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做組織最歡迎的人(2 / 3)

通常,領導都是有著某種技術特長或專業知識的,但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者,僅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技術特長隻能保證做好某一項工作,而管理工作則是千頭萬緒的。還有一種情況,領導由一個部門調任到另一個工作性質截然不同的部門,他原有的知識結構就可能會派不上用場,顯得很“無知”。

要想成為領導眼中的重磅人才,需要會察言觀色,替領導排憂解難,在組織出現矛盾時及時調節,而且要站在領導這一方。

領導既然是人不是神,決策就會有失誤之時。這時,也許有些人會站在群眾一邊,同領導對著幹,這可就糟透了。這樣做無疑是掉進了晉升道路中難以自拔的陷阱。

聰明的做法是,當領導與職員發生矛盾時,你應該大膽地站出來為領導做解釋,做協調工作——這樣做最終還是有益於職員利益的。對領導來講,當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你支持了他,他也就視你為知己。實際上,上級與下屬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領導與下屬的關係,也可以是朋友關係。誠然,領導與下屬身份不同,是有距離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卻不一定有隔閡。一旦你與領導的關係發展到知己這個層次,較之於同僚,你就獲得了很大的心理優勢。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領導的特別關懷與支持,甚至,你們之間可以無話不談。至此是否就可以預言你的晉升之日已經為期不遠了?

某快遞公司的部門經理李淩峰由於辦事不力受到公司總經理的指責,並扣發了他們部門所有職員的獎金。這樣一來,大家很有怨氣,認為李淩峰辦事不力,造成的責任卻由大家來承擔,所以一時間怨氣衝天,李淩峰處境非常艱難。

這時,秘書劉玲小姐站出來對大家說:“其實李經理在受到批評的時候還為大家據理力爭,要求總經理隻處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獎金。”

聽到這些,大家對李淩峰的氣消了一半兒。劉玲接著告訴大家,李經理從總經理那裏回來後很難過,表示下月一定想辦法掙回獎金,把大家的損失通過別的方法補回來。劉玲又對大家講,其實這次失誤除李經理應負主要責任外,大家也有責任。她請大家體諒部門經理的處境,齊心協力,把公司業務搞好。

劉玲的調解工作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說這並不是秘書職權之內的事,但她的做法卻使李淩峰如釋重負。接著李淩峰又製訂了下一步的方案,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熱情,糾紛很快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劉玲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自此李淩峰對她另眼相看。

總之,你要想擁有更多機會,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要善於為領導排憂解難,這更能讓領導認為你可托大事。

所謂孤掌難鳴,獨木不成林,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你不完美,他不完美,但如果你們可以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一個人在職場中,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境況會十分糟糕。同樣,一個不肯在關鍵時刻幫助他人的人,也就很難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提攜。普通人如此,一個成就大事業的人更是如此。

職場圓融觀

人無完人,組織領導也是一樣。除了在性格方麵有些不足之外,在某些特定知識上領導也可能會有些不足,這時候職員就應當發揮所長,用自己的特長彌補領導特定知識的不足。

4、成為組織不可替代的人

⊙任何一名職員都應該常常這樣問自己:如果組織現在解雇我,對於組織來說是不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的潛力、我的價值能不能夠大到讓組織在任何時候都不舍得放棄?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證明你就是組織中不可替代的人,對於組織來說,你至關重要。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確定的或者是否定的,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做到不可替代。

許多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認為自己受過多年教育,以自己的知識和才能,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工資的多少成為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如果自己辭職,是否會對組織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嗎?

