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reference_book_ids\":[704931284817805620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關於紐斯特德寺的曆史
我在已故拜倫[ 拜倫(1788-1824),英國著名詩人,有作品《唐璜》和《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等。]的祖傳宅第逗留了3周,寫下幾篇劄記;在把它們奉獻給讀者之前,我想應該先簡要講講與其曆史有關的一些細節。在那些奇異獨特、富於傳奇的現存建築中,有的傑出非凡,而紐斯特德寺即為其中之一;它們半是城堡半是寺院,至今仍然是英國古時候的紀念性建築。寺院周圍也充滿了浪漫傳奇。它位於舍伍德森林[ 舍伍德森林,英格蘭諾丁漢郡林地,原皇家獵場。]中央,羅賓漢[ 12世紀英國民間傳說中以勇敢、具有騎士品質和劫富濟貧而聞名的綠林好漢。]及其反叛者們經常出沒於此,他們在古代歌謠和幼兒故事中十分有名。的確,舍伍德森林已經名存實亡,這一大片土地曾經是那麼僻靜陰涼,現在變成了一個開闊而歡快的地方,開墾出一些莊園和農場,一座座村子使其富有生機。
紐斯特德大概過去在這一帶是最有影響的寺院,它支配著粗野的林中居民的良知;最初它是一座小寺,於12世紀後期由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蘭國王(1154-1189)。他曾企圖控製教會,遭到坎特伯雷大主教貝克特反對。]修建——當時他通過建造一些神祠和寺院,並采取其它顯得虔誠的行為,力求為殺害貝克特作出補償。這座小寺是奉獻給上帝和聖母瑪麗亞的,由聖奧古斯丁律修會修士居住著。這些人起初有著簡樸節製的生活方式和堪稱模範的行為,但他們似乎逐漸產生出弊病陋習來,將許多富麗的廟宇玷汙。因為在其檔案中,有文件表明修士們普遍作風惡劣,淫蕩縱欲。在亨利三世[ 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蘭國王(1216-1272)。]統治期間一座座寺院瓦解,紐斯特德寺則經曆了突變,它連同鄰近的帕培威克莊園及教區長管區被給予約翰·拜倫爵士,他是曼徹斯特和羅奇代爾的管事,舍伍德森林的陸軍中尉。在關於該寺院的傳說及其許多鬼怪故事裏,這個古老家族中的知名人物十分突出,有了“大胡子小約翰·拜倫爵士”這一離奇而生動的稱呼。他將此座神聖的建築改變成城堡般的住所,使其成為自己最愛居住的地方,成為林中的別墅。
拜倫家族後來被授予男爵頭銜,因擁有各種財產變得富有起來,他們在紐斯特德過著高貴的生活,雇用了不少隨從。而這座驕傲的寺院則經曆了當時的變遷,拜倫在他的一首詩中,分別將它描繪成貴族們痛飲的場所和發生內亂的地方:
聽,大廳伴隨著音樂回響,
它在奇異的軍樂聲中震蕩!
武士傲然地統治下的先鋒們,
在城牆內把飾有紋章的旗幟高高搖晃。
遠處換崗的哨兵傳來低沉聲音,
盛宴中的歡笑,閃亮武器的碰撞,
嘟嘟的喇叭,刺耳的鑼鼓,
與越來越劇烈的警報同歡共唱。
大約在上世紀中期,寺院被轉到另一個有名的人手裏,他在有關寺院的虛幻的傳說裏與大胡子小約翰爵士同樣出眾。他便是詩人的叔祖,在寺院那些喜愛閑談的編年史者當中,被人熟知為“邪惡的拜倫”。他被說成是個性情暴躁、報複心強的人,因不加克製而發生過一件事,從而改變了他整個的名聲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寺院的命運受到影響。在他附近住著親戚和朋友查沃斯先生,此人擁有安斯利宅第。1765年他倆都在倫敦,曾住在蓓爾美爾街[ 倫敦的一條以俱樂部多著稱的街道。]“斯塔-加特旅店”的一間屋裏,當時兩人爭吵起來。拜倫堅持當場單獨決鬥解決。於是他們在黯淡的燭光下沒有副手便開始了決鬥;雖然查沃斯先生是個極其老練的擊劍手,但他卻受了致命傷。他在奄奄一息時講出了決鬥的具體情況,使驗屍官的陪審團[ 在審訊中協助驗屍官對死者的身份和死因作出裁定。]作出故意殺人的裁決。拜倫被送到倫敦塔[ 曾先後用作王宮和監獄。],後來在貴族院受審,最終被判決犯殺人罪。
那以後他回到了寺院,成天關在屋裏,對自己的恥辱念念不忘。他變得越來越陰沉憂鬱、離奇古怪,而且時時發怒,舉止反複無常,成了鄉下人在驚訝和誹謗中談論的話題。再瘋狂或荒謬的傳言一般人都會相信。像自己的繼承者詩人一樣,他被指責犯有各種狂妄邪惡的行為。據說他走到哪裏都帶著武器,好像一被觸犯就要殺人。一次,有個附近的紳士要和他共餐,據說有一雙手槍與刀叉一起端端正正地放在桌上,仿佛它們是餐桌上的部分常用器具,就餐時或許用得著。另有一個傳言說,由於馬車夫不聽吩咐,他一怒之下當場開槍把對方打死,並將屍體拋進拜倫夫人坐的馬車裏,自己爬上駕駛位子趕馬車。或許發生過一些區區小事吧,不過這些傳言無疑將它們誇大了。但是這個不幸者反複無常的脾性使妻子離開了他,他最終讓孤獨包圍起來,這一點卻是肯定的。他為子嗣[ 兒子。指傳宗接代的人。]的婚姻感到不滿,對其表現出根深蒂固的怨恨。由於他無法斷絕對寺院財產的繼承權,因為那是通過限定繼承人[ 法律術語。]遺傳給他的,所以他盡可能地毀壞它,這樣等到接手時它也許僅僅成了一片廢墟。為此他讓寺院陷入失修狀況,讓它的一切荒廢下去,並將房產內所有的木材砍掉,將一片片古老的舍伍德森林伐倒,使得寺院完全喪失了古時的榮耀。兒子過早的死亡,阻止了他那種變態的報複行為;他的餘生是在毀損荒廢的大廳裏度過的,他成了一個沮喪的厭惡人類者,在自己遺棄的地方陷入憂思。他那反複無常的性情使他無法與整個鄰近的人交往,一段時間他幾乎連傭人也沒有。他厭惡人類,與所有人都不和,在這樣的情緒下他開始喂養蟋蟀;因此後來寺院到處是蟋蟀,它們單調的樂音在夜裏讓寂寞的大廳更加寂寞。傳說中又說,他死的時候蟋蟀似乎明白它們失去了自己的恩人和保護人,因為它們全都準備好,成群結隊朝著各個方向穿過庭院和走廊,最後離開了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