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女售票員麵對辱罵,如果忍不住與那位男青年爭辯起來,隻能使事態擴大,與之對罵,損害了自己的形象;默不作聲,又顯得太吃虧了。
她請大家回座位坐好,既對車上的乘客表示了關心,又淡化了跟前發生的這件事,緩解了緊張的氛圍;她彎腰若無其事地將痰跡擦掉,此時無聲勝有聲,比任何語言表達都有說服力,不僅感動了那位男青年,也教育了大家。
在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人,甚至是心存惡意的人,有時還會無緣無故地遭到這種人的欺侮和辱罵。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時,常讓人覺得忍無可忍,這時如果我們不忍,就會正好成了對方的出氣筒,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正如一首詩說的那樣:忍字心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必招;如能忍住心中氣,過後方知忍字高。
忍,是一種妥協、一種策略,但並不是屈服和投降,它其實是一種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智慧。
忍,是大智者的遠略;忍,是堅韌者的讚歌。兵家有雲:小不忍,則亂大謀。忍受暫時失敗,積蓄更大的力量,總結經驗,再奮起拚搏!正如一句格言所說:誰笑在最後,誰笑得最好!忍不是懼怕,實為變通。
4.拉低弓箭,才能射的更遠
每個人都想自己能成功,但是往往又眼高手低,心高氣傲。
忍一時之念,鑄一生的功名,其核心就是一個忍字。所謂忍得一時之氣,免卻百日之憂。生活中離不開忍,英雄等待出頭之日,需要忍;與別人發生爭執時,需要忍;甚至在夫妻生活之中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慧,在生活中,我們都需要忍,都要學會忍。
忍一時之念,鑄一生的功名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的確,這句話蘊藏智慧,有誌向、有理想,並有廣闊的胸襟的人大多會像這句話所說的一樣,成就大事,達到自己的目標。
美國著名的巴頓將軍就有過這麼一次。
巴頓將軍某日來到前線醫院看望傷員。他走到一住病人麵前,病人正在抽泣。
巴頓將軍問:你為什麼抽泣?病人抽泣著說:我的神經不好。巴頓將軍又問:你說什麼?
病人回答說:我的神經不好,我聽不得炮聲。
巴頓將軍勃然大怒:對你的神經我無能為力,但你是個膽小鬼,你是混蛋。然後,巴頓將軍給了這個病人一記耳光,並說:我不允許一個混蛋在我們這些勇敢的戰士麵前抽泣他再次給了那個病人一記耳光,把病人的軍帽丟至門外,同時又大聲對醫務人員說:你們以後不能接收這種人,他們一點事也沒有,我不允許這種沒有半點漢子氣的混蛋在醫院內占據位置。
巴頓將軍再次大聲對那個病人吼道:你必須到前線去,你可能被打死,但你必須上前線。如果你不去,我就命令行刑隊把你槍斃了。說實在話,我真想親手把你斃了。
這件事很快被媒體披露,在美國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此,好多母親要求撤巴頓將軍的職,有一個人權團體還要求對巴頓將軍進行軍法審判。盡管後來馬歇爾從大局出發,巧妙地化解了這件事,但巴頓將軍還是因為打罵士兵而聲名狼藉。這種輕率、浮躁的作風以及政治上的偏見,也為他戰後被撤職埋下了禍根。
做人要會忍,尤其對那些性情暴躁之人,一定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遇事不要輕易發火,要學會容忍;否則,得罪人多不利於自己日後的發展。凡成就一番大業者,皆善於忍耐。
當人感覺受到傷害時,憤怒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古人有怒傷肝的說法,生氣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益。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人在盛怒下常常會做出不理性的行為,他說:憤怒從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現實生活中,一時憤怒釀成大錯或大禍的事,絕非少見。
所以,做人有時要低調一些,不要太張揚。
張某是學經濟的,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省城的一所大學裏教書,雖然已在省城安家立業,但每年都要回一次老家。每一次回家,他的心靈就被震撼一次,改革開放這麼久了,家鄉的山依舊荒蕪,鄉親們的生活依舊貧困。
張某決心為家鄉創出一條致富之路。他毅然辭去大學的教職,回到家鄉承包了40畝荒地,開始建造他的示範農場。
可是,不到兩個月,他就和村幹部們發生了衝突。一次,因為村幹部吃吃喝喝,張某當麵提了意見,他坦誠地說:論輩分,你們都是我的叔叔、大爺。可群眾生活這麼苦,幹部不應該這樣多吃、多占。幹部們一愣,多少年了,還沒有人敢當麵說他們的不是呢。他們手握酒盅,小聲議論說:這小子,讀了幾年書,就翹尾巴了!
