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2)(3 / 3)

而朱淑真望著熊熊烈火中的詩畫,她沒有掉下眼淚,而是笑了,她笑得從容、灑脫。然後讓自己吐出的鮮血變成了人世間最美麗的桃花,連同自己的靈魂,奔著自己想要的春天而去。在一窗幽夢裏,朱淑真讓自己孤單地與這個塵世做了告別。

雖然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不喜歡朱淑真的詩詞,可民間自有渴望愛情、渴望活出自己的精彩之人喜歡。朱淑真的這些好詞佳句直擊他們的靈魂深處。他們抄寫著、傳唱著朱淑真的詩詞,讓那些被燒掉的詩詞重見天日。人們自發地把朱淑真的詩詞編成《斷腸詩集》《斷腸詞》,並一直流傳至今。

管道升·不如花落又花開

漁父詞四首

管道升

遙想山堂數樹梅。淩寒玉蕊發南枝。山月照,曉風吹。隻為清香苦欲歸。

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回去霅溪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膾新魚。除卻清閑總不如。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

這一組《漁父詞四首》,情景交融,意境幽遠,點點相思如一葉孤舟,飄零煙雨之中,從詩行中讓我們讀到了放下一切,去大自然中過自由自在生活的願望:“想起了在遙遠的山堂那幾樹梅花,現在一定是迎著寒冷向南發出新的苞蕾。月光照在山上,晨風輕輕吹過山崗。隻為尋這陣陣清香,哪怕路途再遙遠也想回到家鄉。向南望去到吳興的路有四千裏。幾時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什麼名與利,都付之東流水。含笑拿著漁竿,我們垂釣在最美麗的風景之間。現在居住的地方距離帝王如此近,一顆心時刻想念著家鄉,想念在家鄉喝著美酒、吃著膾魚的幸福。可現在卻是找不到清閑的時間,人生大富大貴的是王侯將相,為這如浮雲一般的名利卻失去了追求的自由。倒不如乘著一葉扁舟,隱入風景的深處,對月吟詩作畫才是真正快樂的人生。”

這四首《漁父詞》,寫出了山水風景的美,寫出了人生大自在就是把名利看成浮雲,隱到生活的深處,在人間煙火裏喝著小酒、吃著美食是多麼逍遙自在的去處。從這樣的詩詞裏,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漁父詞四首》的作者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瑤姬,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出生於浙江德清茅山,一說華亭(今上海青浦)人。

當指尖下敲出管道升三個字後,內心突然多了幸福的低吟,多了人間煙火深處生活中最真實的味道。她珍惜愛情、珍惜婚姻、珍惜生活賦予她所有的喜怒哀樂。她知道,日子裏隻有美貌、隻有琴棋書畫的才氣是遠遠不夠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調劑,需要浪漫,更需要在小爭吵裏讓感情更加鞏固和牢靠。

什麼是天才?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釋,就是一個人生下來就帶著某種特長,不用教就會讓這種特長異於常人,如果再稍加學習,便會成為在這個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而管道升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上天不僅賜予她美好的容顏,更是賜予她聰明的頭腦和對作畫、寫詩最靈敏的嗅覺。世人用這樣的句子來形容管道升在繪畫與文字方麵的天賦:“翰墨詞章,不學而能。”

管家是湖州吳興的名門望族,管道升是管家的二小姐。管道升一出生,便得到父母的偏愛,因為自己家這個二女兒實在是與眾不同,不僅相貌俊美,更為重要的是管道升與生俱來的繪畫和文字天賦讓父母從內心讚歎不已。那時隻有一歲半的管道升,母親抱著她站在窗前的桌子旁看窗外大雪下怒放的梅花。小小的管道升越看越喜愛,竟然拿起桌子上的毛筆,在宣紙上畫出了一朵精致的梅花。母親望著管道升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在她小手下畫出的那朵紅豔、鮮活的梅花,從內心驚訝與讚歎不已。從此,父母便精心培養管道升的繪畫天賦,先天條件加上精心栽培,使管道升的美貌、才氣很快便名揚江南。

更為重要的是管道升有著一顆淡泊名利之心,篤信佛法,篤信世間的緣分皆由天定,隻要緣分到了,一切都會隨其自然而成。所以管道升絕對不對自己的愛情將就,如果等不到那個可以入駐自己內心的人,哪怕一輩子獨身,她也不後悔。不僅如此,管道升還親手抄了《金剛經》數卷,贈送給了名山寺。

