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廂人不寐(3 / 3)

“你之前好像說雙方都還滿意,安吉跟他見過麵?”

“嗯,表姐和未婚夫都在,四個人去迪士尼玩了一次,安吉當時就知道了,隻是在她母親麵前卻說不知道。舅媽現在看到蠻素就擺著臉說非常難聽的話,還跟她未婚夫說表姐欠了高利貸……”

“這話說得太過分了吧?”

婕熙抿著嘴角搖頭說:“前些時候,她還肉麻兮兮地說要送表姐十八個蹄髈,不過現在翻臉了。但有意思的是,我聽表姐的意思,安吉挺喜歡對方的,常發消息跟表姐打聽徐皚的情況。”

“你表姐還回答啊?”我喝完最後一口飲料,問服務員要了賬單。

婕熙算了算錢,說:“這頓我請。明天你去不去吃河鮮?”

“去啊!”我一想,又問,“方便嗎?”

“有什麼不方便的。”結完賬,她走在前麵,說,“表姐當然不想再搭理安吉了,本來她的腦子就有點……幼稚,太幼稚。

出了事,把責任都推到表姐身上,表姐兩頭得罪人。”

“不參與,就是運氣。”

婕熙哭笑著搖頭,其實她母親也考慮過讓蠻素幫忙給她介紹的,隻是因為她搬出去住了,計劃被打亂了。

回去的路上,她說起了製作掛畫的事,說到了詞人趙令畤。

趙令畤,是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玄孫,詞體因言情特性所限,極少用來敘寫故事,通常是一首詞詠一個人物,最出彩的是以十二首《商調蝶戀花》組成的一套鼓子詞,道出鶯鶯與張生相悅相戀之事。

燕王趙德昭死因不明,皇位到了宋太宗一脈手上,趙令畤皇室的身份也成了種累贅。他與蘇東坡相交甚好,蘇東坡惜才,曾推薦過趙令畤,後因蘇東坡在官場上受到打擊,趙令畤也受到牽連被新黨排斥,列名元祐黨籍。

婕熙喜歡趙令畤的《蝶戀花》,尤其喜歡他以梅花創作的詞作,覺得詞風清新絕俗。在煩躁又無法脫身的境況裏待久了,她對一切充滿了怨恨。在公司裏,她被品行不端的男同事嘲諷,回家又被三姑六婆轟炸。

母親問她:“我要像你一樣自私自利,你有今天嗎?”

婕熙無法反駁她的母親,更不能接受或順從,聽話使她越來越失去自我。看到曾經的同事一個個在時尚領域混得風生水起,過著她向往的生活,她就覺得惆悵不已。

一路上,她說起這件事就恨恨不已地說:“我媽這個人太好麵子,別人一說什麼,她就全寫在臉上了。舅媽當時跟她說像我這樣不結婚跟那些人一起很不好。我媽聽了立刻翻臉,其實是表妹看到我主頁上的照片,說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話,舅媽聽了還到處跟人說我私生活混亂。”

聽起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但在好事且消息閉塞的親戚成員之間,不亞於一次核裂變。 “我寧可跟無生命的麵料待一整天,也不想看到那幾張臉。這些親戚,一個個希望你過得比他們差,這樣他們才會安心。”說完,婕熙似乎覺得說得不妥,又加了一句,“我們家是這樣,別人家應該不是的。”

“很多是這樣,很多的。”

次日一大早,我與婕熙約了在長途車站等。

她說要考駕照,準備買輛車代步,沒有父母親的支持計劃暫停,於是,她省下錢來專心研究麵料,製作絨花和掛畫。

姍姍來遲的她,背了一個黑色的旅行包,裏麵裝了不少她新製作完成的絨花樣品,其中兩款是定製款。我看了下價格,問:“什麼場合戴?”

“有家製作公司聯係我,他們專門拍攝古風照片,中式寫真近年勢頭不錯,他們想找更多的飾品來拍攝,類似絨花、通草花、春仔花這些。我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想學更多有趣的東西,幫表姐隻是很小一部分,她自己也知道,我和她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安吉倒好,總是覺得好看就直接問我要,還要挑最貴的拿走。”

“給了嗎?”

“沒。”婕熙找了個最後排的位子坐下,背包抱在手上,說,“舅媽一看照片,跑去跟外公外婆說我詛咒二老,專門做這些死人戴的東西尋晦氣。我媽急了,一個個電話打給我問怎麼回事,我解釋了很多遍,表姐也解釋了,但是外公外婆還是被氣著了,他們才出院不久。”

我歎了口氣,人世的確是場磨難,總有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你一刀。

這次吃河鮮,她完成了幾組拍攝,順便見了個工作上的合作夥伴。

她特意選今天,另一個原因是她外公大壽,不去不孝順,去了看到舅媽那張揚揚得意的臉,她根本吃不下飯。

想想也是,坐在一張飯桌上的人,各懷心事,表麵上其樂融融,私下裏卻沒一句是“掏心掏肺”的話。

蠻素打電話問婕熙在哪兒,她說在工作。蠻素似乎並不相信,隻說:“你放心,你住的地方不會有東西堆進去,我跟我媽說過了。

有件事,我要你答應我。”

婕熙一聽,把沒打開的水扔給我,說:“什麼事?”

“舅媽要是來問你,安吉是不是還在聯係徐皚,你就說是。”

說完,蠻素便掛斷了。

婕熙一臉驚愕地看著我,說:“他們在飯桌上到底經曆了什麼?”

我擺弄著她背包裏的飾品,放在《西廂記》掛畫下,趙令畤的詞與背包裏的絨花,在微風吹動下輕輕地動了動。

那一刻,忽然讓人心裏一動。

我們追逐古意,細細品味古人的文辭作品,琢磨他們的所思所想,但還是會回去過自己浮躁、焦慮的生活。

隻有這樣,才越發體悟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甘願,人總是要追求某個目標,不在於是否得到,而是隻有朝著那個方向走,才不至於徹底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