又一次,因為鄉裏幹部們按親疏遠近劃分宅基地,張某找幹部評理。又一次得罪了鄉裏幹部。
張桌動用自己的全部積蓄,在山上蓋起了石屋,開始了農場的建造,可是,他遇到了一連串的麻煩:實施計劃需要的炸藥,要鄉裏幹部開證明才能購買,他受到了無端的刁難;農場需要資金,他又遭到鄉裏幹部的冷眼……有人勸張某為了自己的事業,去找幹部服軟認錯,以換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或是給有實權的部門送點禮,換取貸款,否則將一事無成。張某口氣強硬:做人要有人格,我絕不向卑劣的行為卑躬屈膝。
最終張桌隻能無奈地守著空屋,守著他的農場,守著他的人生夢想。
另一位大學生李某是學工科的,畢業後分配在縣城工作。他嫌機關太冷清,主動要求到基層去工作,以便實現他的抱負--開發山裏的礦產資源,造福家鄉父老。
剛出校門一個月,他也有過類似張某的遭遇。那是在建造家鄉選礦廠時,李某發現,用來建廠的大部分鋼材被領導拿去送人了。他氣憤地去找領導質問:你怎麼能拿公有的東西隨便送人呢?領導拍了拍李桌的肩膀,開導說: 你呀,剛出校門,不懂得人情世故,搞設計不能死摳實際需求量,還必須把一些人為的損耗加進去,這是大學裏學不到的知識。
李某恍然大悟,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樣,他安然度過了自己步入社會的第一個險灘。在領導的眼裏,李某能幹而又聽話。幾個月後,他被任命為副鄉長。
李某為改變家鄉的麵貌處心積慮,四處奔波。與此同時,他也不得不一次次地做許多違背自己初衷的事,但他又一次次地原諒了自己。
人們誇獎李某腦子特別靈活。的確,通過幾年的奔波建廠,李桌悟通不少人情世故。很自然地,李桌麵前的紅燈少,綠燈多。他主管的那個鄉,鄉鎮企業產值和利潤年年翻番,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人們對他更是讚不絕口。
由於他突出的政績,三年以後,他被提拔為鄉長、鄉黨委書記。又過了兩年,他被提升為主管工業的副縣長。
張某和李某兩人的態度和方法導致兩人的不同命運。雖然我們會在內心欽佩張某這種高潔的人格,但又不能不看到:他的確一事無成,不但自己的一腔抱負無法施展,而且也無法給他的鄉親們帶來一丁點兒好處,隻能固守著他的清高孤傲而一無所成;李某為了不折而彎了一下,一方麵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和初衷,另一方麵走了一條圓通的道路,這使得他既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又為鄉親們辦了實事,所以在現實中,李某的這種為辦大事寧彎不折的方法,隻要嚴守法律的界限,不失為一種務實的、行得通的做法;而張某那種心高氣傲的書生氣是很難辦成大事的。
朱元璋的成功之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關鍵是在強於自己的敵人麵前懂得低頭,在遭遇逆境時善於彎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試著去學習低頭,學會認輸,其實這並不難。學會底頭,就是在陷入泥潭時,知道及時爬起來,遠遠地離開那個泥潭。隻有笨蛋才會在狼狽不堪的時候,對自己的鞋子說,我們是出淤泥而不染;學會彎曲,就是在上錯了公交車時,知道及時下車,免搭錯了車。
的確,低頭是需要勇氣的。否則又怎會有明知是輸,依然執迷不悟的賭徒呢?自古至今,也有明知自己的錯誤所在,但因缺乏這種低下頭的勇氣而釀成大錯的世人舉不勝舉。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堅持到底,結果輸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態,學會低頭,學會彎曲,這恐怕應該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吧。
山穀中,大雪紛飛,雪花落滿了雪鬆的枝丫。當積雪達到一定程度時,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就會向下慢慢彎曲,直到積雪從枝上一點一點地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彎,反複地落,風雪過後,雪鬆完好無損。而其他的樹,由於沒這個本領,枝丫早被積雪壓斷了,摧毀了。一堆巨石被山洪衝到草地上,小草被壓在巨石下。小草為了呼吸那清新的空氣,享受那溫暖的陽光,改變了生長方向,沿著石間的縫隙彎彎曲曲地探出了頭,衝出了亂石的阻隔。
人生在世,對於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時候,不妨彎曲一下,就像雪鬆那樣暫時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就像小草那樣,靈活地拐個彎,這樣就不會被扼殺。
稻穗越成熟,頭垂得越低。寬心智慧提倡低調做人,也絕不意味著低沉、因循守舊,而是要振奮精神,腳踏實地,幹好每一件工作。自豪而不自滿,低調而不低沉,這才是寬心智慧的正確態度。
放低姿態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忍讓。拉低自己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低下去不是毀滅,而是為了退一步海闊天空;是為了生命那張能笑到最後的燦爛的臉。適時地學會低頭,也就擁有了麵對厄運的一種快樂態度。學會低頭,也就學會了用美好的感覺麵對人生的苦難。學會低頭,也就學會了用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間的滄桑。
適時的拉低,其實是一種改變命運和生會的良策!真正的強者總是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掌握一種外圓內方,綿裏藏針的管理、處事技巧。讓別人的攻擊因為沒有著力點而不能發揮作用,反之自己隻需輕輕一擊就可以令競爭對手受到重創,這才是真正的經營、管理高手應該做的事情。
