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3 / 3)

孫武、張振武等愕然相視。

黃興:“蔣翎武同誌,你講講力主進攻的理由。”

蔣翎武:“我的理由也有二:一是堅守漢陽的部隊,多半是從湖南調來的援軍,據我所知,他們絕大多數官兵急於上前線殺敵,不願意天天縮在壕溝內消磨士氣;二,據悉,袁世凱走後,漢口的守敵日益增多,武器彈藥也從北方源源不斷地運來。因此,我個人認為,與其待敵軍兵力充實後向我進攻,還不如我乘敵兵力尚未充實時發起進攻。”

熊秉坤:“我同意蔣詡武同誌的意見!”

“我們也同意蔣翎武同誌的意見!”

孫武等堅決地:“我們堅決反對!”

蔣栩武:“我們堅決讚成!”

黎元洪:“停止辯論!”

爭論的雙方肅然不語,但都憋著一口氣。

黎元洪:“下邊,請黃總司令講話!”

黃興嚴肅地:“我作為戰時總司令嚴正聲明:我堅決主張反攻!”

孫武等不服氣地看著黃興。

黃興:“從戰術上講,兵貴神速,出敵不意是上策;從戰略上講,如果我們奪回漢口,對全國各省獨立、起義是一種莫大的鼓舞。中山先生說,如果全國十八個省都起義、獨立了,就是失掉了首義成功的武漢三鎮,也是偉大的勝利!”

孫武挑戰地:“如果一敗漢口,再敗漢陽,誰負責?”

黃興霖然站起:“我黃興負責!”

全體與會者愕然。

黃興嚴厲地:“我是戰時總司令,我負責任。一句話:決心在我,無論何人不得幹涉!”

全體與會者長時間不語。

黎元洪:“我也讚成黃總司令的意見!”

黃興沉吟片時,十分嚴厲地:“參謀部長李書城,立即下達攻擊漢口的作戰命令!”

李書城走到作戰地圖前,拿起教鞭下達命令:“戰時總司令黃興將軍令:我革命軍於十六日晚分三路向漢口進攻。第一路由第三協協統成炳榮率所部從武昌青山渡江,在漢口湛家磯登陸,進攻劉家廟!”

成炳榮站起:“是!”

李書城拿著教鞭指著作戰地圖下達命令:“第二路由第六標標統楊選青率所部乘裝甲小火輪及民船,由漢陽東北岸出發,向漢口龍王廟強行登陸,占據陣地後相機進攻!”

楊選青站起:“是!”

李書城拿著教鞭指著作戰地圖下達命令:“第三路由駐在漢陽各部隊組成,歸黃總司令直接指揮。這路大軍以湘軍第一協王隆中為右翼,以湘軍第二協甘興典為左翼,以鄂軍第五協熊秉坤為總預備隊,其餘炮兵第一標及工程第一營隨同前進!”

“是!”王隆中、甘興典、熊秉坤站起答說。

李書城:“黃總司令,進攻漢口的命令已經下達完畢,請您指示!”

黃興:“諸位聽令!”

全體與會將領站起。

黃興:“軍令如山,違者立斬!讓我們以奪取漢口的勝利,去催生一個新的中華民國!在激戰的槍炮聲中送出深沉的畫外音,並疊印出相應的畫麵:”

“反攻漢口的戰役於十一月十六日晚打響了!湘軍第一協王隆中部戰鬥力比較強,作戰也比較英勇,迅速推進到玉帶門;熊秉坤部也加人一線作戰,打得也比較英勇,其中學生軍還奪了四挺機關槍。但是,由於參戰部隊是臨時拚湊的,黃興的作戰計劃難以實現。首先,是湘軍第二協甘興典部,因士兵受傷後退,接著是甘興典騎馬向後逃跑,結果導致第二協全軍潰退,沿途攜所領晌十萬元遺回嶽州。接著,第一路協統成炳榮喝醉酒,下錯命令,沒有按原計劃從青山渡江向劉家廟進攻;第二路又因標統楊選青結婚,沒有親自指揮,也沒有按原計劃向漢口龍王廟進攻。更為嚴重的是,孫武等人不僅不支持黃興指揮作戰,反而從旁掣肘,再加上原文學社與共進會以及湘軍、鄂軍之間的矛盾,這場反攻漢口的戰役已經未戰先輸。與此同時,清軍兵分兩路向漢陽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正當黃興指揮的革命軍節節敗退之時,在英國的孫中山先生也遇到了困難……”

