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公元前258年的一個夜晚,一匹汗血寶馬從趙國都城邯鄲飛過,其後千軍萬馬猶如洪水般將趙國國都邯鄲圍得水泄不通。這時,趙孝成王派人向魏國求救,魏王命大將晉鄙帥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人告訴魏王:“誰敢派兵救趙,秦軍將移兵先攻打誰。”魏王害怕了,就命令晉鄙暫勿去邯鄲,先屯兵於趙魏邊境的蕩陰(今河南湯陰)觀望形勢。秦軍加緊攻趙,邯鄲危在旦夕;趙王再次派人到魏國、請求魏軍火速來救。
魏王召集群臣商議此事。客卿辛垣衍獻計說:“秦王之所以加緊進攻趙國,是有原因的:從前秦昭王和齊閔王互相爭雄,約定共同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後來齊閔王撤消了東帝稱號,秦昭王隻好也撤消西帝稱號。現在齊國日益衰弱,隻有秦國能夠稱雄於天下。這次秦王率領大軍攻趙,不一定是貪圖趙國的土地,據我看,其用意是想稱帝。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說服趙國派出使者去擁戴秦昭王稱帝,秦軍就會撤離邯鄲,大王您也就不必派兵救趙了。”
魏王一聽,正中下懷,就命辛垣衍從小路潛入邯鄲去說服趙國君臣。
辛垣衍到邯鄲後。先去拜見趙國的相國平原君趙勝,然後由平原君引見趙王。辛垣衍把他的意見,對趙王和平原君複述了一遍。趙王問平原君:可否采納辛垣衍所提的尊秦王為帝的意見?平原君心中不願意尊秦王為帝,但是秦國大軍壓境,自己身為相國,又拿不出良策來解圍,因此難作決定,隻好閉口無言,不置可否。
這時候,齊國人魯仲連遊曆趙國,恰巧被秦軍圍困於邯鄲城中,魯仲連少年時候就能言善辯,長大後不願意做官,愛好遠遊,並喜替人排優解難。他聽說魏國使巨建議尊秦王為帝,就見平原君說:“事情怎麼樣了?”平原君說:“勝怎麼敢說呢?百萬之眾死於外,今又圍困邯鄲不退兵,魏王派將軍辛垣衍令趙國承認秦國稱帝,現在人在這裏,我怎敢定這件事呢?”魯仲連說:“原先我以為你是天下的賢公子,我從今天看你不是天下的賢公子。梁國客人辛垣衍在哪?讓我為你責備他回去。”平原君說:“讓我召他來見先生。”平原君於是見辛垣衍說:“東國魯連先生在這裏,讓勝介紹給將軍見個麵。”辛垣衍說:“我聽說魯連先生是齊國的高士,衍,身為人臣,因事出使,職務在身,我不想見魯連先生。”平原君說:“我已經把你在這兒的消息泄露給他了。”於是辛垣衍答應見魯仲連。
魯仲連見了辛垣衍沒開口。辛垣衍說:“我看留在這圍城之中的人,都是有事求平原君的。如今看先生的貌相,不是有事找平原君的,為什麼長時間留在圍城中不離開呢?”魯連說:“世人以為鮑焦死的沒有作為,並不對。現在一般人也不理解鮑焦,以為他僅是為個人而死。那秦國是拋棄禮儀而崇尚殺敵國的人頭論功的國家。用權詐之術使用卿士,象奴隸一樣使用人民。讓他肆無忌憚的稱了帝王,進一步統治了天下,那麼,仲連隻能是投東海死掉了,我不甘心做他們的臣民。所以要見將軍您,想幫助趙國啊。”辛垣衍說:“先生如何幫助呢?”