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reference_book_ids\":[7257453146941688887,7234082227129158688,6890728373585185799,7267090240555191352,6838936290889567245,707818580702608080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武昌湖41軍政府大門外 日
遠方傳來激戰的槍炮聲。
黎元洪、譚人鳳、胡瑛以及身著戎裝的孫武、蔣翎武、張振武、吳兆麟站在門前,十分焦急地向遠方張望。
頃許,三輛洋車沿著大路駛來。特寫:
黃興身著西服,頭戴一頂巴拿馬帽,鼻梁上架著方形墨鏡,雙手握著一柄人時的文明手杖坐在第一輛洋車上;
宋教仁身著長袍馬褂,頭戴一頂灰色大禮帽,雙手抱著黃色的皮包,很有身份地坐在第二輛洋車上;
田桐身著灰色長袍,頭戴圓形氈帽,像個教書先生似地坐在第三輛洋車上。
三輛洋車相繼停在軍政府大門前。
譚人鳳迎上去,緊緊握住黃興的手:“克強,我們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終於把閣下盼來了!”他轉身指著黎元洪,“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黎元洪都督。”
黃興主動地握住黎元洪的手,熱情地說:“久聞大名!”
黎元洪有些尷尬地:“你也是久聞大名啊!”
譚人鳳指著宋教仁:“他是宋教仁先生……”
宋教仁握住黎元洪的手,幽默地說:“我是湖南人,可是在你們湖北武漢出家鬧革命的。”
黎元洪:“所以嘛,你和黃興先生、譚老先生,還有蔣翎武等都是我們湖北的革命先驅喲!”
田桐走上前來,握住黎元洪的手:“我田桐可是名副其實的湖北人喲!”
黎元洪很不自然地:“對!對……”
胡瑛大步走過來,緊緊抱住黃興:“克強!一別就是五年啊!自萍瀏酸起義失敗以後,我就被投進武昌監獄啊!”
黃興激動地:“你受苦了!中山先生十分關心你,讓我一定把你救出來。”
黎元洪忙說:“武昌首義第二天,胡瑛同誌就被放出獄了,並被委任為軍政府的外交部部長。”
譚人鳳大聲地:“同誌們!見麵禮應該結束了,快請黎都督和黃興同誌研究武漢保衛戰吧!”
時作戰室 內 日
室外傳來激戰的槍炮聲。
黎元洪駐足大牆下麵,拿著教鞭指著一張武漢三鎮的作戰地圖:“武昌首義取得勝利以後,我們做了幾件事:其一,恢複武漢三鎮業已控製的城區秩序;其二,為了防止官兵的反撲,迅速招募五協新兵、兩標馬隊和兩標炮隊。”
黃興嚴肅地問:“各級軍官的指揮素質如何?”
黎元洪:“談不上什麼指揮素質,如第一協協統吳兆麟起義前是個連長,第五協協統熊秉坤起義前是個班長……”
吳兆麟把頭一昂:“請不要忘了,就是我和熊秉坤、蔡濟民這幾個談不上什麼指揮素質的‘兵頭’,一舉取得了武昌首義的勝利。”
張振武高傲地:“張彪的軍職比黎都督高,沒用幾個小時就被我們打跑了!”
黎元洪憤而難言地:“是,是……”
大家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黃興嚴厲地說:“首義取得了勝利,不等於推翻帝製、建立共和取得了勝利!”
吳兆麟、張振武、孫武、蔣詡武等愕然不知所措。
黃興:“從現在開始,欲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建立嚴格的軍事紀律。”
與會者沉默不語。
黎元洪為解難堪的局麵,講道:“下邊,請軍務部孫武部長介紹陽夏保衛戰的情況。”他指著傲岸不遜的孫武,“孫部長,我給你們二位介……,,”
孫武:“不用了!”他跨前一步,握住黃興的手,有意地說道,“克強,自東京分手三載有餘,你跟著中山先生在南疆數起數落,我等在武漢三鎮……”
譚人鳳生氣地:“十年不飛,一飛衝天,對吧?”
孫武把頭一昂,不屑地說道:“譚老,您也是十年不鳴,在武漢一鳴驚人啊!”
譚人鳳生氣地:“孫武同誌,我們的革命剛剛開始,還不到居功自傲的時候!”
孫武指著作戰地圖:“何謂陽夏之戰呢?陽,是指漢陽;夏,是漢口,古稱夏口,因此,陽夏之戰……”
這時,數發炮彈在周圍爆炸,震得塵埃紛紛落下。
與會人員驚慌不已。
孫武也停止了講話。
黃興平靜地:“黎都督,這是哪兒打來的炮彈?”
黎元洪:“是海軍提督薩鎮冰命令艦炮打來的。”
黃興:“黎都督與薩鎮冰不是有師生之誼嗎?”
黎元洪:“是的!我這個學生已經先後兩次給先生寫信,勸他反戈一擊,可他至今未給我回信。”
這時,隆隆的炮聲在軍政府四周響個不停。
宋教仁焦急地:“黎都督,快說怎麼辦吧?”
黎元洪:“漢口危在旦夕,隻有黃興同誌靠其崇高的威望,方能給艱苦奮戰的革命軍以信心!”
與會者沉默不語,望著沉穩的黃興。
黃興:“如果革命需要,我立即趕到前線!”
