甚至連婚約也沒有,但他們的靈魂早已融入一體
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誰能做到如此執著?現在的女孩,變心真是比翻書還快呢。我隻恨自己,為什麼不早點出世,生在30年代?這樣的愛情,難道真的成了傳奇不成?
餘非
餘非:
你覺得,這樣一份執著二十餘年,連名分都沒有的感情,靠的是什麼?我想,首先在於對方的優秀足以使赫本做出這樣的犧牲。而更重要的,恐怕是靠了自己的堅強與獨立吧。屈塞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情人,他因嚴重酗酒而在1938年同妻子分居,卻又因為信奉天主教不願意離婚;他多愁善感,性格複雜,時常悶悶不樂。對愛情的渴求與信仰危機的衝突煎熬著他的靈魂,隻能將這一切傾瀉在演戲和酗酒當中,希望以此解脫自己;而在他去世之前的日子裏,隻有赫本經常陪伴著這位孤寂、飽受靈魂摧殘的老人。也就是說,赫本不能將成就愛情的責任完全交給對方,自己享受完全被愛的幸福。愛需要付出,能做到這點的,本身恐怕也得是個強者。她在與屈賽共享愛情的同時,也分擔了他那飽受折磨的心靈。
在我看來,愛情是生命完全呈現一個人人格力量的最直接方式。其他任何活動,都可以隻涉及自己,呈現多少都可隨心所欲。而愛情需要涉及另一個人,甚至更多人的生命。如果隻一味考慮自我,很可能會給對方帶來傷害。所以愛情的進行,既是自由的,又是受約束的。個性在這裏必須得到節製。
赫本骨子裏是一個性格直爽、思想開放而且行為不拘泥於傳統的女星,這樣一個風風火火的赫本,雖然與屈塞關係密切,但她從未在公開場合談論過兩人的私人關係。他們在公開場合始終避人耳目,赫本也從未流露出屈賽的不離婚帶給她的傷害和痛苦。每當屈賽去看望他的家人,她也隻能想辦法自己打發自己。尤其可圈可點的是:1967年,和赫本一同完成《猜猜誰來吃晚餐》一片拍攝僅幾天,屈塞就突發心髒病逝世。雖然兩人保持了近1\/4世紀的關係,赫本又是第一個發現他逝世的人,她卻沒有參加屈塞的葬禮,以避免碰到他的家人。
有時候,勇敢去愛才算愛,有時候,卻要克製自己才算愛。我更看重的,是赫本在這裏的適可而止。這靠的就不止是一片愛的熱誠,更需要有一份愛的智慧才行。
為什麼你會懷疑,現代社會很難再出現如此執著的愛情,恐怕也是因為你自己已經習慣了等待被愛。一個渴求被愛的人,一方麵,別人給得再多也會覺得不滿足,因為總有各種各樣的文本影像提供更多比較的可能。一旦這樣的可能發生在真實生活中,就很有可能移情別戀。
著名的心理學者E.Fromm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句名言: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則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這種需要,其實就是一種邀請,邀你分享生命的美好時光。而情人,也恰恰是給你去愛的,不是給你去靠的。
我想,如果赫本的故事堪稱傳奇,我們可以拿來借鑒的,是她成熟的心態,獨立的人格,以及彼此平等付出的溫暖情意。
走走
* * *
不要因為年齡趕著自己結婚,以後就不會有一顆恨嫁的心。25歲,你恐慌什麼呢?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美麗。
48 25歲,女人要不要結婚?
走走:
看過你寫的“25歲女人”專欄,我不知道,和我同樣年齡的你,能幫我些什麼?我也不知道,你在我這個年齡,會不會經曆和我一樣的困惑呢?
我有一個很不錯的男友。不錯,在某種程度上,隻是意味著門當戶對。我們學曆相當,身家背景也相當,彼此都堪稱有才有貌。交往一年零一個月,我不知道他的父母有沒有催促過他結婚,反正我的父母開始催了。其實,不用他們催,我自己心裏也有些恐慌的。一到25歲,我突然就覺得自己老了,甚至覺得自己馬上就是奔“3”的人了。突然很想結婚,覺得那是一條安全的退路。而且,我很喜歡小孩,我的女同事對我說,如果30幾歲再養小孩,生出的孩子就算聰明,體質也會比較差。可我又有些不甘心,如果我結婚了,又遇上一個更好、更讓我心動的人。那時,我又該怎麼辦?那時,我會不會很後悔、很絕望呢?
