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科學變變變(1)(1 / 3)

為什麼汽車上有那麼多燈

繁忙的公路上,往來的車輛川流不息。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大大小小、種類各異的汽車上,前前後後都裝著許多燈。這些車燈有大有小有圓有方,有的呈又扁又長的形狀,連車燈玻璃都裝飾得各式各樣,閃射出的燈光也很不一樣。汽車上為什麼要裝這麼多燈?

汽車上的燈各有各的用處,一個也少不得。我們先來看看汽車的前麵。兩個較大的燈是照明燈,它主要用來在夜晚行駛時照亮前方的路麵。照明燈通常分為兩檔,可通過手控調節。一種是遠光,光線很強,能照亮前方幾十米的範圍;另一種是防炫目光,光線稍弱而向下,這種照明光不會使對麵來車的駕駛者感到目炫。如果對麵有車開過來,就要打開旁邊的兩個小燈,這兩個小燈叫示寬燈,用來告訴對方:我這輛車有多寬。汽車前麵還有兩個小黃燈——方向燈,哪邊的方向燈亮,就表示汽車要向哪邊轉彎了。遇到有霧的天氣,為了行車安全,還要打開兩個黃色的霧燈。

汽車後麵的車燈情況與汽車前麵的差不多,兩個照明燈是在晚上倒車時用的,兩個示寬燈和兩個方向燈也是用來表示汽車的寬度和汽車要向哪邊轉彎的。與汽車的前麵不同的是,汽車的後麵沒有霧燈,卻多了兩個小紅燈,叫刹車燈。當它亮起時,就好像在說:“我要刹車了!”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還要打開車後的一個高尾燈,它可以提醒後麵的車輛注意。

除此以外,在汽車後麵掛牌照的地方還有一個牌照燈,在需要的時候,打開牌照燈,即使在晚上也能看清牌照上的字母和數字。汽車上還有四個應急用的雙跳燈,前後各兩個。雙跳燈平時很少使用,隻有當汽車在公路上發生事故時,四個雙跳燈才會不停地閃爍,提醒來往車輛注意:這裏有一輛正在維修或者正在等待維修的車輛。

知識點:汽車車燈、照明燈、示寬燈、霧燈

為什麼自行車的尾燈裏沒有燈泡,卻能閃閃發亮

自行車的尾葉上裝有一個紅色或橘黃色的尾燈。有趣的是,尾燈裏並沒有燈泡,但它看上去總是一閃一閃地發亮,尤其是到了夜晚,自行車尾燈的亮光更加顯眼。這是為什麼呢?

早在20世紀30年代,自行車在英國的一些大城市成了一種時髦的交通工具。但是,穿街走巷的自行車卻給夜間行駛的汽車帶來了麻煩,交通事故屢屢發生。英國政府於是要求自行車生產商在自行車的前後安裝照明燈和反光鏡。其中,反光鏡的設計讓生產商傷透了腦筋,因為普通的平麵鏡常常並不能將汽車燈光“原路”反射回去。通過對光線反射原理的反複研究,人們終於製造出一種理想的光反射裝置。它的表麵是一塊平整的玻璃,裏麵則有許多棱形錐體,每個錐體由三個互相垂直成直角的錐麵組成,形成三個光反射麵,這就是角反射器。由於角反射器的三個反射麵互相垂直,光線無論從什麼角度透過表麵的玻璃射來時,反射光總是能“神奇”地沿原方向返回,這就使行駛在自行車後方的汽車司機,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而且,角反射器上選用了紅色或橘黃色的玻璃,使反射光為“穿透力”很強的紅光或黃光,更能引起視覺的注意。此外,美觀的紅玻璃做成的角反射器,還是一個不錯的裝飾品呢!

角反射器所具有的光學特性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它們已被應用在航天探索中。用石英製成的大型角反射器被安裝在人造衛星上,還被安置在月球表麵的不同地方。當人們從地球上向其發射激光時,這些角反射器總能把光線返回到發射儀器上,科學家可借此進行宇宙科學方麵的研究。可見,小小角反射器的用途還真不小呢!

知識點:自行車尾燈、角反射器

為什麼要建立體交叉路

隨著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車輛的猛增和地麵道路的有限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時間,許多道路交叉處都出現了汽車排長龍的堵車現象,擁塞在路口的自行車更是層層密密,再加上來自四麵八方的人流,交叉路口成了阻礙交通的“咽喉”。

據有關部門測算,機動車在城市中心區運行的時間,有2/3花在交叉路口,同時,有一半的交通事故,也發生在交叉路口上。此外,機動車在啟動和停車時放出的尾氣,持續而集中,其汙染比在行駛中要嚴重得多。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城市中發展了立體交叉路。什麼叫立體交叉路呢?

立體交叉是指兩條道路,或一條道路與一條鐵路在不同水平麵上的交叉。它將互相衝突的車流分別設置在不同高度的道路上,使車子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立體交叉路簡稱立交,它由立交橋、引道和坡道三部分組成。立交橋是指跨越道路的高架橋;引道是立交橋向地麵過渡的部分路段;坡道是引道下方與地麵道路連接的路段。

立交有很多種形式,根據功能和結構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分離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但不管是哪一種立交,都使道路交通從平麵交叉變為立體交叉,保證了高效的交通速度,也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建立美觀大方的立體交叉路,已成為現代化建設的一種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