隨著管道升年齡的增長,婚姻大事自然就成為父母最操心的事情,可是管道升實在是相貌出眾,才氣逼人,能與其相匹配的男兒實在難找。一轉眼的工夫,管道升已是二十八歲的大姑娘,可她等待的人兒卻一直還沒有出現在身邊。

題梅花

管道升

雪後枝瓊嫩,霜中玉蕊寒;

前村留不得,移入畫中看。

管道升的這首《題梅花》是她二十八歲時隨父親入京,得到皇太後的召見時,在自己的一幅梅花圖上題的詩:“大雪壓在梅花的枝頭上,白玉一般的雪花裏點點紅梅含笑盛開。為了把這樣的人間美景留得更久遠,我便把它移入畫中來。”詩與畫、畫與詩相得益彰,任誰望到都會被這美景陶醉。連管道升也不會想到,她的這幅傑作,在她剛剛離開皇太後不久,便落入一個人的眼裏,從此,讓她遲到的愛情,開出了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這裏,管道升和父親才剛剛從太後那裏退出,此時皇帝帶著眾臣也來欣賞梅花,恰巧和太後相遇,太後便拿出管道升的字畫讓眾人觀賞,眾人望著這精致的畫功,灑脫的意境,娟秀的字體,無不讚歎是奇世之作。

而此時,管道升的這幅畫也同樣落在一個人的眼中,他就是集賢直學士趙孟頫。此時的趙孟頫在書法界、繪畫界和文學界都是響當當的人物。所以趙孟頫也是這次賞梅中追隨皇帝的官員之一。

說起這趙孟頫也並非等閑之輩,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眾所周知,這趙德芳就是楊家將裏的八賢王。趙孟頫作為皇室之後,他的少年與青年時代經曆了戰爭和滅國之痛,父親也因病離開了人世。就在趙孟頫舉步維艱的時候,在元世祖忽必烈“搜訪遺逸於江南”的過程中,趙孟頫被推薦給忽必烈。元世祖看到英俊瀟灑、才華橫溢的趙孟頫,完全被他相貌的英俊、才華的橫溢所深深震撼,驚呼為“神仙中人”。由此,趙孟頫一路平步青雲,仕途順暢。

常言道不懂行的看熱鬧,懂行的看門道。當管道升的字畫落入趙孟頫的眼睛時,他的眼前禁不住一亮,一個勾勒,點點落紅、一筆一畫、一枝一葉都是如此的恰到好處。趙孟頫看得有點癡了,也呆了,當他再望向這幅字畫的落款時,趙孟頫的心釋然了,原來這字畫出自一代才女管道升之手啊,怪不得與眾不同。

趙孟頫早已聽說管道升的名字,隻是無緣相會,當他知道管道升也隨父到京的時候,趙孟頫便有了前去拜訪的衝動。還朝回到家中,趙孟頫便迫不及待地奔向管道升父女住的驛館,並遞上自己的名片。

就這樣,一代雙驕,才子與佳人在京城有了相會的機緣,而這一會,便是一生愛情的相守、親情的繾綣。兩個人四目相視時的場景不必再多費筆墨,隻要輕輕聆聽,便會聽到筆尖下一朵愛情花盛大開放的聲音。

兩個人有談不完的話題,從詩到詞,從字到畫。管道升知道,眼前這個比自己大八歲的男子,便是自己一直等待的人。而趙孟頫心裏,更是讓自己的愛情花再一次盛大開放。自從戰亂中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離世後,自己便一直獨身了十二年,不是自己不想再娶,而是沒有一個女子可以真正進入自己的心房、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今天,眼前這個女子不用手推,也不用手敲,自己就把她主動請進了心房。

兩個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再見傾心,趙孟頫很快就向管家提親,管家自然是欣然同意。憑當時趙孟頫的名氣和在朝廷裏的地位,兩個人可謂是門當戶對,珠聯璧合。當代佛學大師趙樸初先生對趙孟頫與管道升這對神仙眷侶有著精當的評價:“趙孟頫才藝絕世,丹青藝術被稱為元朝第一,書法世稱‘趙體’,流傳不多的作品至今仍是收藏界的珍品,詩詞文賦諸體皆妙,開啟元詩新風。管道升才貌雙絕,能詩文,擅書畫,筆意清新。整整三十年,這對詩、書、畫三絕的夫妻,在詩壇畫苑中相攜遊藝,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佳話。”

題畫竹

管道升

春晴今日又逢晴,閑與兒曹竹下行。

春意近來濃幾許,森森稚子日邊生!

