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協作:沒有完美的個人,隻有完美的團隊(2)(3 / 3)

3.捫心自問,執行任務時,你是主動溝通,還是一個人悶頭執行?想一想,一個人悶頭執行,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職場競爭的最高境界不是你輸我贏,而是合作共贏

職場競爭的最高境界是合作共贏。合作共贏不是你輸我贏,也不是我輸你贏,而是我、你、他一起提升。實現共贏的前提是合作,合作是最有利的“利己策略”。

大家先來看一個故事:大草原上,一隻獅子和一隻野狼同時發現了一隻羚羊,於是商量共同去追捕那隻羚羊。因為羚羊奔跑速度很快,所以由野狼去追捕,而獅子善後。它們配合得很默契,當野狼把羚羊撲倒後,獅子立刻上前一口將羚羊咬死了。

但這時獅子起了貪念,不想和野狼共同分享這隻羚羊,於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拚命抵抗,後來狼雖然被獅子咬死了,但獅子也受了很重的傷,無法享受美味。如果獅子不起貪念,和野狼共享那隻羚羊,不就皆大歡喜了嗎?這個故事講了不是你死我活便是你活我死的單贏。顯然,這樣的結果不能稱之為“贏”,這樣的競爭導致了兩者皆輸。

職場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競爭。在一些公司裏,追求工作成績,希望贏得上司的好感,獲得升遷,以及其他種種利害衝突,使得同事之間很自然地存在著一種競爭關係。而這種競爭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種單純的真刀真槍的實力較量,而是摻雜了感情好惡、人際關係等複雜因素。表麵上大家同心同德、和和氣氣,內心裏卻可能各打各的算盤。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對手。這些對手可能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敵人,采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你的競爭對手,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卻決定了一個人的成敗。

很多人在與對手競爭時,都陷入了一種觀念上的誤區,那就是把對手視為敵人,不擇手段地打擊對手,以達到取勝的目的。劉銘和陳春是公司最得力的兩名幹將,又同在市場部工作。最近公司準備提升一名業務主管,陳春積極向老板寫了很多封自薦信,來證明她是升職的最佳人選;為了描述她升職後的宏偉藍圖,陳春還大肆抨擊了她的前任上司。

劉銘也向老板寫了自薦信,簡要地談了升職後的工作設想,但隻字未提前任上司的事。工作之餘,劉銘又分別邀請幾名副總裁共進午餐,較詳細地談了任職後的工作方案。

當老板考慮給劉銘升職時,劉銘突然發現自己簽發的文件漏洞百出。她懷疑有人竊取了她的電腦密碼,暗地裏把文件給塗改了,但苦於沒有證據,便決定采取以靜製動的策略,忍氣吞聲默默承受著“工作失誤”的委屈。

果然,事隔不久,在一次中層人士會議上,製造“文件事件”的始作俑者陳春沉不住氣了,借“文件事件”大肆發揮,最終暴露了她害人的不道德行徑。

老板對此非常憤怒,將陳春趕出了公司。陳春的失敗之處在於她並不清楚:沒有老板會把一個心胸狹隘、與同事矛盾重重的人放到重要的職位上。很多時候我們會將自己的競爭對手看成死敵,為了成為那個令人豔羨的成功者,也許你會不擇手段地排擠對手:或拉幫結派,或在上司麵前曆數別人的不是,或設下一個又一個圈套陷阱,但可悲的是,處心積慮的人往往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收獲的反而隻是一腔沮喪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