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調整不當語速(1 / 1)

一家大報社的廣告部經理給醫生打電話來說:“你能否幫助一位女士保留她的工作?”

接下來他解釋道:“這位女士六十多歲了,15年來一直做我的秘書。我很欣賞她,但她說話的速度快得讓我跟不上。幾年前我還不這麼在乎,可是隨著業務負擔和壓力的加重,她的說話聲音對我刺激越來越大。我確實不願意辭退她,但如果她還是不能放慢語速,我就不得不讓她離開我,以使我的神智能夠保持清醒。”

後來,當這位秘書來見醫生時,醫生確實體會到了廣告部經理的為難之處。

可是,這位女士也有其難處。她整天總是忙個不停,各項文書工作、各界人士來訪洽談、緊急事務的處理把她的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的,漸漸地她說話的速度就與工作節奏同步起來。

在開始指導她學習“減速”的技巧之前,醫生先開了這麼個處方:做幾張紙條,讓她貼在諸如電話機之類能引起她注意的地方。上麵寫著:“慢、勿跳躍。”

和大多數說話過快的人一樣,她吐字時跳躍得很厲害。

因此,醫生特別要求她把每一句話裏的詞語清清楚楚連貫地說出來。

3周過去了,她處處留心自己的語速。

漸漸地,一種可喜的寧靜降臨到她的辦公室裏。有一天,廣告部經理又打電話來了,他愉快地說:“以前她的聲音聽起來像一陣冰雹落在屋頂上,而現在,她的聲音就像潺潺小溪一樣輕聲歡唱。”

同語速快的人相反,還有一些人說話永遠使用“慢檔”。

有一位推銷員發現自己總是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要說的話說完。有時,他驅車幾十分鍾趕到一位客戶家裏,卻為隻有15分鍾的談話時間來介紹產品而發愁。

他的主要問題在於如何組織言辭,他應該學會把應該說的話安排好。這樣,在必要的時候,就可以縮短語言卻不影響談話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學會如何讓語速和具體情景相適宜,同時又不喪失語言清晰度和說服力。

當他開始學習調整速度之前,一般人隻需10分鍾就可以輕易講完的話題,他要花上15分鍾。

而現在,他可以在10分鍾內,用有效的言辭,談完別人要花20分鍾才能談完的問題。並且,他還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加快或放慢語速。

可見,調整語速對於溝通有重要意義,無論你說得太快,還是說得太慢,都可以改正過來。

你的語速沒有必要像子彈一樣迅疾,也不必像河馬那麼遲鈍,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重要的是讓語言流暢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