安捷
安捷:
我先說現實的、枯燥的東西。在我看來,25歲是女人的第一個坎,也是女人的一個高點,她最可能在這一年麵臨的選擇就是是否結婚。假設她選擇了婚姻,並理智的考慮到生育問題,從醫學角度說,是很明智的,因為25歲左右女性生育的孩子很健康,產後恢複體形也相對容易。而照顧一個剛生下來的小孩也需要旺盛的體力,並且這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兩年的事。現代女性普遍希望自己事業有成,30幾歲正是事業上拔尖的時候,到了那時,你就沒有後顧之憂了。都說中年人最苦,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可以,是否能將生育的時間稍微提前一點呢?
從情感上來說,我知道相當一部分男人想娶一個25歲的女人。在他們看來,她們相對學校剛畢業的要成熟一些,閱曆也豐富一點,能比較理解男人了;一旦過了25歲,女人年齡越大,男人越望而卻步。覺得要麼是別人揀剩下的,要麼就是條件好得根本夠不著。
而一個不願意在25歲就結婚的女性,會更渴望浪漫些,可能一個上海女孩,25歲還不太適合婚姻吧,因為誘惑太多了,25歲正是她們瘋狂作樂的好時候,反之則比較現實。但越晚結婚,會越難以取舍。等到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有很多次戀愛經驗了,你也挑花眼了,因為你會不自覺的把之前幾個人的優點加在一起去要求一個人。也就是說,隨著你的經驗增加,你的打分也會更苛刻。同理,你在選擇,男人們也在選擇。聰明的女人應該懂得見好就收。
你和現在的男友交往了一年零一個月,但結婚意味著你們將長久交往下去,總有一天,將彼此讀得一清二楚。到時,你想浪漫也做不到了。經營一個家庭的關鍵是什麼?是懂得將一杯白開水喝出甜味來。
人的每個階段,人生觀都是不同的。它會影響你的行為、審美、情趣。所以,如果你現在需要做決定, 就看你目前的人生觀。還有,看自己心智發育的程度。25歲結婚的女性恐怕都會經曆這樣一個感情危機,因為她會立刻發現,她根本不會燒飯,而且從沒想過自己還要燒飯!她想過的還是女孩子生活,而不是女人生活。可男人娶你,是想你去照顧她。最後,把你想要的統統列出來,看他能給你多少。
不要因為年齡趕著自己結婚,以後就不會有一顆恨嫁的心。25歲,你恐慌什麼呢?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美麗。婚姻應該以愛為主。
走走
* * *
你二十一年來馬不停蹄的戀愛確實能增加你“愛”的能力,但那增加的隻是你對“愛”的抵禦
能力。你不容易受傷,所以你可以始終勇往無前,但你也遠離了愛的本質。
49 越多情,越無情?
走走:
你是個年紀比我小很多的女孩子,不知你是否能理解我的想法呢?
我今年三十七歲,是一個部門的經理。雖然古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我就是不想結婚,我隻喜歡戀愛。從我十六歲吻了鄰班一個女生開始,我身邊就沒缺過女性(最長的一段空白,大概是三個月)。以前看文章裏寫,說人的感情就像手心裏掬著的一汪水,一輩子就這麼多,越用越少。可我的觀點卻正相反,我覺得人的感情用得越多,就能越充沛。就像人的大腦一樣,越用越靈活。
我自認自己對每一次愛情的付出都是認真的,但一朝認真,就必須對某個人貫徹一輩子嗎?很多朋友都說我這人太過“花心”,可你能說你知道愛的潛能到底有多少嗎?我覺得,愛情這回事,蓋棺才能論定!
