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原本質詢李治,卻被他反問,不由眉頭一皺,他戎馬一生,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對於這些神鬼之事,他是從來都不信的,而且以前也總是教育李治,神鬼之說不可信,所以今天聽李治一說,心裏忍不住有些奇怪。
看太宗臉色陰沉,李治不慌不忙的道:“父皇是否奇怪,孩兒原本也是不相信這些的,但剛剛在玄武門,卻遇見了任誰都無法想象的事情。”
“哦?”太宗遲疑了一下,就聽見還是那個黑衣人的聲音冷冷的道。
“一個時辰之前,玄武門曾光芒大盛,無法靠近。”
太宗似乎有些信了,畢竟已經快要大行了,即使如太宗帝,也不可避免的希望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轉世輪回。
“孩兒遇見了一位仙人,他自稱前知後百年,後知五百年,當時他身上流雲錦素,龍佩金冠。孩兒想耳聽為虛,但眼見為實,於是向他請教生前身後世,所以才未來的及回宮向父皇請安。”
“百丈之內,不得有人。”太宗似乎也被李治這話吸引,道了句。
李治這回倒是不奇怪了,他現在也猜到了,那黑衣人,應該是屬於皇帝的秘密組織,這些組織,從不見於史書,李治也是看慣了小說,所以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你繼續說。”太宗對李治說,語氣中,卻沒了剛剛的親切,又多了幾分重視。
“這,”李治遲疑了一下,“父皇叫孩兒說那些?”
“怎麼,”太宗一愣,“說說那仙人跟你說了些什麼。”
李治聞言腦筋急轉,繼而道:“仙人說是仙緣,隻允許治兒問三個問題,所以治兒就隻問了三個。”
看太宗開始有了興趣,臉上已經露出了好奇的表情,也不咳嗽了。
“孩兒的第一個問題是:後人對父皇的評價如何?”
太宗一聽這話,哈哈大笑道:“治兒果是仁孝。”
接著李治把後世那些對李世民的評價亂七八糟的說了一通,李治是想起來什麼就說什麼,什麼千古一帝、盛世之君之類。
太宗原本十分不喜這些阿諛之語,但從李治的嘴裏說出來,就不同了,因為他現在代表著後人對他的評價,唐太宗當了一輩子的皇帝,最希望的,就是後代史書上能把自己大大的寫上一筆。因此他也第一次違背了皇帝不見史書的先例,破例的幹預了唐朝史書的編纂工作。
在說李治說的亂七八糟,太宗還以為他不是事先準備好的,心中更加肯定李治不是在胡說八道。
“第二個問題是我大唐能延續幾許?”
“哦?”太宗欣然應了一聲,心裏對李治更是喜愛。
太宗在那裏等著,李治心裏卻在想,自己應該說什麼呢,說武則天在自己手裏把江山奪了,那還不是逼太宗來個崩前換太子嘛。
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治,他可是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又是起點的忠實粉絲,編個瞎話還不是輕而易舉。
於是我們的大神棍就把什麼開元盛世誇大其詞,又把以後幾乎所有著名的治世全都換了新酒之後搬過來。
“可惜沒有一個王朝能存留過千年,大唐也沒有擺脫這個定律。”李治說了一通,看太宗開始還有些高興,後來臉上卻沒有表情,仔細一想,就知他不相信自己的王朝能存留太久,所以就適時而止,又非常惋惜的補了一句。
“是那一朝的皇帝毀了我們大唐?”太宗猛咳嗽了兩聲,情知這是事實,大唐即便現在歌舞升平,那兩百年後,三百年後又該如何呢,沒有人會知道。
“孩兒記不得了,因為仙人說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我們無力改變,所以就--”
李治遲疑了一下,看太宗也不在有詢問的意思,就試探問:“父皇,這。”
“說第三個問題。”唐太宗的眼神越發的迷茫了,精神也有些恍惚,似乎已經看到了李治口中所說的仙人在向他招手。
“孩兒問,仙人能算到的最遠的未來,我華夏是何狀況?”
這問題卻不在太宗猜測之內,也是李治實在是忍不住了,想自己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時代青年,見到臨死前的唐太宗,不把以後的事情說出來,這心裏就總是憋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