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從腰裏掏出來了一個肮髒的手絹,她用枯幹黢黑的手指一層層地揭開,裏麵露出了一遝紙票。
她又把手指伸進嘴裏,沾了唾沫,細致地數了幾張一分的票子。
數完一遍後,她把手絹包上,又把要給的錢重新數了一遍。
確定數目對後,她才開口說道:“可不敢胡說,西頭那個抱孩子的是媳婦死了。”
“死了?”老馬故作驚訝狀。
“前不久橋洞那個死人的事你不知道呀?”老婦人反問道。
老馬恍然大悟,說聽說過這回事兒,說聽別人說那一家人看哭得死去活來,原來他們家。
老婦人又撇撇嘴,跟著老馬絮叨了起來。
老馬後來又去了其他生產隊,也用類似的方法側麵印證了這件事的真偽。
一天下來,老馬就把要打聽的情況,幾乎都弄好了。
當晚回到住所,他便向我爺爺說出了自己打聽到的情況。
側麵去打聽了之後,發現富春著夫妻倆並不像是他們所說的那麼和諧。
富春因為巧芝和娘家的關係,夫妻兩人生過氣,甚至還大吵大鬧過幾次。
我爺爺問,到底是因為啥事?
老馬便將自己打聽來的消息一一道來。
富春家本不富裕,出不起昂貴的彩禮。
這導致富春二十多歲了,還是沒有找到對象,這在當時的農村地區已經有點危險。
這時候,有人過來說媒。
富春一家招待後,對方道出了真實意圖,他說在隔壁生產隊有個閨女叫巧芝,比富春小五歲,人也賢惠能幹,長得也不賴,對方不要彩禮,就是有個條件。
富貴父母一聽這話,便急迫地問是啥條件?
對方便說:“換親!”
因為巧芝家也不富裕,巧芝還有一個哥哥三十了,還是沒有找到媳婦。
隻要富春的妹妹去嫁給巧芝哥哥,巧芝父母就同意把巧芝嫁給富春。
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兩方男子成親問題,並且雙方都不要彩禮,經濟上也沒有壓力。
換親在當時並不算稀罕事,男孩的妹妹或者姐姐為了自己娶媳婦,嫁給對方家的人不勝枚舉。因為都是約定成俗,當地也不好過多幹涉。
富春爹娘一聽這話犯了愁,富春的確有個妹妹,可今年才十四,比那人整整小了十六歲,這樣的年齡差雖然並不是沒有,可卻也屬稀罕。
可不換的話,眼瞅著富春年齡也越來越大,也就意味著越來越不好找媳婦。
於是,老兩口一商量決定就這麼辦了。
可富春的妹妹尚小,他們意思先給富春辦了,過兩年再把閨女嫁過去。
巧芝家那邊也就同意了。
可巧芝結過婚後,富春家卻對換親的婚事遲遲推脫,導致雙方很不愉快。
這也影響了兩家的關係,因此,巧芝生孩子的時候,娘家也沒有來看看。
此事,直接影響到了巧芝和富春的感情,夫妻倆經常為這件事吵架,因此也就才有了巧芝可能偷偷回娘家的可能。
我爺爺聽後思考起來,他在想,這會不會就是富春殺死巧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