喬安
喬安:
你說你是一個部門經理,說明你除了戀愛,還幹了些別人眼中的正經事。既然那樣,也算是對社會有貢獻的,那你就戀著吧。
就我個人而言,我至今仍然相信,愛情是一個尋找的過程。兩個泥人捏在一塊兒,然後分開,一個去找另一個。可上帝從來不拿尺子精確地一分為二,總是一個人多一塊,另一個少一塊。要是能找到當初嚴絲合縫的那一個,就特別完美。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一生能碰上一次已經很了不起,所以愛情不存在越愛越多還是越愛越少的問題。
但除了這種愛情以外,剩下的那些,能說它不是愛嗎?語言在這裏顯出了它的貧乏,你找不到其他的詞可以形容,於是籠統地稱之為“愛”。但說白了,關於你所說的那種愛情,其實隻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它有強弱之分,但並不具有唯一性。
一個人在最初戀愛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傷害,如果不能從傷害中學到些什麼,有些人就會因為擔心和害怕而變得越來越委瑣,也有些人會為了掩蓋自己這種對愛的恐懼而以另一種張揚的形式出現。就像你,你有如珍藏軍功章般驕傲地數著那些被你征服過的女人的數量,但是量變並不一定就產生質變。你隻是把上天賦予的愛的能力和你自己一起,裝在了一個透明盒子裏,供女人們瀏覽。永遠不會多,也永遠不會少。這樣的愛,能說自己愛過嗎?
有一種叫脫敏的治療方法,顧名思義,就是使人逐步減輕對某一刺激的敏感性。比如治療支氣管哮喘,就用能使病人誘致哮喘發作的抗原(如花粉、塵蟎等)製成浸液給病人注射,劑量由小至大,濃度由稀到濃,當機體對抗原逐漸適應後,就算再次注入大劑量過敏原時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這種療法的機理類似於人體的抗藥性原理。從這個意義上說,你二十一年來馬不停蹄的戀愛確實能增加你“愛”的能力,但那增加的隻是你對“愛”的抵禦能力。你不容易受傷,所以你可以始終勇往無前,但你也遠離了愛的本質。
那是怎樣一種纖細微小的觸感啊,可你業已麻木的心,能否感知呢?
走走
* * *
想要激情,想要安全感,兩全其美的事,哪裏找?她的激情是她與生俱來的,裝不下了,找個容器而已。你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
50 激情與安全感,豈能兩全!
走走:
我有一個關係不錯的女朋友,三年啦!從我讀書開始我們一直在兩地,就連現在工作也不例外,不過由原來的一個月見一次麵進步成了一周一次。我們的感情屬於細水長流型,沒有太多的激情,感覺像一對多年的夫妻,但是缺乏默契,生活非常的平淡!
最近,我單位的一位女孩開始追求我。我自己感覺這個女孩比我的女友更有激情!我不知道她對我是不是真心,也不知道應不應該與她保持距離。她總是說她想和我談戀愛,這樣我就不可能和她保持朋友的關係。
我現在也很迷茫,到底應該怎麼辦??!!
我和女友感情雖然平淡,但我不想傷害她。
和這位激情的女孩,我覺得我猜不透她。
對感情,我是很笨的一個人,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事情。
我不會拒絕,因為我覺得這樣太傷人。我現在也摸不透我自己的想法,一個給我平淡的生活,一個給我的生活一份激情(和我是同行業的)我該怎麼辦呢???
情感碼頭
情感碼頭:
你告訴我的,是關於一個男人躍躍欲試卻又畏首畏尾的故事,看起來,你始終處在一個巨大的空白狀態之中,所以,有人趁虛而入,於是你開始期待。在渴望激情的同時,還能念及舊情,我是不是該為你的女友慶幸呢?
你說你們“關係不錯”,是因為三年的緣故麼?可惜量變最終沒能質變,沒能讓你們更加相愛,你們依舊缺乏默契。兩個陌生人走到一起,誰也不是誰身上的肋骨,這之間的磨合需要彼此付出耐心和愛。先問問自己,你又做了多少?對你的女友,通篇,你不曾提過一個“愛”字,我想,你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愛她吧。有人強迫你們在一起嗎?還是你們都別無選擇?好好回憶一下自己最初的記憶,在你和她之間,真的什麼都沒有嗎?沒有美好、沒有浪漫?如果不幸,你們之間果真了無讓你會心微笑的瞬間,那麼,夠了,你該懸崖勒馬了,再過三年,隻會讓你們可憐的感情更趨於無。到時,你年紀大了,她也青春不再,好機會沒準就錯過了。算了,放自己自由,也是給他人一條生路。
可是,你又擔心起來了,你不想“傷害”你的女友。請你告訴我,你認為的“傷害”是什麼?分手這樣一個結局麼?