其實,理性的職員都會這樣想:“我是為我自己活著,隻有我自己最在乎自己,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寄希望於組織能施舍給我什麼。所以我在組織工作,就要貢獻全部能力,爭取到最大利益。怎樣做到這一點呢?我要做到組織不能沒有我,我要成為不可替代的。”

著名主持人白岩鬆在中國農業大學的一次講座中對當時就座的年輕人提出了一個忠告:不管你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不管你從事職業的難易程度和薪水的多少,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成為這個職位上不可或缺的人。新東方的徐小平也認為:不管做什麼工作,一個人的工作做到別人無可替代的程度,就是成功。

文藝複興時期,一個畫家是否能夠出人頭地取決於能否找到好的讚助人。米開朗琪羅的讚助人是教皇朱裏十二世。一次在修建大理石石碑時,兩人產生了分歧。他們激烈地爭吵起來,米開朗琪羅一怒之下揚言要離開羅馬。

大家都認為教皇一定會怪罪米開朗琪羅,但事實恰恰相反,教皇非但沒有懲罰米開朗琪羅,還極力請求他留下來。因為他清楚地知道米開朗琪羅一定能夠找到另外的讚助人,而他永遠無法找到另一位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身為藝術家,其卓越的才華是他手裏的王牌,讓他不可替代。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那些不能勝任工作,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隻有有能力的人才會被留下來。

現實是殘酷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組織隻保留那些最優秀、最有價值的職員。

正如一位組織領導所說的那樣:“我手下有8名銷售代表,2名頂尖高手創造的銷售增長額高達總數的50%,這兩個人我是丟不起的。”這兩個“丟不起”的職員,就是組織不可替代的人。

在任何組織中,最受歡迎的永遠是那些能夠為組織創造巨大利潤的職員。所以,任何一名職員都應該常常這樣問自己:如果組織現在解雇我,對於組織來說是不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的潛力、我的價值能不能大到讓組織在任何時候都不舍得放棄?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證明你就是組織中不可替代的人,對於組織來說,你至關重要。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確定的或者是否定的,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做到不可替代。

那麼怎樣才能夠做到不可替代呢?

1.工作時間不要與同事喋喋不休,這樣做隻能造成兩個結果:一是那個與你喋喋不休的人覺得你也很清閑,二是別人覺得你們倆都很清閑。

2.不要在領導不在的時候偷懶,因為你手頭被打了折扣的工作業績遲早會將你的所作所為暴露無遺。

3.不要將組織的財物帶回家,哪怕是一把廢棄的尺子或一個鼠標墊。

4.不要僅為賺取更多的錢就為組織的競爭對手做兼職,更不要為了私利就將組織的機密外泄,這是一種職場上的不忠,是職員之大忌。

5.不要每日都是一張苦瓜臉,要試著從工作中找尋樂趣,從你的職業中找出令你感興趣的工作方式,並嚐試多做一點。試著多一點熱忱,可能你就隻欠這麼一點點。

6.不要推掉一些你認為冗長且不重要的工作,要知道,你所有的貢獻與努力不會永遠被忽略。

7.不要將個人情緒發泄到組織的客戶身上,哪怕是在電話裏。在拿起電話前,先讓自己冷靜一下,然後用適當的問候語去接聽辦公桌上的電話。

8.不要一到下班時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你未能在下班前將問題解決好,那你必須讓人知道。如果你不能繼續留下來幫忙,那你應於抵家後打電話問問事情是否已得到控製。就算是平常的日子,在離開組織之前,向你的領導打聲招呼也是好的。

9.要想成為職場中不可替代的人,除了要有過人的才華之外,還要有挑戰高難度工作的勇氣。如果總是做著人人都能做的平庸工作,自然難以擁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卓越能力,也難以使自己的地位變得穩固。隻有那些不斷挑戰高難度工作的職員,才能夠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向成為不可替代的核心職員邁進。

職場圓融觀

管理專家認為,在升職和加薪時,組織領導考慮最多的人,往往並不是一位職員的本職工作做得多好,甚至也不是職員曾經取得的成績,而是考慮一位職員對於組織的未來有沒有幫助。