管道升的這首《題畫竹》是自己的親子作品,把自己和兒子一起玩耍時的場景作成了詩畫。

兩個人結婚後的第二年,他們便有了愛情的結晶,管道升為趙孟頫生下了第一個兒子趙雍。婚姻裏,兩個人的才氣相當,愛好相同,但性格上,兩個人卻是互補的。管道升雖然出身名門,是大家閨秀,但進入妻子的角色後,便顯現出她賢妻良母的一麵來,讓自己完全沉浸在了相夫教子、打理家財的人間煙火之中。

管道升對兒子的成長特別用心,時時培養著兒子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孩子一定要積極向上,像這首《題畫竹》:“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春日裏,與兒子戲耍在青竹下。最近的春色又濃了許多分,希望自己的兒子如這春天茂盛的竹筍一般茁壯生長。”從這首詩詞裏足可以看到管道升與兒子之間的天倫之樂,和對兒子成材的殷殷期望。在管道升耳濡目染的教育下,她的三個兒子趙雍、趙麟、趙彥和一個女兒都成為知名的書畫家和詩人。

有了管道升的相助,趙孟頫的仕途更是平步青雲,步步高升。趙孟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管道升被封為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

我儂詞

管道升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撚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記得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裏宰相劉羅鍋的妻子,六王爺之女霞兒格格有一句話:“家花再好,時間久了,也會變成狗尾巴草。”人到中年的趙孟頫家庭和睦,事業順達。而在他身邊一起工作的大臣和朋友們,個個都是嬌妻美妾成群,閑下來,更是有談不完的風流韻事。這讓趙孟頫的一顆心慢慢騷動了起來,並從內心產生了納妾的想法。

婚姻裏的突然變故,真的不是因為另一方做錯了什麼,而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因為生活的磨合多了,平淡代替了激情。所以當一方出軌的時候,另一方總是痛苦萬分,時時從內心責問自己哪裏錯了,並想著各種因為自己的錯才導致對方出軌的理由,然後便無條件地原諒對方,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回到自己身邊來。其實,錯真的不在自己,而是在於彼此相愛的初心變了,再不是從前的好。

人到中年的趙孟頫也同樣有了這樣的想法。要經濟條件有經濟條件,要地位有地位,要名利有名利的趙孟頫,身邊自然就不乏追求者。麵對一個個美人拋來的媚眼,趙孟頫的一顆心開始蠢蠢欲動,他想納妾了。但怎麼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呢?既然彼此都是玩文字的,那就用文字來說話吧。

於是趙孟頫就送給管道升一首詩歌:“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隻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一看趙孟頫寫給自己的這首詩,便明白了趙孟頫的想法,知道他想納妾了。在趙孟頫麵前,管道升沒有哭,也沒有鬧,而是轉身回到了書房,把自己關進書房裏,對著一窗寂月,淚水和著回憶,過往一點一滴的美好都一一呈現眼前:

想到兩個人初相遇時的美,管道升的臉上便掛起了一抹幸福的笑容;想起兩個人愛情的結晶,管道升的臉上便有了慈母的光輝。婚姻裏,自己和趙孟頫更是同心同德、相敬如賓。當初自己一直等待到二十八歲才嫁,不就是為了尋得一份完美的愛情嗎?自己的摯愛,自己守候的愛情,怎麼可以與別人分享呢?

是的,別的女人可以做到與別人共享一夫,但管道升做不到,她從內心問了自己千遍、萬遍,得出的卻隻有一個答案。這世間,除了愛情,她管道升什麼都願意與人分享,但唯獨愛情不可以。

窗外月華如水,陣陣春風送來花兒帶著泥土的清香,一切生命都需要有生長的溫床,像這些花草樹木,如果不是因了泥土做溫床,它們又拿什麼賴以讓生命繼續呢?靈感從內心一閃而過,管道升寫出了自己生命裏對愛情的絕唱《我儂詞》。這首《我儂詞》簡單明了,淺顯易懂,卻是飽含癡情與真心一片,任誰讀了都會動了心、動了情、動了對愛情的忠貞與執守。

趙孟頫看了此詩後,更是心生慚愧,從此再不提納妾之事。在管道升溫良、賢惠與淡泊名利性格的影響下,趙孟頫也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功名,和管道升在人間煙火的深處,共享著自己小日子的幸福與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