黎元洪帶頭鼓掌。
與會者熱烈鼓掌。
武昌大街外 日
武昌的遠方傳來激戰的槍炮聲。
一麵大旗隨風抖動,獵獵作響。
特寫:上書“黃興到”。
鏡頭緩緩搖下:
一位革命軍士兵手持大旗騎在馬上,在大街上飛馳。
大街兩旁站滿了各界群眾,議論紛紛。
長江渡船上外黎明
漢口方向傳來隱隱的槍炮聲。
一麵上書“黃”字的大旗立於船頭。
黃興坐在這麵大旗下邊望著滾滾東去的長江。
居正、田桐、蔣詡武、胡瑛、蔡濟民、李書城等分坐在黃興兩邊,心沉重。
蔣詡武:“黃總司令,您對陽夏之戰有何預期?”
黃興:“經昨夜洽商,知漢口形勢已然危急,難於從根本上扭轉局勢。”
蔡濟民:“那您為什麼還要接任總司令,親赴漢口指揮這場沒有希望的戰役呢?”
黃興:“一,作為革命者,隻有盡人事扭轉失敗;二,大家均積極主戰,我不應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唯有自告奮勇,率師督戰。”
蔡濟民感動地:“黃總司令,我願追隨其後!”
黃興:“謝謝!”
田桐:“克強,你電告中山先生了嗎?”
黃興:“我已經把武漢的詳細情況向中山先生報告了,希望他在美國紐約能給我們指點迷津。”
李書城:“黃總司令,我這個參謀部長做些什麼呢?”
黃興:“一侯安營紮寨,立即研究漢口保衛戰。”
漢口 故生路滿園春茶樓外晨
晨空傳來激戰的槍炮聲。
漢口的各界人民惶惶不安地駐足滿園春茶樓前,好奇地仰望插在茶樓上的大旗。
特寫:大旗隨著晨風搖擺,_七書一個“黃”字。
頃許,黃興大步走來,身後一位人高馬大的士兵舉著那麵書寫“黃”字的大旗。
居正、田桐、蔣栩武、胡瑛、蔡濟民、李書城等緊隨其後,大步走來。
各界圍觀的群眾小聲議論:
“啊!黃興真的到了。”
“黃興來了就好了,清朝的官兵很快就敗下陣去了。”
頃許,各界群眾禁不住地喊道:“黃興!黃興……”且喊聲越來越大。
黃興走到跟前,衝著各界群眾深深鞠了一躬,悲壯地說:“謝謝父老們的殷殷之情,隻要我黃某人一息尚存,當為推翻滿清王朝盡一份力量!”黃興大步走進滿春園茶樓。
居正、田桐、蔣翎武、胡瑛、蔡濟民、李書城等向圍觀的群眾一邊搖手一邊走進滿春園茶樓。
圍觀的各界群眾似吃了定心丸,露出了笑庸,遂又幫著旗手把寫有“黃”字的大旗插在滿春園茶樓門前。
漢口 臨時總司令部 內 日
總司令部外傳來激戰的槍炮聲。
蔣詡武指著作戰地圖:“武勝關乃豫、鄂二省天然界關所在,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武昌起義前夕,我曾嚴令攻占武勝關,切斷京漢鐵路,把清兵擋在關外。令我驚詫的是,武勝關還是落在了清兵之手。因此,我們雖然取得劉家廟大捷,但清兵依然源源不斷地開進武勝關,在巡洋艦的配合下,迫使我革命軍步步向後撤退,每日傷亡過千……”他說著說著竟然淚灑滿麵。
黃興嚴厲地:“鎮靜!現在我軍退到了什麼地方?”
蔣詡武指著作戰地圖:“退至市區,堅守在故生路、劉家花園一線了!”
黃興指著作戰地圖:“也就是說,我們革命軍已經到了背負長江、漢水,隻能背水一戰的地步了,是嗎?”
蔣翎武低沉地:“是!”
黃興緊整眉頭在室內緩緩踱步,不發一言。
蔣翎武等無計可施,唯有望著黃興。
黃興走到作戰地圖前,低沉地說:“形勢是萬分緊急的,戰鬥態勢對我方極其不利了!因此,我決定采用以攻為守、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將援軍分成兩部,向敵人發起攻擊。下邊,由李書城參謀長下達作戰命令!”
這時,通信參謀手持電文走進:“報告!袁世凱已經移兵南下,接替蔭昌指揮。”
與會者愕然。
信陽火車站專列 內 日
袁世凱的專列―當時稱之為花車―儼然是一座流動的作戰室:作戰地圖、當時的收發報機以及參謀、通訊人員有序地工作著。
袁世凱身著戎裝,十分威嚴地坐在辦公桌的後邊,似在等待著什麼。
有頃,袁克定非常得意地走進專列:“父親!蔭昌將軍前來移交軍權!”
袁世凱肅然站起:“請!”
袁克定閃身一邊,像個司儀似的喊道:“有請陸軍部大臣蔭昌將軍移交前方指揮大權!”他喊罷閃身一邊。
蔭昌雙手捧著指揮刀走進專列,站在桌前,雙手把指揮刀高高舉過額頭,無限悲涼地說道:“遵朝廷之命,陸軍尚書蔭昌交出前方一切指揮大權,請湖廣總督兼欽差大臣並節製前方各軍的袁宮保大人,接過象征軍權的指揮刀!”
袁世凱曲身向前,隔著桌子伸出雙手,從蔭昌的手中非常莊重地接過指揮刀。
蔭昌:“祝袁大人旗開得勝,早日班師回朝!”
袁世凱雙手捧著指揮刀笑著說:“請轉告隆裕太後,少則三日,多則五天,我袁世凱即刻收複漢口!”
蔭昌不悅地:“願你馬到成功!”轉身大步走出專列。
袁世凱鄙視地目送蔭昌離去,遂將指揮刀挎在腰間,命令地:“克定,下令開車!”
南下火車專列 內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