5、成為擁有“金飯碗”的人

⊙是否擁有“金飯碗”,並不僅僅取決於你的工作崗位,更取決於你的態度——通達做人,圓融做事。

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作者弗裏德曼說:“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孩子有競爭力——不管你是SOHO族還是企業員工,至少要具備以下四點中的一點:非常特殊、非常專業、非常深耕,或非常會調適。這是給你的良心建議——這年頭不可能再有終身雇傭了,隻有終身受雇力。”

未來,我們很難靠學曆來取得終身受雇的機會,但卻可以靠培養“終身受雇力”而存活下來。當你可以不斷提升你的“終身受雇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要時,你就一定能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此處所指的“終身受雇力”,其實就是本節所指的“金飯碗”。

提到“金飯碗”,大家可能會想到公務員、銀行職員等長期穩定的工作崗位。殊不知,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隻要你通達做人,圓融做事,盡職盡責,並長期致力於自身充電工作,那麼,即使你就職於私營組織或者從事人力資源流動性大的工作,也同樣能擁有人人羨慕的“金飯碗”。由此可見,是否擁有“金飯碗”,並不僅僅取決於你的工作崗位,更取決於你的態度——通達做人,圓融做事。

蘇南和汪鳳是一家酒店餐飲部的實習生。一天,一位住在酒店的客人到餐廳吃飯,飯菜已經上桌了,他卻因一時有急事需要外出,臨走前他請為自己服務的汪鳳先把菜放在這裏,等回來時再吃,說完還讓汪鳳看了一下自己的房卡。汪鳳禮節性地微笑著點了點頭,就準備讓他離開。

然而,剛才的場景卻被做事一向紮實、認真的蘇南看在眼裏,這事本來與蘇南無關,然而強烈的責任感卻讓她主動走過去,麵帶微笑誠懇地對那位客人說:“先生,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將菜給您留著。不過我們酒店有規定,因為您已經點了菜,所以需要先付賬。請您理解我們的做法。”

“那好,我馬上去付賬。”客人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好的,我帶您去。”蘇南笑容滿麵地帶著客人到前台結了款。

後來,那位客人直到酒店打烊後很晚才回來。蘇南不但沒有讓自己下班,而且還通知廚房留下人值班。等客人一回來,她馬上讓廚房的人將熱好的飯菜給客人端了上來。她做的這一切讓那位客人非常感動,而這些,也被酒店經理看在了眼裏。

不僅是這件事,對於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蘇南都嚴格要求。於是,從一個小小的實習生開始,她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做,直到當上酒店的副總。

“通達做人,圓融做事”是一個優秀職員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的基本條件。正是憑借自己的認真、紮實的工作作風,蘇南從小小的實習生當上了酒店的副總,獲得了人人羨慕的“金飯碗”。

由此可見,成功的機會是不會白白降臨的,隻有通達做人,圓融做事的職員才有獲得更多好機會的可能。如果你總是隻有在領導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也無法取得你想要的成功。如果你能夠使做到的比領導期望的還要多,那麼你就永遠不用擔心會沒有機會。在任何一個組織裏,那些不必領導交代就自己找事做的職員,那些接到任務時不會找借口的職員,那些永遠也不問“怎麼辦”而是自己動手去克服困難的職員,那些主動請命為組織工作的職員就是領導心目中最優秀的人。在有升職機會時,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些人。

鄭浩曾經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首席信息官。在成為首席信息官之前,他工作非常賣命,並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績。老板非常賞識他,第一年就提拔他為策劃部經理,第二年提拔他為首席信息官。

當上首席信息官後,拿著豐厚的薪水,開著公司配備的專車,住著公司提供的豪宅,鄭浩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擁有這一切之後,他以為自己找到了事業上的“金飯碗”,工作熱情一落千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樂上麵。

當朋友問他還有什麼追求時,他說:“我應該滿足了,在這家公司裏,我已經到達自己能夠到達的頂點了。”鄭浩認為公司的CEO是董事長的侄子,自己做CEO已不可能,能夠做到首席信息官就到達頂點了。

他在首席信息官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卻沒有幹出多大的業績。朋友善意地提醒他:“應該上進一點了,沒有業績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