英國倫敦一家旅館 內 日

孫中山坐在一張雙人沙發中,捧著一份英文報紙在用心地閱讀。

有頃,陳粹芬引康德黎夫婦走進,笑著說:“逸仙,你看是誰來看你了?”

孫中山抬頭一看,驚喜地用英文說道:“康德黎伉儷你們好!”遂站起身來,分別與他們來了一個擁抱、親吻禮,又將他們夫婦扶到雙人沙發中坐下。

孫中山用中文說道:“阿芬,二十多年以前,康德黎是我的恩師;十多年以前,我在倫敦蒙難,又是他把我從清朝使館中救出。”

陳粹芬看著康德黎夫婦那慈祥的樣子,十分激動地說:“謝謝你們這兩位救命的洋菩薩!”

康德黎夫婦不懂中文,遂為難地搖頭。

陳粹芬著急地:“逸仙,快給我翻譯啊!”

孫中山恍然醒悟:“對!我忘了給你翻譯了。”接著,他用英文說:“阿芬說,謝謝你們這兩位救命的洋菩薩。”

康德黎用不通地香港話說:“我們夫婦不是洋菩薩,是你們中國式的俠義肝膽之士!”

孫中山和陳粹芬禁不住地笑了。

康德黎夫人取出一份電報,高興地說:“逸仙,這是自上海發來的電報,由於駐英國使館不知道你的住址,就請我們幫忙代轉。”

康德黎聳了聳雙肩,幽默地笑著說:“孫文,這可是一封喜從天降的電報喲!”

孫中山一邊接電報一邊說:“我會有這樣的喜訊?”

康德黎:“有!他們請你立即回上海,要你做大總統!”

孫中山看完電報,淡然地說:“我對大總統不在意,我希望集中精力致力於改革及內部發展。如建設道路、鐵路、港埠,並介紹西方觀念給國人。”

康德黎愕然問道:“這是你的真心話嗎?”

孫中山:“是的!我時時都在關注我的祖國,令我不安的是大有分裂之象,因此,我希望我的人民迅速建設一個善良的中央政府。”

這時,馬湘走到身邊:“先生,荷馬李先生回來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孫中山:“馬湘,你先和康德黎先生用英語交談,等我回來之後一起吃晚餐。”

荷馬李的房問 內 日

荷馬李獨自一人愁眉苦臉地在房中搖頭、歎息。

孫中山走進房間一看,小聲地:“荷馬李,是否一切希望都破滅了?”

荷馬李:“是的!我們美國外交部聲明說:‘中國似有一位立於革命黨反對方麵的良好人即袁世凱,美國人將尊敬袁’。”

孫中山:“不!不……你們外交部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

荷馬李:“我們的外交部還說,所有外國人以及反滿的團體都可能給予袁世凱以總統職務―假如他能驅除滿清並讚成共和。”

孫中山:“他袁世凱是搞君主立憲的,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他先搞挾天子以令諸侯,接下來他就會搞獨裁。”

荷馬李搖了搖頭:“我無法改變我國外交部的決定。”

孫中山:“這樣說來,從美國貸款也變成不可能了!”

荷馬李:“是的!”

孫中山痛苦地:“那你們西洋諸國所力主的反對獨裁、倡行民主的原則呢?”