如果,你的女友是愛你的,那麼你的情緒變化她應該會有感覺,至於是否表露、怎麼表露,那是由她性格決定的。如果她並沒覺察,那麼你們對彼此的感情付出其實是對等的,你也就無須擔心了。假設,她對你的愛,恰巧比你對她的要多上那麼一些,傷害自是難免。如果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她會得安慰自己,現在遭背叛、受傷害,絕對比日後人老珠黃受此一劫要容易恢複得多。就算你日後給了她婚姻,你今日已生外心,難保將來不會。到時雙方必須付出的代價,絕對比今日來得慘重。所以,果真有仁慈之心的,還是速速抽刀斷水的好。水或需改道,但是,一定會自流不息,另見一番風景,也是善事。
並且,你們之間有著物理意義上的距離,時間和空間都能模糊傷痛與幸福。
至於那位激情的女孩,地利人和,讓你動心也是正常。隻是,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你承受得起?想想你和你女友之間的平淡,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責任嗎?恐怕,也正因為你自身的平淡無趣吧。你看,說到她的激情時,你還不忘補充一句,她和你是同行業的!
不過這樣也好,讓激情過剩的年輕笑臉映照出你自身的蒼白乏味,人多點自知之明,總是不錯。
想要激情,想要安全感,兩全其美的事,哪裏找?她的激情是她與生俱來的,裝不下了,找個容器而已。你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所以,有朝一日她棄你而去,另覓新瓶,你怪不得她,怪隻怪你這隻容器不夠大、不夠新。空虛是一定會有的,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有個心理學家這樣說,“人們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又從外遇身上找回自我;在‘正確’裏痛苦,又在‘錯誤’中歡樂;在平淡中消失,又在激情中歸來。”愛情在某個瞬間裏可以是一場自由的激情,但在生活的漫長範圍裏,它所受到的壓抑和束縛恐怕比從開始就平淡到底的感情更為深重。所以,很多人都會說,一切歸於平淡,有道理的。
但,不走這一遭,你怎知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有空的時候,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建議你找來看看。
走走
* * *
你並不是他唯一“殷勤”的對象,你也不能指望他婚前紳士婚後冷麵,如果你吃醋,他又顯得很無辜。看著別的女人和你一樣享受他的好,你心裏真的會好受?
51 紳士男人≠幸福
走走:
你一定看過那部經典愛情片《羅馬假日》吧,那個我喜歡的男人、那個我認為最有紳士風度的男人、那個和愛妻廝守了整整48年,沒有任何緋聞的男人——格利高裏?派克去了。
看《新民晚報》,很小的一個角落裏,登了他去世的消息,享年87歲。
真的神傷。
今天,我們還能夠找到像他那樣的紳士嗎?我們已經培養出很多白領男人,很多小資男人,他
們本來最有資格成為紳士,他們有幹淨的儀表,體麵的服裝;會操作電腦,懂一兩門外語;談吐文雅,舉止得當……但是他們照樣和女同胞一起搶公車座位、買花送人時斤斤計較著價錢、在激烈的競爭中生怕失去優厚的職位,內心時刻防犯著別人、買單時錢包永遠比別人慢半拍掏出來、甚至還有些外表彬彬有禮的男人數落起前任女友的是非不遺餘力……
所謂紳士,真的像恐龍一樣,正在瀕臨滅絕嗎?
VIVI
VIVI:
如果這社會仍舊依循達爾文的“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理論發展,很可能紳士男人真的會絕種!
