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慈愛的聲音,是住持師太,知夢忙起身施禮:“您還沒歇著?”

“怎麼深夜還在佛前?”師太問道。

“睡不著,想來求菩薩指點如何才能做到寬恕。”知夢說道。

師太點點頭說道:“姑娘,佛說三毒為何?”

“佛說三毒為貪、嗔、癡。”知夢說道,不明師太為何有此一問。

“沒錯,貪嗔癡三毒是世人犯錯的根源,不原諒別人正是犯了嗔毒,若用俗世之物比喻,這嗔毒如同劍有雙刃,傷人又傷己,姑娘,如今你問佛祖如何寬恕貧尼很是高興,這說明你的修為又更進了一步。”師太說著,看看知夢:“修行之人都知道寬恕別人的重要,但是,修行也是要循序漸進,以你現在來說,我雖不知你心裏的嗔毒有多重,但依今日情形來看怕是很重,讓你一下子做到寬恕亦非易事,不如你心中常做此想——”

“請您教誨。”知夢雙手合十說道。

“每當心生嗔念之時,去想那最難令你寬恕之人,想到底他要如何受苦才能得到你的寬恕,想象他正在受苦,種種的苦,那種種難以忍受之苦凡人都要生出憐憫之心,何況修行之人?心有憐憫便會寬宏大量,久而久之,心中便會消除嗔念真正做到無念,你懂了嗎?”師太說道。

“師太之言如醍醐灌頂,弟子知道要如何做了。”知夢說道。

“知道就好,早些回去吧,明日還要下地勞作。”師太說道,自行轉身回禪房去了。

知夢回到禪房便依言去想,雖不能一時盡皆化盡嗔念,但心中的怨念被壓製下去了。

莊稼收完了,師太讓女尼們下山去逛逛,因為機會難得女尼們很是高興,她們叫知夢,知夢便搖頭,在她心裏,山下那個世界再不想踏進一步了。

山上就剩下知夢和師太,兩人便到後山走走,正是楓葉紅了的時候,滿山遍野的紅紅黃黃很是絢麗。

“師太,那日來的客人可有跟您說什麼?”知夢問道。

師太搖搖頭:“沒說什麼,隻讓好好照顧你。”

“哦,這樣啊。”知夢點點頭,心總算放下一點。

“那位客人與襄王殿下很是熟稔吧?”師太問道。

知夢有些奇怪她認識朱瞻墡卻不認識朱瞻基。

“師太,山寺並不是香火鼎盛的地方,怎麼襄王爺這種貴人也會來呢?”知夢問道。

“說到這個已經有些久遠了,三年前,我們淨恩寺遭了火災,又都是女尼,眼看著沒有活路了,是襄王爺捐錢重建的。這幾年他也時常捐香火錢,不過,這一次倒是三年來他第二次來淨恩寺。”師太說道。

知夢心下了然,難怪他不顧路途遙遠把她送到離京城這麼遠的地方。

黃昏時分,女尼們回來了,吃著齋飯嘴裏也沒閑著,繪聲繪色講起路上的見聞,知夢也笑著聽,隻是待她們說到有位大官來了鎮子裏、馬車十分華麗的時候知夢手抖了一下,這麼快麼?

晚課過後,知夢如常給女尼們講了一段佛陀故事便回禪房去了。

第二天一早,女尼們正用齋飯,山門被敲響了,那些人進來時女尼們擠在一起竊竊私語。他自稱姓楊,是京城來的,來接女兒回府。

師太詳細問了便請他到禪房裏坐了然後命人去叫知夢,自己在旁與這位看來就氣度不凡的大人說說話。

去叫知夢的小尼回來了,路走的踉踉蹌蹌,似乎是受了什麼驚嚇。

“義惠,怎麼了,慌慌張張的。”師太問道。

“師傅,女先生她……她……”

楊老爺站了起來:“她怎麼了?出了什麼事?”

話音剛落,禪房外出現了一道人影,背著光,冷丁看不清正臉兒。

黑夜。乾清宮依舊燈火通明。

“楊士奇還沒回來?去了有三日了吧?”放下朱筆,朱瞻基有些心神不寧。

“應該快了,皇上不必擔心。”

一個值夜太監穩步來了,說楊大人有要事求見。

“快請!”

太監看三日來臉上都沒放晴的皇上臉上霎時露出的笑容,心這才放回了肚子裏。

一番君臣之禮之後朱瞻基有些迫不及待:“她可好?”

“好。”楊士奇跪地:“回皇上,小女,落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