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中文是我國法定的語言,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如果隻注外文,是不合法的,其商品也是不準在商場銷售的。這位律師接著告訴黃小姐,在我國銷售的商品,要遵守我國的有關法律。我國《產品質量法》第13條第一款(二)、(五)項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應當符合下列要求,有中文標識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有警示標誌或者中文警示說明。該法第16條還規定:“劇毒、危險、易碎、儲運中不能倒置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必須符合相應要求,有警示標誌或者中文警示說明儲運注意事項。”

此外,我國《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違反法律的民事行為無效,對無效的民事行為,能夠恢複原狀的應當恢複原狀。因此,商場對售出的無中文標識的商品理應承擔退貨的責任。消費者可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後,律師告訴黃小姐,商城的做法是違法的。作為一名消費者,你可以向法院起訴,理直氣壯地要求商城對你的損失進行賠償。

購物時小心錢被做手腳

目前,市場非常繁榮,購銷兩旺,尤其是農貿市場,因價錢便宜,可以討價還價,很受人們的歡迎,特別是退休職工和婦女,非常願意在這些市場買東西。可是,許多人卻在農貿市場受了騙,上了當,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星期天上午8點左右,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女士在某早市,看到攤上的香蕉不錯,便讓水果攤小販稱了一些。稱好後,王女士將一張百元票麵的人民幣交給小販。小販將錢收在手中,又從錢箱裏抓出一把“零錢”找零,兩隻手在鈔票上翻來數去,然後將一張百元鈔票交給王某,並對王某說:“錢找不開,你先到別處破一下吧。”

王某想也沒想就把錢接了過不,轉身到另一攤位購其他商品,想用此法把錢破開,她知道,攤主們生意忙,一般不願意幫人破錢。可她卻萬萬沒有想到,這位攤主告訴她:“這錢是假的。”王某不相信。因為她這錢不光是剛從銀行取出的,而且取出後為防萬一,她的老公還用驗鈔機進行了檢驗。王某與攤主說了情況,這位攤主說:“這錢可能被掉包了,他手裏的零錢中,夾著一張假票,就把那張假的給了你,不過,你別說是我告訴你的啊。”王某特別生氣,轉身又回到原來購水果的小販處要自己那張鈔票,小販根本不承認。兩人爭吵了一番,沒有結果,王某隻得將錢拿回。回到家裏,她發現,那張被攤主退回的百元錢,確實不是自己交給攤主的那一張,這真正是一張假幣。王某驚呼自己上了小販的大當。

還有一種情況,不法小販故意少給顧客找錢。一天,李大媽去買黃瓜、西紅柿、韭菜等,共12.60元錢。但她沒帶零錢,就用一張100元票交款。十幾元錢的菜,賬也好算,小販們給顧客找錢,應找87.40。小販自己先數一遍,但故意少給了一張10元票,然後讓李大媽再數一遍,李大媽一數,說:“少找10元錢。”於是,小販將錢拿回,假裝再數一遍,趁人不注意,從中取出了一張10元票藏好,然後煞有介事地說:“對不起,是少了一張。”然後,裝模作樣地取出10元錢放在這一疊零錢中,交給李大媽。李大媽眼看著加了10元錢,也放心了,拿起來就走。到家裏一看,竟然少了10元錢。李大媽生氣地說:“這人怎麼這樣缺德呀!”氣得連中午沒吃飯。

一些不法商販就是這樣,利用農貿市場上攤位很多,而且人來人往較亂,老人、婦女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差的特點,采取在賣中“掉包”、“偷藏”的方法把顧客的真幣換成假幣,少給一張鈔票的伎倆坑害消費者。他們覺得,即使被發現,老人、婦女也奈何不了他們。

在此我們提醒大家,在購物過程中一定要多加小心,購小件商品時,盡量不用大麵額的鈔票,錢款一定當麵點清,在拿錢放進自己的錢包之前,一定要再數一遍,以免上不法商販的當。

使用未注明警示說明的商品,出問題後怎麼辦

有時候,我們使用的商品上,未注明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會出現什麼危害,即未注明警示說明,這樣,出了問題,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找生產廠家,讓其賠償。

受害人張某使用江西某水泥廠生產的一種白水泥,因上麵未注明特殊用途,遭受了很大損失。張某向法院起訴,獲得了經濟賠償3.05萬元。

為滿足市場需求,江西省某水泥廠生產了一種低標號的玻瑪粘貼白水泥,這種水泥專門用於粘貼玻璃瑪賽克等,但它不能用於粘貼水磨石地板。可惜,該廠未在上麵注明。結果,不明真相的張某購買了6噸玻瑪白水泥,把它當作普通白水泥用於裝修水磨石地板。因水泥不能硬化,致使400多平方米地板全部返工,造成損失3萬多元。作為一名消費者,張某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的損害,於是,他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賠償損失。

在法院開庭時,水泥廠代理人辨稱,張某自己無知造成的損失,責任應自負。市法院經過周密的調查,得出了結論,並依照《產品質量法》作出了判決:水泥廠未在包裝袋上作出“本水泥隻能用於粘貼玻璃瑪賽克,不能作為普通水泥用”的警示性說明,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誤解,應負全部責任,並對張某的損失給予賠償。張某以法律為武器,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變質食品引起中毒,應要求賠償

一些攤販經營的食品不衛生,吃了之後,易引起中毒。這樣,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將受到很大損害。個別單位的食堂也發生過食物中毒事件,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應向經營者提出索賠。

例如,小李吃了某飯店的涼拌菜,回家後上吐下瀉,到醫院一查,是急性中毒,中毒性痢疾。小李馬上告知自己的愛人,要求其報告有關衛生部門。衛生防疫站馬上到該飯店檢查,迅速取證。他們經過檢測,發現冰箱中的掠拌菜已存放多日,大腸杆菌嚴重超標,痢疾杆菌數量驚人。衛生防疫站會同工商局當即給予罰款500元,吊銷衛生許可證,並停業整頓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