恐龍為什麼滅絕,不就是因為無法適應社會嗎?在文明開化以前,長得身強力壯、孔武有力的男人才有機會存活下去。而一個照顧婦孺、禮讓在先的紳士在那般必得與天鬥、與地鬥、與野獸鬥的環境中,隻有餓死的份兒。而在現代社會,更多的爭鬥來自人與人之間,甚至發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間,這是生存競爭的需要。
你所看到的那些有紳士外表的男人,他們之所以有模有樣、有款有型,多半因為身處在和自己有切身利益衝突的公眾場合。一行不慎,滿盤皆輸,他們的紳士外在,其實是被“逼”出來的。
有一則名為“像紳士一樣”的幽默故事,說7歲的卡爾和5歲的妹妹在阿姨家做客。阿姨把卡爾叫到廚房,給他一把餐刀和一個香噴噴的蛋糕,對他說:“拿著,切一半給你的妹妹。記住,你要做得像個紳士!”卡爾問:“紳士怎樣做?”阿姨說:“紳士總是把較大的半塊給別人。”“噢,”卡爾想了一會,把蛋糕端到妹妹跟前,遞過餐刀說:“妹妹,請你像紳士一樣把蛋糕切成兩半。”
可見紳士不是天生的,紳士是經過教育、培養給“逼”出來的,不得不在表麵隱忍心底真實的
欲望。被逼無奈得久,難免出現《笑傲江湖》裏嶽不群這樣的“君子”。
還有,紳士是和淑女相匹配的,淑女都變成了“野蠻女友”,你讓紳士打光棍不成?可別光要求了別人,忘了自己。
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希望和我交往的男人是個紳士。當然了,如果你是一個男人,我會奉勸你和表麵紳士的男人交往,礙於麵子,他不會和你明搶些什麼。但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的男友是個紳士,你不一定會得到幸福。
因為一個紳士男人一定很懂女人心,對女人彬彬有禮,關愛有加,給她們最貼心的迎合與尊重。
當然了,因為他是紳士,他就免不了做一些紳士習慣做的事情。比如,扶一位醉酒的女人上樓;送膽小的女人回家;讓傷心的女人靠一靠肩膀……誰讓他是紳士呢?紳士都忍不住要憐香惜玉的。
結果就是,凡見識過他的女人都對他印象深刻。你能被他迷住,別人也會。這樣下去,問題就
來了。你並不是他唯一“殷勤”的對象,你也不能指望他婚前紳士婚後冷麵,如果你吃醋,他又顯得很無辜。看著別的女人和你一樣享受他的好,你心裏真的會好受?萬一萬一,他隻是在外麵很gentle(溫文爾雅),回到家裏見到你,和別的man(男人)並無二致,你豈不有苦難言?這樣的gentleman,交往自然省心,嫁給他,還是不必了吧。
走走
* * *
許多藝術家的情人,用自己一生最燦爛的時光去點綴他們的春天,等到自己枯萎凋謝了,那邊立刻移情別戀。
52 如果你一生最燦爛的時光成為他的點綴
走走:
你好!很偶然的一個機會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你的大名,也許是你的“走走”,更也許是你的話語讓我深有感觸吧,我記下了你的地址!我想我會需要這樣一個朋友!對不起,我沒有問你願不願意。:)
先介紹一下吧,大家眼裏我是一個幽雅嫻靜的女孩。其實我很孩子氣,愛笑,也愛哭,常常為了一些在別人眼裏不知雲雲的東西而淚流滿麵,傻不拉嘰的!是因為天蠍座AB型的關係吧!邁入社會兩年了,這個社會真的能改變一個人。雖然朋友還是說我單純善良,不適合這個社會!但我還是覺得我長大了變堅強了!失去的同時也有很多的收獲,挺快樂的!
去年的冬天我擁有了一份感情。他是我的初中同學,是緣分吧讓我跟他走到了一起!多年不見他已是一名音樂老師。我愛極了音樂也愛極了他的歌可是你知道嗎,他除了他的歌喉什麼都沒有,沒錢沒房子。我並不是一個現實的人,一直我都很喜歡這樣一段話:能夠和一個人相遇相知相棲相惜互相廝守一生是一件美麗的事,縱然這些日子不能有揮霍富裕的物質生活卻也從來不曾貧窮過,隻因為心靈有了歸宿就有了一切!在每個人都在說服我跟他分手在我爸媽的反對聲中,我依然對他如故!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在別人的苦口婆心中,我還是會猶豫不決難過不已!走走,我該堅持的對嗎?人世間還是有天長地久的愛情的,對嗎?
