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智慧:做智慧型員工,用聰明頭腦解決工作中的問題(2)(1 / 3)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紅軍指戰員們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們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盡量自己想辦法加以解決。可以說,他們不僅是充滿激情的勇者,而且也是講究方法的智者。

在現代企業組織裏,難免會遇到一些“臘子口”一樣的難關。每當此刻,經常可以聽到一片歎氣之聲:“實在是沒辦法!”“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設想一下,如果你的上級給你下達某個任務,或者你的同事、客戶向你提出某個要求,你這樣回答對方,他們怎能不對你失望呢?

是真的沒辦法嗎?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好好動腦筋想辦法呢?

隻要找對方法,世界上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對待問題,方法為王。在界定問題之後,下一步就是分析問題、製訂各種解決方案、評估這些方案並做出決策,然後執行決策。辦法是想出來的,想辦法才會有辦法。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困難麵前,積極想辦法的態度會激發我們的潛在智慧。那些成功的員工在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非常注意動腦筋、想辦法,他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而所謂“無路可走”的人,往往是不肯下工夫去尋找出路的人。李·艾柯卡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他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他先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後又任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李·艾柯卡認為:“要成為一個企業家,首先就要學會營銷,特別是智慧營銷。”

1946年,艾柯卡初到福特公司時才21歲,雖說是一名見習工程師,可他對技術工作毫不感興趣,他討厭跟機器打交道,而喜歡營銷工作。考慮再三,他選擇成為一名銷售員。3年後,艾柯卡被任命為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小地區的經理。在此期間,福特公司東海岸經理查利·比徹姆對他的影響很深。

有一段時間,艾柯卡的銷售業績在該地區的13個小區中排名墊底,為此他情緒很低落。查利·比徹姆一邊安慰一邊鼓勵他:“不要垂頭喪氣,總有人得最後一名,不過,請不要連續兩個月墊底,你要學會智慧營銷。”自此,智慧營銷這幾個字深深印在了艾柯卡的腦子裏。

1956年,福特公司推出了56型新車,那段日子,艾柯卡一直在挖空心思琢磨,怎樣才能把汽車銷售業績提上去。後來,艾柯卡終於想出了一個名為“花56塊錢買一輛56型福特汽車”的推銷計劃,按照這個計劃:購買56型的福特汽車,隻要首付售價的20%,其餘部分每月付56美元,3年付清。當時,一次性全額付款買車,很多人買不起,所以,當艾柯卡推出花56元買56型新車這種消費理念時,大部分消費者覺得負擔得起,所以,買車的顧客越來越多,福特汽車銷售量像火箭一樣直線上升,這種方法在全國各地得到了大力推廣,艾柯卡也因此名聲大振,32歲那年,艾柯卡調到福特公司總部,擔任卡車和小汽車兩個銷售部的經理。

回首成功,艾柯卡非常感慨地說:“世界上任何事情,隻要你去想辦法就會有突破點。”是的,想辦法就一定會有好方法!西方有一句名言說:上帝每製造一個困難,就會同時製造三個解決它的方法。所以,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隻是你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而已。

1.紅軍智取臘子口靠的是“隻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堅強信念,在工作中,當遇到困難時,你是主動尋找方法解決困難,還是設法找借口回避困難?

2.“隻要努力想辦法,一定能有好方法”,你認同這句話嗎?請結合李·艾柯卡的案例談談你的認識。

後進員工抱怨問題,一流員工想辦法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抱怨和回避問題不僅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相反,可能因為拖延而使問題更加嚴重。而那些“問題到此為止”的員工,能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處理好,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有無數機遇在未來等著他們。

為什麼有的人對工作充滿熱情和信心,喜歡迎接挑戰;而另一些人卻更喜歡敷衍了事,碰到問題就躲開,把責任推給別人?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源到底是什麼?那是因為很多人不了解工作的實質,沒弄明白工作到底是什麼。

那麼,工作到底是什麼?工作的實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