從曆史的長河來看,不管我們擁有什麼、擁有多少、擁有多久,都隻不過是擁有極其渺小的瞬間。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永遠都應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富蘭克林是18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的一生無論是在自然科學方麵,還是在社會科學方麵,都有極高的建樹,被人稱為美國之父、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科學的豐碑。然而在他死後,這個科學的豐碑的墓碑上隻刻著, 印刷匠富蘭克林。這令人匪夷所思,但這正是他謙遜做人基調的最好體現。
富蘭克林年輕時和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做人不懂得謙遜,他是一個才華橫溢,驕傲輕狂的人。有一天,富蘭克林去拜訪一住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來到老前輩的家門口,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額頭嘭的一聲被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額頭上被撞得立刻腫起了一個大包,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稍矮一點的門。出來迎接他的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佳獲得。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
富蘭克林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諄諄教誨,他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獲,並把謙遜列為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一。富蘭克林從這一準則中受益終生,後來,他功勳卓著,成為一代偉人,他在一次談話中說道:這一啟發幫了我的大忙。越是有成就的人,態度越謙虛、越低調;隻有那些淺薄地自以為有所成就的人才會驕傲。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晚上睡覺前總會拍拍自己的額頭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後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就會前功盡棄,切勿、止自滿的意念侵吞你的腦袋,當心!當心!'
1860年,林肯作為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他的競爭對手是大富翁道格拉斯。當時,道格拉斯租用了一輛豪華富麗的競選列車,車後安放了一門禮炮,每到一站,就鳴炮30響,加上樂隊奏樂,氣派不凡,聲勢很大。道格拉斯得意洋洋地對大家說:我要讓林肯這個鄉下佬聞聞我的貴族氣味。
林肯麵對這種情形,一點也不在乎,他照樣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們為他準備的耕田用的馬拉車,發表了這樣的競選演說:有許多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其實我隻有一個妻子和三個兒子,不過他們都是無價之寶。此外,我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辦公桌一張,椅子三把,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書架上的書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讀。我自己既窮又瘦,臉也很長,又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唯一可以信賴的就是你們。
選舉結果大出道格拉斯所料,竟然是林肯獲勝,當選為美國總統。
聰明人總是恰當地把謙虛與自我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且打此而走上通向成功的大道。大智若愚既可以保護自己不受猜忌和傷害,又可以為自己的事業成功創造條件,使自己一鳴驚人。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自己當成泥土,如果老是將自己當成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癰苦。這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絕不是懦弱和畏縮,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保持謙虛態度的人,在社會生活中也會處處受人歡迎,做起事來別人也願意幫忙。因為在當今的世界裏,人們大多喜歡聰明、謙讓而豁達的人,討厭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別人的人,這些愚蠢的人最終會使自己在交往中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當然,我們提倡低調做人,並非要你做老好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相反,我們應該要求自己在原則問題麵前丟掉怯懦的老好人性格,摒棄庸俗的作風,成為一名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