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呢?
人類的生存,人類社會的發展依賴於生物多樣性,因為生物多樣性是生態係統正常運轉、保持穩定的基礎。各種物種,不管它們是細菌、蠕蟲、蟎、蜥蜴,還是小型哺乳動物,都在維持生態係統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為我們提供食物、提供新鮮的空氣、調節氣候、控製疾病的流行等,其作用難以被其他物種所替代。
每種生物都有其特有的遺傳特性,使其能適應一定的環境條件。這種遺傳特性對我們人類至關重要,如果加以利用,就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人類為了改良品種,就得從野生物種中尋找與其相似的物種,將其特有的基因植入到現在人類種植的作物上去。這樣做不僅能改變作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各種各樣的野生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藥材。人類的許多藥材都來自野生植物和動物,如止痛藥嗎啡、可卡因,治瘧疾的藥奎寧分別來自罌粟植物、可可樹、金雞納樹等。這些藥用植物一方麵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另一方麵也給製藥工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野生物種還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許多發明創造的靈感就來自於生物,人們從鳥、獸、昆蟲等的生活習性和活動中,悟出許多有益於人類的東西,並模仿製造出相應的產品,為人類服務。此外,野生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生物資源,對於整個世界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野生物種、永續資源
為什麼會發生大氣汙染
在自然界,潔淨的空氣成分比較簡單,通常氮氣占78%,氧氣為21%,氬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些微量氣體。但是,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地球自轉運動、氣象條件改變,都會使空氣發生運動,這就使得空氣的成分發生變化。當大氣中某些氣體異常增多,或者增加了一些新的氣體成分時,就形成了大氣汙染。
自然界常常會發生大規模運動,這時也會形成大氣汙染。火山在爆發時,噴出無數的灰塵和二氧化硫;森林起火時則會產生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空氣汙染物。盡管自然界的活動異常頻繁,混入大氣中的雜質也不計其數,但由於自然界本身具有淨化能力,天然汙染物對人類並不構成很大的威脅。
現在人們所說的大氣汙染,主要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所造成的。科學家發現,至少有100種大氣汙染物對環境造成危害,其中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氯烴等。
空氣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的環境因素,一個成年人每天的呼吸量很大,約為每天所需食物和飲水量的10倍。因此,大氣汙染物對人體危害極大,它常常會引發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肺癌等疾病。
人類的許多活動,尤其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已經給大氣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汙染。不僅如此,人類排放的汙染物還在大氣環境中發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汙染物,形成二次汙染。空氣中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硫總質量不過1100萬噸,而人為活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已經超過這個量的10倍。全世界因燃燒煤而排放的硫氧化物已達2億噸,引起了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麵上升,氣候異常。
大氣汙染物排放得越來越多後,在空氣中積累,導致空氣質量下降。這種變化不僅危害人類健康,而且已使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嚴重地損壞了整個地球生態係統。目前,大氣汙染已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許多國家紛紛行動起來,研究對策,采取措施,以提升空氣質量指數,保持自然生態平衡與穩定。
知識點:空氣、大氣、大氣汙染、二次汙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為什麼說淡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都有水,江河湖海,雨雪雹霜,擰開自來水龍頭就有嘩嘩的潔淨水,水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然而,其中的淡水卻是地球上最為寶貴的財富,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
在太陽係八大行星中,唯獨地球存在固態、液態和氣態的水,這使地球擁有了生命。地球有“水球”之稱,因為它表麵有71%的麵積被水覆蓋,但其中海洋鹹水占了97.5%。如果除去兩極的冰山,人們容易得到的淡水隻是地球總水量的0.26%。
聯合國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20世紀全世界總的耗水量增加了6倍。全世界淡水總消耗率增長了2.5%,比人口增長率高出一倍。到2025年全球人均年用水量將減少1/3。
目前,全世界有36個國家嚴重缺水,有3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水資源緊缺的國家。每年有2500萬人因水汙染而死亡,有10億人喝不到幹淨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