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人出了集後,便上了一條向西的土路,直奔著村莊去了。
因為他騎著腳踏車,我爺爺等人步行,跟著之後自然丟了。
“還繼續跟嗎?”我父親問。
頗有偵查經驗的老馬看了一眼說:“算了,這裏這麼空曠,再跟著容易被發現了。反正現在已經看到他進了哪個村,到時候就好找多了。”
我爺爺嗯了一聲,沒有再繼續追下去。
三人折回集上後,找到了當地的派出所,拿出了介紹信和身份證明後,希望對方能夠幫助找到這個人。
當地派出所一直也為此案頭疼,見我爺爺等人表明身份後,自然是責無旁貸,表示立刻抽調人手幫忙。
很快,他們依據我爺爺等人提供的體貌特征,找到了那個人。
那人見到公安的到來,並不慌張,反而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當地的公安介紹說,他叫黃子強,他的體貌特征和凶手的特征完全吻合。
我爺爺從足跡上斷定,凶手極大可能性是此人。
“知道我們為什麼來嗎?”
“不知道。”
“走吧,跟我們走一趟。”
“走一趟?”
“對,有點事要問你。”
黃子強被帶回當地派出所進行詢問。
麵對我爺爺等人的詢問,他表現的異常鎮定。他承認自己的確是去了吳大峰家裏,不過是案發前兩天的事情。
“那你說說,你跟吳大峰的關係。”
“你去他家幹什麼?”
“跟他商量要錢的事情。”
“商量要錢?”
“對,是要債,但得商量。這年頭欠錢的才是爺,所以我去跟他商量商量,這狗日裏啥時候能還我錢。”
“你繼續說下去。”
“我跟這個吳大峰算是認識也比較早了,一來都在這個街上,二來有一些經濟上的往來,尋常沒事的時候也吃飯喝酒,算是個普通朋友。”
“是什麼經濟上往來?”
“他前幾年跟我說要借了一千多塊錢,說是搞窯廠,本來說是半年之後還,並且還付利息。後來這小子耍賴。”
“他不還錢了?”
“不是,他陸陸續續還了一些,還有五百多塊錢沒有還。我就去找他要這筆錢,誰知道他跟我耍無賴,說讓我去拉他家窯上的磚頭抵債。”
說到這裏,黃子強搖頭歎氣:“我本來就知道吳大峰是個手眼通天的人,黑白兩道都認識不少人,當時就跟他借了這些錢,本來想著賺點利息,沒想到他是真無賴。”
“他不是讓你拉磚了嗎?說不定他這會兒真沒錢給你。”審訊人員問。
黃子強苦笑道:“你們是不了解吳大峰這個人,他就是想賴掉這五百塊錢。先前有債主去他的磚窯廠拉磚,被他手底下的人打得不輕。”
“所以你就為了這五百塊錢又去找了他?”
“領導,可不興這樣推測。我黃子強雖說也不是什麼有錢人,可也不至於為了區區幾百塊錢就去幹殺人得勾當。”黃子強說完,又數算起了自己幹活買賣什麼的。
其實在今天無論是詢問還是訊問中,這樣推測性質的問話是不被允許的。
如果筆錄和現場錄像出現了這樣的問話,不但可能導致整個筆錄不被檢察院采納,甚至參與詢問或者訊問的當事民警,也有可能會被問責。
不過當時辦案條件和環境的局限性,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