走走,謝謝你能聽我講完!有空的話給我一些建議吧!
淺淺
淺淺:
有時我想,一個男人,隻要他有一點藝術的天賦,他真的可以很幸福,因為總會有純真的愛情等著他。摩羅在隨筆《盧梭與貴婦人》中有一段話,“在歐洲的上流社會,有這麼一種光榮傳統,貴婦人們不但熱愛並推進文化藝術事業,而且以保護神的姿態,極力幫助那些最有才華和創造力的文化人”。
這種幫助,有精神上的愛情,以便點燃他們的靈感之火;也有物質上的供養,使他們得以存活直到出人頭地。你的父母之所以反對,我想他們考慮的是一種現實:如果你真的和他討論起將來,那麼你所需要承擔的經濟負擔會很重。事實上,你和他在一起,肯定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隻是早晚而已。但是你心理上有這個準備和沒有這個準備是截然不同的。你願意跟著他受苦,那是你二十歲的年紀。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呢?如果他真的有著藝術家的氣質,他又將是永遠不能完全融入世俗的,你不可能要求他去改變你們的現狀。
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愛情,那就讓它單純,不要把它和物質、欲望聯係在一起。那些東西你盡量靠你自己,你也隻能靠你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無法承受經濟上的壓力,也不要把它轉嫁給愛情。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夢露演的一部片子《熱情似火》?她演一個拉小提琴唱爵士樂的女歌手,她總是會愛上同一個樂隊的薩克斯風手,然後就是飛快地同居。最後,無一例外地,她被拋棄,剩下的隻有一隻舊襪子和一管用光的牙膏。她不停地換樂隊,卻總是發生相同的事……一個從事與藝術工作有關的人,血液裏天生有喜新厭舊的成分,他需要不停的刺激去尋求靈感。而當你不再新鮮了,他或許會疏離你。就像許多藝術家的情人,用自己一生最燦爛的時光去點綴他們的春天,等到自己枯萎凋謝了,那邊立刻移情別戀。
這才是我真正擔心的。
那樣敏感、動蕩的生活需要青春的勇氣。從某個角度來說,你是個勇敢的孩子。
你說你愛極了音樂也愛極了他的歌,很好,好音樂麵前,我們都是孩子。深深愛了,被愛了。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分享好音樂,是一件特別美麗的事情。而一個女孩子,年輕時要是沒有那樣一段愛情,她老了,坐在太陽裏的時候,你讓她回憶什麼呢?
一朵花,即使是落在泥地上,也還是美好的。
走走
* * *
女人恐怕既難聽懂男人的話,又難弄懂男人的心,就算粗通了這一個,得來的經驗也未必適用於下一個人身上。
53 男人的心,難人的心
走走:
你好,我是一個26歲的女孩子。我的男朋友剛提出分手。我和他相戀將近半年了。分手的那天他居然說他根本不喜歡我,而且從沒有喜歡過我。我很困惑,那麼長時間以來他真的一直在騙我嗎?他說他忘記不了過去,他曾經因為家庭反對拋棄了他很喜歡的女孩子,他為了那個他現在仍然得不到的過去,放棄我們的現在?或許關鍵根本不在那個過去身上,關鍵是他不喜歡我。我突然對自己對愛情失去了信心,我覺得自己很笨,無法抓住我喜歡的男人的心。
培華
培華:
記得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裏頭有這樣一段話,“流蘇自己忖量著,原來範柳原是講究精神戀愛的。她倒也讚成,因為精神戀愛的結果永遠是結婚,而肉體之愛往往就停頓在某一階段,很少結婚的希望。精神戀愛隻有一個毛病:在戀愛過程中,女人往往聽不懂男人的話。然而那倒也沒有多大關係。後來總還是結婚,找房子,置家具,雇傭人——那些事上,女人可比男人在行得多……”
男人和女人的生理構造本來就不一樣,女人恐怕既難聽懂男人的話,又難弄懂男人的心,就算粗通了這一個,得來的經驗也未必適用於下一個人身上。至少女人自己,肯定沒有必要自以為是自設教條來約束女人,那可真叫自作聰明了。所以,你大可對你的前男友失去信心,但完全沒有必要對自己、對愛情本身失去信心。
你的前男友給你的分手理由是:他喜歡自己的前女友,以至他和你相處了半年仍舊無法喜歡上你。但是,恰恰是他,僅僅因為家庭反對就拋棄了對方。這樣的男人,沒有堅持、沒有勇氣,碰到一點風吹草動就解甲歸田,又有什麼資格在你麵前討論感情呢?
