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油條風波(3)(2 / 2)

現場記者和攝像師麵麵相窺,采訪了那麼久,還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事人一言不發,倒是附近的街坊替當事人出頭。如果說是當事人收買了人心的話,那麼他要花費多少金錢才能做到這般的效果?攝像師調轉著鏡頭,最後定格在了那個錢簍子前。

粗看一眼,那錢簍子裏麵盡是一些銀幣和一元錢的紙幣,或有幾張五元和十元的零星紙幣夾雜在其中,粗算下來最多不會超過兩百元,想到這裏,就連攝像師都不住的搖頭,按照現在群眾演員的日薪來推算,兩百元能幹嘛?請個民工幫場子都不夠,何況現場可是站著一大批街坊呢!

有李家阿婆帶頭,更多的街坊表明了態度,一些年紀大的老人,誤以為電視台是來曝光黑心早點攤的,那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述說自己和早點攤不得不說的故事,反倒是讓電視台的記者和攝像師弄的不知所措了。

明明是來采訪無證無牌早點攤的,沒想到這個當事人的群眾基礎那麼牢固,就連居委會的治保主任都為其說話,但是當事人小張,至始至終都沒有主動為自己辯護,隻是在那裏為排隊的顧客包裹著次飯和油條。

“長腳爺爺,慢點吃,這個糯米老人家不能多吃,不過今天看您精神頭不錯,我多給你一調羹蝦皮,給您補補鈣!”小張將加了料的次飯遞給了一個頭發胡須都花白的老者,這才用手背抹了一把額頭上麵的細汗。

一聲快門聲響起,接著是連續的各式各樣的快門聲,等候在一旁的人們似乎都想要抓住這難得的一幕。

“記者同誌,我覺得小張用自己的勞動掙錢,也沒有使用地溝油,也沒有使用工業添加劑,所有的食材都是出自普通百姓家,我覺得你們應該慎重報道。”一直沒有說話的劉爺爺上前幾步來到記者身前,從自己的上衣兜裏麵摸出了一個證件,那電視台的工作人員頓時對劉爺爺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曾經也是一名資深的媒體人,作為一名合格的媒體人,應該將真實的一麵報道給觀眾知道,而不是人雲亦雲。你們大可以親自嚐嚐小張點心攤上的東西,用自己的味蕾親自來感受一下那種奇妙的味道,然後再和那些黑心的點心攤比較一下,就可以明顯的分辨出其中的區別。不過,人家是明碼標價,吃東西還是要給錢的。”

劉爺爺的風趣幽默頓時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好評,特別是李家阿婆,心裏打定主意,回頭要弄點好吃的犒勞一下這個劉老頭,李家阿婆和劉爺爺都是喪偶老人,雖然李家阿婆跟幾個子女住在一起,但是平時上班上學後,也幾乎是獨居的,難免會心生寂寞,所以和劉爺爺走的很近。

;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