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三人劫(1 / 2)

磔獄外的峭壁之上,伍四合、柳落渠和唐安蜀攀附在上方,朝著頂端攀爬而去。

爬在最後的唐安蜀,仰頭看著黑暗中隱約可見的伍四合和柳落渠,在心中計算著這次行動的成功幾率:一個職業劫獄者,一個職業殺手,再加上自己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相。

這三人臨時拚湊起來的小隊,有多大的成功幾率?

三成。唐安蜀下了定義,撐死隻有三成,不可能再多了。

伍四合,人稱吊腳樓,是苗人。清末時期苗人起義失敗後,大批苗人被清廷俘虜押解進京,其中一批人中途逃走,就地拉攏江湖人士成立了一個營救組織,自稱為“樓”。

雖然這個組織後來營救同族的任務宣告失敗,但為了生計,他們開始做起專門的劫獄解救的買賣,組織中重要人物都以各類建築物的名稱為號。

也許是巧合,殺手柳落渠曾經所在的組織,名稱中也帶“樓”字。

那個組織被稱為“風滿樓”,傳說創始人是宋朝的一位商賈,創立組織的目的一開始僅僅隻是為了震懾和對付江湖上那些專門打有錢人主意的小門派,不過該組織經過數百年的發揚光大之後,最終成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殺手組織。

柳落渠就是這個組織中“劍”字門的高手,被稱為定風劍。

這個綽號的來源,是多年前他曾經在西域的沙暴之中,獨自一人持劍幹淨利落地做掉了目標不說,還順帶幹掉了對方一整支護衛隊,最後還全身而退。

而唐安蜀則是這次行動中的核心人物,不僅負責前期的情報收集,還負責路線勘定,以及行動的最終決策定奪。

即便表麵上,隊伍的領導者是伍四合,但在關鍵問題上,伍四合必須征求唐安蜀的意見,因為這是雇主定下的規矩。

為什麼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在這個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中如此重要?

很簡單,因為他是上一代西蜀袞衣地相的指定傳人。

上一代西蜀袞衣地相真名叫什麼,沒人知道,隻知道化名叫胡深,江湖人送綽號八臂羅漢,傳言他曾經幫助熊克文在三天之內用計讓藏匿於四川深山中的三批土匪棄械投降。

據傳,後來那三個土匪的頭目聚在一起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這個胡深竟在同一時間找上分別在不同地方的土匪頭目,就好像他有分身術一樣。

久而久之,這個故事越傳越離譜,讓江湖上的所有人都認為胡深好像真的有三頭六臂一樣,再加上他快手快槍的絕技,所以被稱為八臂羅漢。

唐安蜀又為何被稱為拾臂羅漢呢?

唐安蜀出師前,師父胡深被軍閥楊森的一名袍哥兄弟,以莫須有的罪名關進私牢,還被斬去了雙臂。

唐安蜀為了救師父,隻身一人,找上了與楊森交好,後來同被稱為“川軍五行”的水晶猴子鄧錫侯。麵談了不到一小時後,鄧錫侯便遣了副官帶著唐安蜀到了楊森處,楊森見信後,沉思片刻,便帶兵抓了自己那名袍哥兄弟,同時釋放了胡深,當麵道歉後,又將那名袍哥兄弟就地槍決。

唐安蜀離開的時候,背著重傷的師父,來到鎮口的牌坊下,踩著竹梯爬上去取下了掛在上方的師父的斷臂,又飲下楊森副官雙手遞上的那杯釋懷茶之後,消失在了眾人的目光之中。

此事之後,唐安蜀出師,也開始有了“拾臂羅漢”的稱呼,這個稱呼有兩層意思,第一是他替師父拾回了那對斷臂,第二他的能力遠超師父胡深之上,“拾”字又恰好是“十”字的大寫,故此得名。

唐安蜀到底是怎麼救出師父的?他跟鄧錫侯說了些什麼?鄧錫侯的副官又給楊森帶了什麼話?

唐安蜀從未告訴過任何人,就連他的摯友蔡千青問他,他都隻是回答那八個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誰信呢?

攀爬在峭壁之上時,好奇的柳落渠也問起了這件事,唐安蜀當然也是回答那八個字。

柳落渠不屑道:“誰信呀?不說算了。”

唐安蜀隻是笑,多餘的話一句也不說。

可是柳落渠還是好奇,竟然還冒險騰出右腳,輕輕碰了碰唐安蜀,問:“到底你是怎麼做到的?你是不是威脅說,要是不放你師父,你就弄死楊森全家呀?”

唐安蜀笑道:“嗯,接近了。”

柳落渠大驚:“你連楊森都敢威脅?”

柳落渠剛說完,一顆石子就從上方朝著他肩頭猛地落下,他聽到石子落下的落風聲之後,一把將石子抓住,抬眼看著在上方停住的伍四合。

伍四合壓低聲音道:“你們不想活了?要是被巡邏隊聽到,倒下火油,我們三個不燒死,也得摔死!”

柳落渠和唐安蜀不再作聲,安靜地攀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