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傳厥陰肝木者,為陰不至於首,惟厥陰與督脈上行太陽相接,名巡經得度傳。
〔《本》〕有人病傷寒無汗,惡風,項既屈而且強。予曰∶項強 ,葛根湯症。或問曰∶何謂 ?予曰∶ 者,如 疾屈而強也。謝複古謂病患羸弱,須憑 而起誤也。蓋仲景論中極有難曉處,振振欲擗地,心中懊 ,外氣怫鬱,鬱冒不仁,膈內拒痛,如此之類甚多。(成無己雲∶ ,音殊, 為短羽鳥不能飛騰,動先伸引其頭項。背強者,動亦如之。非若 案之 而可偃屈也。甚得仲景之旨。)
太陽病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為中風。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病人髒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桂枝湯方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上 咀,每服五錢,水煎,去渣溫服,須臾 熱稀粥一盞,以助藥力,令一時許,遍身 微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便得汗,勿再服。或無汗,或小便數,手足冷者,不可服。《活人》雲∶桂枝、麻黃,若夏月用,加黃芩、知母、石膏,總不如陶尚文用羌活衝和湯為最穩。
上桂枝湯。許學士雲∶有人病發熱惡寒,自汗,脈微弱而浮,三服湯而愈。此方在仲景一百十三方內獨冠其首,今人全不用,何也?仲景雲∶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雲雲至翕翕發熱,宜桂枝湯。此脈與症,仲景說得甚明,後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也。
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氣受病而然也。又曰∶陽微則惡寒,陰微則發熱。醫既汗之,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使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內陷而發熱,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舉此二端,明白易曉,何憚而不用桂枝湯哉。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去節,先煮去汗,焙,三兩) 桂枝(二兩)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上 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覆取微汗,不須 粥。有汗者,勿服。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為逆也。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發之。
大青龍湯方麻黃(去節,炮,去汗,三兩) 桂枝(去皮) 石膏(碎) 甘草(炙。各一兩) 生薑(切,一兩半)大棗(六枚) 杏仁(二十個,去皮尖)上 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取汗為度。若汗周身潤,止後服。未汗可停,待相次服盡,不欲汗多,恐亡陽故也。若汗不止,用溫粉撲之。
溫粉方白術 本 川芎 白芷(各等分)上研為細末,每末一兩,入米粉三兩,和勻,撲周身止汗。若汗過多,恐亡陽,遂厥逆惡風,煩躁不得眠,故宜以此粉止之。
上中風脈當浮緩,今反浮緊緩者,大青龍症也。
〔《活》〕發熱惡風,煩躁,手足溫,為中風候;脈浮緊,為傷寒脈,是中風見寒脈也。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厥,為傷寒候;脈浮緩為中風脈,是傷寒見風脈也。蓋脈似桂枝反無汗,病似麻黃反煩躁是也。
許學士雲∶仲景治傷寒,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桂枝治中風,麻黃治傷寒,青龍治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三者如鼎立,人皆能言之,而不曉前人處方用藥之意,故醫遂多不用,無足怪也。且脈緩而浮者,中風也,故嗇嗇惡風,淅淅惡寒,翕翕發熱,仲景以桂枝對之。脈浮緊而澀者,傷寒也.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仲景以麻黃對之。至於中風脈浮緊,傷寒脈浮緩,仲景皆以青龍對之。何也?予嚐深究三旨,若症候與脈相對,無不應手而愈。何以言之?風傷衛,衛,氣也。寒傷榮,榮,血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風傷衛,則風邪幹陽,陽氣不固,發越而為汗,是以自汗是表虛,故仲景用桂枝以發其邪,芍藥以和其血。蓋中風則病在脈之外,其病稍輕,雖同曰發汗,特解肌之藥耳。故仲景於桂枝症雲∶令遍身微似有汗,不可如水淋漓,病必不除,是知中風不可大發汗,汗過則反動榮血,邪氣乘虛襲之,故病不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