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地球新鮮事(3)(2 / 2)

有時南方的暖濕空氣比較強,就會使冷空氣南下的速度減慢,當冷暖空氣在江淮地區相遇並形成鋒麵時,暖濕空氣在鋒麵上不斷爬升,冷卻凝結成大片雲區,如果近地麵層溫度在0℃以上,則從雲中降落的冰晶小的可能全部融為雨水,大的會部分融化,成為濕雪。於是降落到近地麵時既有雪又有雨,被稱為雨夾雪。

由於暖濕空氣勢力較強,使冷暖空氣之間的鋒麵能較長時間停留在江淮地區,暖濕空氣不斷地在鋒麵上爬升,冷卻凝結因此形成較大範圍的雨夾雪,並且在短時間內,天氣不會很快變晴。所以,“雨夾雪,不停歇”在我國江淮地區是最常見的天氣。

知識點:強冷空氣、通道、鋒麵、凝結

雨後為什麼常出彩虹

夏天雨後,烏雲飛散,太陽重新露頭,在太陽對麵的天空中,常常會出現半圓形的彩虹。

我國早在北宋時候,對天空中的虹就有了科學的解釋。沈括在他所著的《夢溪筆談》中引用孫彥光的話說:“虹,日中雨影也。日照雨,則有之。”虹是由於陽光射到空氣中的水滴裏,發生反射與折射造成的。

原來,當太陽光通過三棱鏡的時候,前進的方向就會發生偏折,而且把原來的白色光線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光帶。

在下雨時,或者在雨後,空氣中充滿著無數個小小的能偏折日光的棱鏡——水滴。當陽光經過水滴時,不僅改變了太陽光的方向,同時被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色光,如果角度適宜,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虹。

為什麼天空中的彩虹有時寬,有時窄;有時色彩鮮豔,有時顏色暗淡呢?原來這種現象是由空氣中水滴的大小來決定的。當空氣中的水滴大,虹的色彩就鮮豔,彩帶就窄;相反,當空氣中的水滴小,虹的色彩就暗淡,彩帶就寬。如果水滴像霧滴一樣大時,則虹的色彩淡成為白虹。

天空中不光會出現一條虹,有時會出現兩條、三條,以至五條虹,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多條彩虹生成的原因同樣是由於陽光在水滴裏發生反射、折射造成的,不過光線的路線更加複雜罷了。

知識點:彩虹、陽光、水滴、反射、折射

為什麼離地麵越高,空氣越稀薄

空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它是一種物質,是由許多種氣體分子組成的,它也受到地心的吸引力。由於空氣是可以壓縮的氣體,上層的空氣壓在下層空氣的上麵,下層空氣的密度就被壓得變大了。離地麵越高的地方,受到更上層的空氣壓縮的力量越小,所以密度也是越向上越小。而密度的大小,是指空氣濃密或稀薄的另一種叫法。

根據研究,如果地麵上每立方厘米空氣中有2550億億個分子的話,在離地麵5千米的高處,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就隻有1530億億個分子了;在地麵以上50千米高的地方,每立方厘米空氣中隻有2.4億億個分子;在離地麵100千米的地方,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分子少到18萬億個;在離地麵1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分子隻有10萬個左右,其空氣密度大約隻及地麵的260萬億分之一,所以說離地麵越高,空氣越稀薄。

知識點:缺氧、空氣密度

地球上為什麼可分為熱帶、溫帶、寒帶

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由於太陽光線照射到地球表麵的角度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地區吸收到的太陽熱量有明顯的差別,這就產生了地區之間的氣候差異。科學家們把一種氣溫、降水特征和自然景觀相似的地帶,歸結為同一氣候類型,而把另一種氣溫、降水特征和自然景觀相似的地帶,歸結為另一氣候類型,這就產生了不同的氣候帶。

我們通常把地球劃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三個氣候帶。由於溫帶和寒帶在南北半球各有一個,所以地球上共有五個氣候帶。

熱帶氣候又可分成三種不同類型的氣候,即赤道氣候、熱帶氣候和副熱帶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