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等皆驚異,但此日,一隻獵物也沒獲得,蓋因孔宣暗中助力,山中鳥獸都得以逃脫。阿育王大為惱火,怏怏回宮去了。
次晨回到王宮,想起昨日所遇,阿育王心中憤憤:“說甚麼孔雀尊者,盡壞我好事!”遂下令全城,如見孔雀盡皆抓來,驗看是不是孔宣本尊。令既下達,華氏城中,抓齊千百孔雀,皆送往王宮,請陛下驗看。
“那日所見孔雀,是隻金羽毛的大孔雀,這些怎麼都是藍色孔雀?!”阿育王怒問道。
“陛下,那日的金孔雀本非凡物,國中當是無有。這些雖是孔雀,可惜都是凡鳥,與那金色孔雀並無聯係!”一大臣進言道。
“那依你之見,該何處尋之?”阿育王問道。
“神鳥自是無中有,有中無,凡人豈能隨意尋見得了。若有機緣,大王定能再見。”那大臣答道。
阿育王聽了,方才息怒。“罷了!今日是父王忌辰,先且不究這些。傳令下去,做好準備,普國同悲,不得營生,不得婚娶。”
傳令大臣聽了,將此聖旨宣到了各宮各門。
時孔宣化作凡人正在街上行走,忽聽得此消息。一時間,聞旨的攤販立即收攤回家,店鋪馬上卷簾關門,熱鬧的商街,忽然成了空巷。孔宣不解,拉了一個挑擔的樵夫詢問,才知事由。孔宣正不知如何宣揚佛旨,感化阿育王,聞此聖旨,心生一計。
原來那阿育王雖是個暴君,然卻十分孝順其父適實王,每逢先王忌辰,必令舉國同悲。摩揭陀王宮,金瓦朱牆,雕梁畫棟,花池草地,湧泉細溪,幽深而壯麗。每逢今日,輝煌的王宮總像被一陣愁雲所籠罩。
王宮的東側,便是國廟,就是供奉王國曆代國王的神廟,其中,供著阿育王的祖父月護王和父親適實王。
今日,在禮官的策劃和安排下,祭祀先王的大典即將舉行。清晨,辰時,阿育王率了眾王後嬪妃,諸王子公主,齊來到國廟大殿前。鍾敲三響,號吹三遍,祭王大典就要開始了。文武百官,齊齊跪在殿外台階之下,王族富貴,跪在大殿門檻之外。此時阿育王雙手合掌,一步一跪一拜,從殿門開始,直達適實王金像之前。阿育王跪在適實王前,祈禱道:“父王,你駕崩已有十幾年了,兒臣每日都能夢到你。望你在天聖明,賜兒臣無量福壽!”言罷,對著父王叩了三拜。殿外王族、大臣亦隨阿育王叩了三拜。
“我兒阿輸迦!”
阿育王忽聞此言,既驚又恐,環視四周,卻不知是誰喚他實名。驚恐之下,又對著父王金像叩了三拜,殿外眾人亦跟著叩了三拜。
“我兒阿輸迦!抬起頭來,你不認得寡人了嗎?”
阿育王聞言,悄悄抬頭一望,忽道:“父王顯靈了,父王顯靈了!”殿外眾人一看,果是先王顯靈!那殿中哪還有適實王的塑像,那就是活生生的適實王啊!
眾人見了,皆道先王顯聖。階下有人暗議:“恐是大王不辨是非,甘為暴君,先王要回來取而代之!”
那阿育王得見父王真身,哪敢站起!伏在地上,聽憑教誨。
“我兒阿輸迦,自我駕崩,你為我國法王,卻不知體恤臣民,愛護百姓,隻知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又聽從六師言教,犯下諸多罪業,今仍不改,變本加厲。你讓寡人泉下怎安?”
阿育王聞言,道:“兒臣即位後,實有勞民傷財之舉,損耗國力之伐。然而六聖師之言皆是真理,父王豈不是在侮蔑聖師。”
“不分黑白的東西!六師沙門各行其道,宣揚異論,爾竟信之。不知世間有佛,深解微妙,救世度人,你不皈依,反而毀寺謗法滅僧,實在是莫大罪業!”
阿育王道:“佛教沙門不合六師之道,兒臣欲盡除之。”
“爾不知佛法妙義,妄加毀謗,今四洲八方,多有奉佛之國,你殺業太重,非佛不能度也!奉佛敬三寶,你能消除業障,福慧等身,施恩百姓!如是,寡人心亦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