荷馬李:“你應該明白,這些冠冕堂皇的話,隻適用於本國有錢的人,至於對外國―尤其是像你們中國這樣的國家,隻考慮對美國、大英帝國能帶來多少物質的利益。”

孫中山:“我懂了!你們美國、大英帝國―還有緊隨其後的法國、德國等等,堅決反對本國人民吸食鴉片,但卻堂而皇之地向我們中國傾銷毒品;你們高喊著為祖國繁榮而努力工作,實際上就是把先進的堅船利炮對準我們的國家,把屠刀架在我們窮國人民的脖子上,為你們這些富國交納更多的銀元。對嗎?”

荷馬李看著痛不欲生的孫中山無力地搖了搖頭。

孫中山突然昂起頭:“我立即回國,和我們的同胞共同尋法建立一個全新的中華民國!”

荷馬李取出一紙便條:“我建議在你離開英國之前,接受《濱海》雜誌的采訪,可以把你的建國思想告訴西方世界,這對改變我們西方國家的人民對你的看法是有好處的。”

孫中山沉吟良久,遂微微地點了點頭。

孫中山的下榻處 內 日

一位年輕、漂亮的英國女記者坐在孫中山的對麵,十分用心地采訪孫中山。

女記者:“今天,您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嗎?那就是談談你和袁世凱的關係。”

孫中山:“可以!我雖然沒有和袁世凱晤過麵,但他一直是站在我的對立麵。他在小站練兵的時候,我是支持康、梁變法的,他卻是出賣康梁的罪人;當我在全世界流浪的時候,他是讚成通緝我的。但是,當他被滿清政府強行送回老家的時候,他卻派人找過我,希望我回到祖國去,與他合作,建立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

女記者:“這是真的嗎?”

孫中山:“我是從不說謊的。”

女記者:“那您為什麼不接受袁世凱的邀請呢?”

孫中山:“我艱苦奮鬥十五年,曆盡險阻,是不會輕易受騙的。”他沉吟片時,笑了笑說,“如果我相信了袁世凱的使者,革命就會爆發得更早些,而我現在當已在北京。不過,我是不會輕易受騙的。”

女記者:“有意思,有意思……孫先生,您讚成袁世凱的君主立憲嗎?”

孫中山:“不讚成!袁世凱之君主立憲,決不為人民所允許。誠以君主立憲實一分別滿漢之標記,漢族詛願再留些標記乎?不特不願再有些標記也,甚願洗盡所有穢惡之紀念;則組織聯邦共和政體尤為一定不易之理。”

女記者:“近來英國各家報紙刊登消息,說您不久將回國就任大總統,是這樣的嗎?”

孫中山:“不是!一,我對任大總統沒有興趣;二,徜國人召彼前往組織中央政府,以總理一席屬之,必樂為效力;三,我已製訂一共和國憲法條文,當先請友人商校,然後呈諸國會,其中條文當為全國所讚許也。”

女記者:“您對武昌起義有何看法?”

孫中山:“我認為,此次武昌事起過於神速,未能十分預備,故困難之點尚多。然全國上下風發雲湧,四起響應,無不讚助;革命黨預備雖未完善,然以勇銳無前之氣勝之,亦可替代預備。然最大的成效是從根基上撼動了封建帝製,而共和體製的誕生當在明天!”

女記者:“講得好!我準備將您這幾次談話整理成文,以《我的回憶》發表在《濱海》雜誌上。 自然,全文脫稿以後請您審閱、簽字。”

孫中山:“可以!”

女記者與孫中山握手道別,快步走去。

這時,陳粹芬拿著一份電報走進:“逸仙,黃興發來急電,說陽夏之戰徹底失敗了!”

孫中愕然大驚。

定格疊印字幕:

第三十二集終

作者注:

孫中山會見英國女記者內容,是依據孫中山《我的回憶》以及與法國記者談話合並寫成,請史學家見諒。

黃鍾瑛率海軍巡洋艦起義是依據《黃鍾瑛紀念集》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