我為你感到慶幸的是,這半年交往,或許會讓你產生一時的自卑,但隻要下一個喜歡你的男人出現,自然可以化解,總比他和你交往經年後同樣因為“家庭阻力”而提出分手來得幹脆省心。倒是那個他念念不忘的舊情,或許會因為他當年的痛苦表情而影響到今天的幸福。因為她很容易輕信他所謂的“愛”,和他一起,把“拆散有情人”的責任全部推到他的家庭上,而忽視了這個直接行為人。也許她今天已經擁有自己的幸福,但一旦他回頭找她,很容易舊情複燃,最終隻能再受一次傷害。
從你的字裏行間看,似乎直到分手,你才知道真相。這說明之前半年你過得挺好,沒受什麼心理上的折磨。那麼,受苦的其實是他了,因為他掩飾得很好,而掩飾需要勞心勞神。
那他到底是不是在騙你呢?我想也未必。
人類的心理對於未知的東西或新的事物總會有不能適應的傾向,心理學上稱之為“認知上的不協調”,就像我們以前每次考試,總會帶上自己平時用慣的文具一樣,把自己熟悉的東西帶在身上確實是一種緩解辦法,它能有效地使人在未知的環境裏盡可能地放鬆自己。這種東西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你的前男友,他在和你約會的最初,很可能帶上之前和另一個女孩約會時的種種經驗和習慣。
現在的問題是,半年過去了,你們兩人之間應該已經很熟悉了,他在約會時卻還帶著過去記憶,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對你的不安感並沒有隨著你們雙方交往的深入得到消除,甚至變本加厲。
這才是你們相處失敗的原因。
如果他對你有繼續交往下去的誠意,他可以坦白告訴你,再由你來解除他的不安。但他也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公布了一個單方麵結果,這說明他對你沒有什麼信任感。這半年,他過得並不快樂。
如果我們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兩腳發麻了,會怎麼做?我們會下意識抖抖腿,活動活動。在生
理上,“抖動”可以視為無意識地預防血液停滯,而在心理方麵也有類似的意思。當心理長期處於某種不舒服的狀態下,就會作出某種反應。於是他扯出了他的過去。這就是他為什麼非得花上半年才和你說分手的緣故,情緒的表達需要時間的累積。
那麼這半年經曆,你該吸取什麼教訓呢?
事實上,你沒什麼可學的,因為你連自己都還沒弄懂。雌性動物本來有著選擇優秀雄性,以繁衍出較好後代的本能“嗅覺”,但現在人類已經進化到了隻知書本技能,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階段,隻能依靠一次次失敗逐漸肯定自己的需要、明白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線。
想提醒你的是,當你以後再次喜歡上一個人時,不要希望對方會同樣喜歡上你。照鏡子的時候,
鏡子裏的人可以與你一個樣,但這種投射作用不適合生活。這種心情會影響你對對方的判斷,模糊你的心理視線。
走走
* * *
與自己作對的努力,越早放棄越好。因為內心會在這樣的過程裏分成兩半:一半讚同,一半反對。所以莊子會說:“順其自然,你將開花。”
54 女人到底要怎麼愛?
走走:
她愛上了一個男人,一個結了婚不能給她將來的男人,開始時她什麼也不要隻要他的愛。他和她分隔兩個城市相距一千多公裏,他們隻能依靠一根電話線傳情達意!但是她好滿足,好幸福。從她的笑臉上就能明白地知道她正沉浸愛河!她伴著這根電話線深切的付出了兩年的愛。但是她的滿足不代表他的滿足。他甚至有他的害怕……他害怕她是一枚隨時爆炸的炸彈。他不信女人會那麼無悔無求的給予他那樣的感情。而且他麵臨事業的衝刺,他不要被她破壞了他辛苦建立的一切!
