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讚美他人得講求藝術,出乎他人意料的讚美,往往會有不同尋常的效果。最高明的讚美,是不見溢美之詞的讚美。
那麼,我們應該把握如何讚美,如何批評,讚美什麼,批評什麼的尺度。否則,批評讓人討厭,讚美也讓人討厭。因為人們需要的是真誠的讚美。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讚美的聲音已變了味,成了阿諛奉承、拍馬溜須的急先鋒。真誠、實事求是的讚美,立足於對他人的全麵了解,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和良好品質,並由衷地讚美,這樣的讚美往往能誇到點子上,效果自然就要好。另外,讚美要強調的是相互之間的了解。假如相互了解得深一點,即使批評,甚至很嚴厲的批評,接受起來也不會很困難。因此說,讚美本身要有內涵,盲目的、不切實際的讚美會適得其反。
我們必須弄明白,環境中的任何指數都有合適的比例,就像海水裏缺氧會造成魚類窒息,而氧量超出比例,海藻又會瘋長。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假如你把讚美一味地饋贈給身邊的人,把謙虛全部都留給自己,就可能使自己的人際關係失衡,因為別人並不為你的讚美陶醉,反倒會被你的謙虛迷惑,你便很難獲得良好的反饋。
讚美別人要說真實的話,太虛假隻會讓別人更討厭你,而貼切的讚美會有畫龍點睛之效。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並保持愉悅的心境和旺盛的工作熱情,而讚美能滿足人們的這種需要。
“父母應該做的事”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一些關於讚美的技巧,如下列幾條僅供參考:
1. 讚美時盡量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表述,譬如“還可以”、“挺好”等。含糊的讚揚往往比侮辱性的語言還要糟糕。侮辱至少不會帶有憐憫的味道。
2. 一定要弄明白你要誇獎的對象。不要在某件事顯然已經出錯時還去讚美對方。
3. 不要僅僅因為想不出其他可說的話而去恭維別人。一些人可能認為,含糊其辭的讚美比沉默要好,其實不然。
4. 不要同時誇讚很多人。如果在同一個場合,你連帶誇獎了另外一個人,而這個人又被剛才你誇過的那個人視為“二流”,那麼,你的讚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5. 盡量不在你有求於人的時候讚揚別人,哪怕你是真心實意的。避免滔滔不絕,因為讚賞與阿諛奉承之間的界限並不明顯。
★育子必讀:讚美的故事
在美國的一個音樂大廳內,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鋼琴表演即將開始,劇場裏的觀眾穿著正式的禮服,安靜地等待著。在座位的第一排,有一位母親帶著一個8 歲的小男孩在觀看表演。小男孩顯然有些不耐煩,在座位上動來動去,因為他是被母親逼來的,母親希望他在聽過大師的演奏之後,會對練習鋼琴發生興趣。
過了一會兒,小孩再也按捺不住,趁母親不注意時,溜到了台上的鋼琴前,他瞪著這些熟悉的黑白琴鍵,情不自禁地開始彈奏名叫《筷子》的曲子。
觀眾們都以厭煩的眼光看著小男孩,有人開始叫嚷:“這是誰家的孩子,他母親在哪裏?快把那男孩子趕走!”台後的鋼琴大師聽見聲音後,他趕忙抓起外衣,跑到台前,一言不發地站到男孩的身後,伸出雙手,即興地彈出一些和諧的音符來配合男孩演奏的樂曲。小男孩知道自己惹了麻煩,他的手開始顫抖,但鋼琴大師在男孩耳邊低聲說:“你彈得棒極了,繼續彈,不要停止,不要停止。”男孩聽了大師的話,手指變得靈活起來,一首曲子完後,觀眾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尤其是男孩的媽媽,她感動得熱淚盈眶,跑到台上向大師致敬。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讚美與諂媚的區別就在於“引其向善”。
2. 過於直白的讚美會讓人反感。
3. 每個人都有被值得讚美的地方,關鍵是你要能夠找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