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3)

白術湯 治內傷冷物,外感風寒有汗者。

白術(三兩)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炙)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一日止一二服,待二三日漸漸汗少為解。

又白術湯 治傷寒,上解三陽,下安太陰。

白術(如汗之,改用蒼術) 防風(各一兩)上 咀,水煎至七分,溫服,用後方加減。若發熱引飲者,加黃芩、甘草。頭疼惡風者,加羌活散三錢∶羌活一兩半,川芎七錢,細辛二錢半。(去蘆。)若身熱目痛者,加石膏湯四錢∶石膏二錢,知母半兩,白芷七錢。

腹中痛者,加芍藥湯三錢∶芍藥一兩,桂枝半兩。往來寒熱而嘔者,加柴胡散三錢∶柴胡一兩,半夏半兩。

心下痞者,加枳實一錢。若有裏症,加大黃一錢,量虛實加減之,邪去止服。

〔潔〕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然春夏汗孔疏,雖有汗不當服桂枝,宜用黃 湯和解之。秋冬汗孔閉,雖無汗不當服麻黃,宜用川芎湯和解之。春夏有汗,脈微而弱,惡風惡寒者,乃太陽症,秋冬之脈也,宜用黃 湯,無汗亦用川芎湯。秋冬有汗,脈盛而浮,發熱惡熱者,乃陽明症,春夏之脈也,宜用黃 湯,無汗亦用川芎湯。大抵有汗皆宜黃 湯,無汗皆宜川芎湯主之。

黃 湯 有汗則能止之。

白術 黃 防風(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七錢至一兩,水煎溫服。汗多惡風甚者,加桂枝。

川芎湯 無汗則能發之。

川芎 蒼術 羌活(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七錢至一兩,水煎熱服。無汗惡風甚者,加麻黃一二錢。

法雲∶五髒之脈,寸關尺也。今止言寸尺,陰陽也。若陽緩而陰急,表和而裏病,陰緩而陽急,裏和而表病。

〔《本》〕黃 建中加當歸湯 治發熱頭疼,脈浮數而尺中遲弱者,宜先服此藥補血,卻與麻黃桂枝輩。

黃 當歸(各兩半) 白芍 桂枝 甘草(各一兩)上 咀,每服五錢,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日三夜二服,如脈尚沉遲,再進一服。

〔潔〕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若未瘥,則其變不可勝言,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陽禁忌,解表神方。

九味羌活湯(陶尚節注雲∶不問四時,但有頭疼骨節痛,發熱惡寒,無汗,脈浮緊者,宜用此湯,以代麻黃為穩當。如頭疼發熱,惡風,自汗,脈緩者,宜用加減衝和湯,即羌活湯中減蒼術,加白術、細辛,加黃 是也。)羌活(一兩半。治太陽肢骨痛之主藥也,然非無為之主,乃是撥亂反正之君也,故大無不通,小無不入,關節痛者,非此不降) 防風(一兩半。治一身盡痛,乃卒伍卑賤之下職,一聽君命將令而行,隨所使引至之) 細辛(半兩。治少陰腎經頭痛) 川芎(一兩。治厥陰頭痛在腦) 蒼術(雄壯上行之藥。能除濕下氣及安太陽,使邪氣不至傳足太陰脾也) 白芷(一兩。治陽明經頭痛在額) 生地(一兩。治少陰心熱在內) 甘草(一兩。能緩裏急調和眾藥,故有國老之稱也) 黃芩(一兩。治太陰肺熱在胸)以上九味,雖為一方,然亦不可執,執中無權,猶執一也,當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其效如神。用 咀,水煎服。若急欲汗者,須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欲汗者,溫服,而不用湯粥投之。脈浮而不解者,先急後緩。脈沉而不解者,先緩後急。九味羌活湯,不獨解利,治雜病神效。

如中風行經者,加附子。中風秘澀者,加大黃。中風並三氣合痹等症者,各隨十二經絡、上下內外、寒熱溫涼、四時六氣加減補瀉用之。煉蜜丸。亦可加生地各半,治傷寒兩感如神。用豆淋酒,治破傷風。

〔《保》〕和解四時傷寒,混解六經,不犯禁忌,大白術湯。

白術 石膏 防風 羌活(各二錢) 黃芩(五錢) 白芷(錢半) 知母(七錢) 甘草(一錢)枳實(半兩) 細辛(三錢)上 咀,每服半兩,水煎溫服。未解,更一服。春倍加防風、羌活。夏倍加黃芩,石膏。季夏淫雨倍加白術、白芷。秋加桂五錢。冬加桂八錢或一兩。

〔海〕五積散 治陰經傷寒,脾胃不和,及感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