魯連說:“我會使梁國和燕國幫助趙國,齊國、楚國也一定會幫助的。”辛垣衍說:“燕國已聽從梁國的約請,尊秦為帝,至於梁國,那我就是梁國人,先生怎麼使梁國幫助趙國呢?”魯連說:“原因是梁國沒有看到秦國稱帝的危害,如果使梁國看到秦國稱帝的危害,就必然幫助趙國了。”辛垣衍說:“秦稱帝會帶來什麼害處?”魯仲連說:“從前,齊威王夠仁義了,率領天下的諸侯朝拜周王朝。周貧窮弱小,諸侯們都不願朝拜周王朝,隻有齊國獨自朝拜周王朝。過了一年,周烈王駕崩。諸侯們都去吊喪,齊國最後才去。周國大怒,訃告齊國說:“天崩地裂,天子下席祭奠,東蕃的使臣田嬰齊遲到,則斬首。”威王勃然大怒,說:“哼,呸,婢女養的。”最終被天下人笑話,那周王生時齊王朝拜他,死以後齊王叱責他,確實是難以忍受周王朝苛刻的要求。那天子本來就是那樣,這也不足為怪。
辛垣衍曰:“先生難道沒有看見那仆人嗎?十人伺奉一人,豈是力量不過人,智慧不如人呢?害怕啊。”魯仲連曰:“那對於秦國來說,梁國如同仆人嗎?”辛垣衍曰:“是的。”魯仲連曰:“那我就使秦王把梁王剁成肉醬烹煮!”辛垣衍驟然很不高興,說:“亨!太過分了,先生的話!先生又怎麼能使秦王把梁王剁成肉醬烹煮呢?”魯仲連說:“本來嘛,等我慢慢說來。從前,鬼侯以及鄂侯、文王是紂的三個諸侯,鬼侯有個女兒,很美,於是進獻給紂王,紂王認為醜惡,就把鬼侯剁成肉醬烹煮。鄂侯見此急忙為鬼侯爭辯,辯詞激烈。以此紂王烹煮鄂侯,文王聽了喟然長歎,因此被囚禁在牖裏的監牢一百天,想令他死掉。為什麼與人都稱帝王,最終卻落到被剁成肉醬烹煮的地步呢?齊閔王將要到魯國去,夷維子策馬跟從。對魯人說:“你們怎麼接待我們的國君呢?”魯人說:“十太牢接待你們的國君。”維子又說:“你們用什麼禮儀接待呢?我們的國君是天子,天子巡視狩獵,諸侯要離開宮殿,交出鑰匙,提起衣襟,搬設幾案,堂下伺侯,待天子用膳完畢,方可退出聽朝。”魯人閉門下鎖,拒絕接納,齊王不得進入魯國。齊閔王要去薛國,借道鄒國。那時,鄒君死,閔王要前去吊喪,夷維子對鄒國新即位的君主說:“天子吊喪,主人必須把棺柩背轉過來,居南朝北,使天子朝南吊喪。”鄒國的群臣說:“如果必須這樣做,我們就伏劍而死。”所以齊閔王不敢進入鄒國。鄒、魯的臣子,對於國君生不能盡伺奉供養的職責,死不能行飯含之禮的儀式,然而,齊王對鄒魯之臣要行天子之禮,不被接納。如今秦萬乘之國,梁也萬乘之國,都是萬乘之國,互相有稱王的名分,隻是看到對方打了一次勝仗,就服從稱帝,這樣做就使三晉大臣連鄒、魯的仆人和姬妾也不如了。況且如不加以製止而終於使秦稱帝,那秦就會任意變換各國諸侯的大臣。他將要剝奪他們以為所謂的不肖的權利,給予他們所謂的賢良。剝奪所憎恨的人的利益,給予他們所親近的人。他們還要把他們的子女和善於進讒的姬妾派來做諸侯的妃子,居住在梁的宮殿裏,梁王能安然的過度嗎?將軍又如何能得到原有的寵信呢?”於是辛垣衍站起身,拜了倆拜,感謝說:“以前以為先生是平庸之人,我通過今日才知先生是天下的賢士,我現在請求離開,不敢再說稱秦為帝的話了。”秦國聽了這件事,退軍五十裏。這時正好魏國公子無忌奪得晉鄙的軍權,出兵營救趙國,攻擊秦軍,秦軍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