他提出了分手,她的無措和傷心是沒人能夠幫她的。她甚至想像張國榮一樣從高處飛下來完美她的愛。她想保住自己的愛情,不惜一切。她知道了他的害怕,他的擔心!她做了一件大家都沒想到的事。她找人拍了婚紗照印了請柬,她謊稱自己要結婚了。她想用自己的婚姻讓他吃定心丸!隻是因為她不舍得生活中沒有他而已(其實從頭到底她隻擁有他的聲音)。她變成了一個“已婚”的女人。她以為一切還像以前,但是所有的都變了。他說他不會再愛她因為他有負疚感,他要她對老公好點!多大的一個笑話……她以為他會更心安理得的愛她,誰知道她卻以更快的速度失去了他……
對一個想要“逃跑”的男人,任何的理由和努力都無法讓他回心轉意。因為他已鐵了心!!!
其實那個女人根本沒有結婚,她的婚姻是為了騙那個男人的。她始終是那麼一心一意地愛著那個男人,想著那個男人!
但是,那個男人確是找到了更好的拒絕她的理由。
值得慶幸的是,她並沒有真的去結婚。她還有她的將來和幸福可以去追求……
女人,有太多傻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女人太感性,太感情用事!
女人到底要怎麼愛?傻瓜,是否全是女人?
陳淑一
淑一:
怎麼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愛上誰?
這個故事確實是一段痛苦的經曆,但有沒有看到,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的呢?不要去幫助別人的丈夫,這句話永遠是不錯的。
據統計,男人與女人之中,最幸福的是結了婚的男人,第二幸福卻不是結了婚的女人。顯然,一個幸福的有婦之夫並不對應一個幸福的有夫之婦。
“愛”這個字,要是用繁體來寫,當中就是個“心”,是把心放在裏麵的感情。“喜”就不一樣了,張嘴就來。動不動就能掛在嘴邊的感情,到底還是不是愛呢?要是用說文解字那一套,愛的最上麵其實是隻手,先要辛苦勞作出一個“寶蓋頭”,一個能擋風遮雨的地方,這就是物質基礎。有了這個,兩個有心人接下來才能在同一屋簷下相安無事。這些元素缺一不可。
簡體字裏頭,什麼都不缺,獨獨省去一個“心”,這是不是就是現代的愛情呢?
故事裏的她,為了爭取自己認為的愛情,有著無比堅強的意誌來達成。但她的意誌本身卻是一種負擔,一種衝突,一種內在的緊張。她即使真的得到了那個男人,同樣不能絲毫鬆懈,因為有一就有二,故事會再次上演。為了避免這種可能,她將終其一生持續地保持她的鬥誌。這需要能量,能量消耗的是她的激情與天真。
她給他的兩年時間,最初的本質是一種分享的邀請,分享她愛情的存在。那麼男人為什麼要在兩年後開始逃離而不是繼續心安理得呢?因為他明白了,她給予他的感情越多,她自發的感情就增長得越快。不信,隻要到花園裏去看看。如果在一棵樹上長了五朵花,你不采它們,就沒有更多的花會開,那五朵花也會很快凋謝。如果你采了五朵,那麼會開出十朵;如果你采了十朵,那麼二十朵會開放。你采得越多,樹給你的花朵也就越多。他真正害怕的,恐怕是這個。
一直很喜歡水到渠成這個詞,它有一種無為的意味。我想隻有這樣,人所要的東西才不會成為人的負擔。與自己作對的努力,越早放棄越好。因為內心會在這樣的過程裏分成兩半:一半讚同,一半反對。所以莊子會說:“順其自然,你將開花。”
當鞋子合適的時候,腳被忘卻了。反之呢?
好在,在她需要愛的時候,有那麼一個男人被她愛了;好在,這個故事看起來已經圓滿結束了。
走走
* * *
一個女人,最強大的武器不是她的強硬,而是她水一樣的天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女人的愛撫和溫柔可以在成就一個男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的高雅氣質,同樣,她的謾罵與責怪也可以在逼走一個好男人的同時使自己淪落為一個市井悍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