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智慧:做智慧型員工,用聰明頭腦解決工作中的問題(1)(3 / 3)

幾個貴婦在路德華的推銷下買了他的布料,做成了時裝。遊園會開始的那天,當地社交界最負盛名的幾位貴婦都穿著這種花色的時裝,聚在一起,在人群中十分搶眼。頓時,成千上萬的婦女都把目光聚攏過來,對她們的服裝讚歎不已。

這時,擠在人群中的路德華,不失時機地往前來參加遊園會的夫人小姐手上遞去精美的卡片,上麵寫著:“尊貴的夫人、小姐,祝你們遊園會快樂!十分榮幸地告訴你們,幾位貴賓所穿著的新衣料,敝店有售,歡迎惠顧!”下麵自然是地址、店名。

路德華巧妙的營銷手段,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特別是婦女們對這種布料的青睞。遊園會結束後,百華公司的門前,每天都被購買布料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布料嚴重脫銷。

路德華因為頭腦靈活,營銷有術,得到公司總裁的重視,職位與薪水不斷提升,後來成了該公司的總經理。工作努力是好事,但光努力是不夠的,還要多動腦、多思考,這樣才能真正做出成績。

完成老板交代的事情並不意味著你要做一個機器人,記住,任何時候都要做一個“動腦型”員工。

1.你是個用力工作還是用腦工作的人?想一想,用腦工作的人為什麼比用力工作的人更容易成功?

2.看了文中的兩個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啟發?

做充滿激情的勇者,更要做講究方法的智者

一流的員工,必是重視找方法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裏,不存在困難這樣的字眼,他們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決,而且能夠解決得完美。事實也一再證明,看似極其困難的事情,隻要用心去尋找方法、找對方法,必定有所突破。

1935年9月12日,由毛主席率領的紅軍第一方麵軍剛剛走出人跡罕至的草地沼澤,體力還沒完全恢複,又被前頭一道天險擋住了去路。這就是史書中常提到的著名天險臘子口。

甘肅國民黨守軍以臘子口作為防守重點,在沿線設立了多道防線。是時,紅軍左側有卓尼楊土司的上萬騎兵,右側有胡宗南主力部隊,如不能很快突破臘子口,就會麵臨被敵人三麵合圍的危險。

1935年9月16日,毛澤東與聶榮臻等人商量後,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奪取臘子口,打開通往甘南、繼續北上的通道。

當天下午,紅四團進至臘子口,先頭第一營一口氣發動了數次進攻,但均未奏效。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率全團營、連幹部到臘子口前觀察,看了很長時間,也找不到破關之策。臘子口實在太險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設法爬上守軍沒有設防的兩側懸崖,居高臨下,前後夾擊。但懸崖高七八十米,幾乎呈80°~90°的仰角,既陡又直,讓人眼暈,常人難以攀登。

楊成武召集全體官兵獻計獻策,一起思忖攻破臘子口的辦法。就在眾人無計可施時,坐在角落的一位外號“雲貴川”的苗族戰士毛遂自薦,說隻要找到一根長竿,竿頭綁一個結實的鉤子,他就能爬上懸崖。

黃昏時分,團長親自率領迂回部隊把“雲貴川”護送過臘子河,悄悄地向臘子口側麵的絕壁處移動。“雲貴川”赤著雙腳,腰間纏滿了戰士們用綁腿帶擰成的長繩,手握長竿,迅速到達絕壁下。隻見他仰頭朝上看了看,把長竿向上一伸,鐵鉤便緊緊地鉤住樹根,身子靈巧地攀爬上去,輕盈得像猿猴一樣。越往上,“雲貴川”的身影就越小。不一會兒,隻見一條長長的繩子劃著美麗的弧線從天而降,“雲貴川”成功了。鉚足了勁的紅軍戰士們順著“雲貴川”放下的長繩一個一個迅速地爬了上去。

敵人在絕壁處根本沒有設防,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紅軍會從似刀劈的懸崖邊爬上來。紅四團迂回部隊的行動取得了成功。國民黨守軍猝然受到來自背後的致命一擊,奪路而逃。一般人麵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臘子口,麵對敵人的重兵把守,都會認為真的“沒辦法”了。但是,威武的紅四團群策群力,還是想出了辦法,上演了一幕“臘子口上降神兵”,創造了在一般人看來“絕對不可能”的人間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