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設置了二十四節氣。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確定的,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每前進15°就算是1個節氣。這樣,地球1年繞太陽一圈360°,就有24個節氣。這樣看來,節氣和陽曆一樣,都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為依據。節氣在陽曆中的日期都很固定。例如,春分都集中在陽曆的3月20日、21日、22日這三天;秋分則集中在9月23日、24日這兩天。據史書記載,自戰國時代以來,我國農民就開始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業生產。
為什麼我們在使用公曆的同時還要使用農曆呢?
農業生產與二十四節氣的密切關係是原因之—。其次,農曆的月是一個朔望周期,航海和漁業、鹽業等一些部門的生產活動都離不開它。
農曆在我國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了,特別是農曆中的一些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早已成為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也是目前我們仍然使用農曆的原因之一。
知識點:公曆、農曆、二十四節氣
為什麼下半夜看到的流星比上半夜多
我們看到的流星,有時多有時少,如果仔細觀測,就會發現下半夜看到的流星比上半夜多。這是什麼緣故呢?
在一般情況下,流星體在地球周圍空間的分布是均勻的,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假如地球沒有公轉和自轉,靜止在天空,那麼,從各個方向闖進來的流星數目應該大致相等。
由於地球以約30千米/秒的速度繞著太陽公轉,這就造成了不同時候出現的流星數目也不相同了。
上半夜,觀測者背向地球公轉的前進方向所能看到的流星,是那些運動速度比地球公轉速度大,並趕上地球闖入大氣層的流星體造成的。而在下半夜,觀測者麵向地球公轉的前進方向,這時,地球追上的流星體,或者迎麵來的流星體,一旦闖進大氣層,都能造成流星現象,所以看到的流星比較多。尤其是接近黎明的時候,遇到的流星最多。從黎明到中午這段時間中,流星同樣比較多,但因為是白天,陽光比較強,天空很亮,所以用肉眼和光學望遠鏡看不到流星。
知識點:流星、流星體、地球公轉
為什麼會出現獅子座流星雨
你看見過流星雨嗎?
在1833年11月17日夜晚,盛大的獅子座流星雨景象十分壯觀:流星像暴風雨般持續不斷地從獅子座朝四麵八方輻射開來,一連好幾個小時,最多時每小時出現10萬顆流星。有人估計,那天晚上出現的流星至少有20萬—30萬顆。
從曆史上獅子座出現第一次流星雨極盛算起,一共有15次,它們出現的年份是:公元902年、931年、934年、1002年、1101年、1202年、1366年、1533年、1602年、1698年、1766年、1799年、1833年、1866年以及1966年。從上麵的記錄可估算出獅子座流星雨極盛周期基本上是33—35年。當然,其中也有不按規律的例子。
那麼,為什麼極盛周期會是33—35年或是它的倍數?
這就必須提到與獅子座流星雨聯係在一起的1866年出現的“18661”大彗星了。這顆被命名為“坦普爾—特塔爾”的彗星的公轉周期平均是32.9年,在它環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除了將殘餘物質散布在軌道各處,形成獅子座流星群之外,特別密集在其運行軌道的一個比較窄的地段內。地球在每年11月中旬穿越“18661”彗星和獅子座流星群的軌道,但由於“18661”彗星的公轉周期是33年左右,地球不會每次都遇上那個密集區,而是每隔33年左右遭遇一次。這就是說,每年11月17日前後,獅子座流星群隻有少量流星,而每隔33年左右,會有一次盛大表演。
從近幾年獅子座流星雨的情況來看,流星數遠沒有預報的那麼多。據計算,2029年,獅子座流星雨的母體坦普爾一特塔爾彗星與木星相距很近時,有可能在木星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偏離原來軌道。這樣的話,獅子座流星雨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消失。
知識點:獅子座流星雨、彗星、軌道
為什麼火星看上去是紅色的
火星,似火一般在夜空發出火紅色的光芒。從望遠鏡中看去,火星宛若一團燃燒的火球。這一現象曾一直使古人迷惑難解,因此在中國古代,人們把這顆火紅的星星稱為“熒惑”。熒就是熒熒似火的意思。
那麼,火星為什麼會呈火紅色呢?
大家知道,火星是太陽係八大行星之一,行星是不會發光的,我們所看到火星火紅的顏色是它反射太陽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