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於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禮。
少校轉過身來擺出對下級說話的高貴神氣,問道:“假如你不介意,請問你是什麼官?”
大帝樂嗬嗬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搖頭說:“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細看了看說:“那麼你也是少校?”
大帝鎮靜地說:“繼續猜!”
少校取下煙鬥,那副高貴的神氣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語氣低聲說:“那麼,你是部長或將軍?”
“快猜著了。”大帝說。
“殿……殿下是陸軍元帥嗎?”少校結結巴巴地說。
大帝說:“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煙鬥從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麵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饒恕我!陛下,饒恕我!”
“饒你什麼?朋友。”大帝笑著說,“你沒傷害我,我向你問路,你告訴了我,我還應該謝謝你呢!”
大千世界,難免會有被人誤會的時候,這時你可否會發出沉重的呼聲。
其實,寬容別人的同時,也就是寬容了自己,在發怒的過程中,受到傷害最大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五、疏遠無謂的剛直
我們的個性中有一點點剛直之氣固然可佳,對男子而言是陽剛之氣,對女子而言則是巾幗之風,這本就無可厚非,但是無謂的剛直卻是我們的心靈包袱,它將會越變越重,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這好比兩隻山羊在山澗的獨木橋上相遇,互不相讓,最終雙雙掉入山澗裏。
常常聽別人說,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其實有許多時候,處世的智慧就在於你能不能適時地咽下一口氣,不去做無謂的堅持。
明代才子馮夢龍在《廣笑府尚氣》篇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剛直,生活中從來不對人低頭,也不讓人,且不後退半步。一日,家中來了客人,父親命兒子去集貿市場買肉。兒子拿著錢在屠夫處買了幾斤上好的肉,用繩子串著轉身回家,來到城門時,迎麵碰上一個人,雙方都寸步不退後,也堅決不避開,於是,麵對麵地挺立在那兒,相持了很久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還在等肉下鍋待客飲酒,做父親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來,便出門去尋找買肉未歸的兒子。剛到城門處,看見兒子還僵立在那兒,半點也沒有讓人的意思。父親心下大喜:這真是我的好兒子,性格剛直如此;又大怒:你算老幾,竟敢在我父子麵前如此放肆。他躥步上前,大聲說道:“好兒子,你先將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飯,讓我站在這兒與他比一比,看誰撐得過誰!”
話音剛落,父親與兒子交換了一個位置,兒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親則站在那個人的對麵,如怒目金剛般挺立不動。惹得眾多的圍觀者大笑不止。
一般而言,性格剛直者在處世中不易吃虧,受人欽佩,但太剛直了會走向反麵,這種人往往固執己見,嚴守自我的做人準則,不退讓,不變通,沒有半點柔弱的氣象。
人生在世,無一點剛直之氣是不行的,尤其是應該心有所主,擁有一些確定的做人的準則。這樣,人們可勇氣倍增,可與人抗爭、與社會黑暗的東西抗衡,凸顯出自我的個性和風貌。
剛直並不是賭氣,不是去追求無益的個人“勝利”,猶如馮夢龍先生筆下所敘述的這對剛直的父子,僅僅為了避讓的小事,就與人對著幹,不管其他的事,這就由剛直走向了蠻幹,久之會引起別人的厭惡,最終會在人生旅途中碰得頭破血流,嚐盡苦頭。
所以,疏遠無謂的剛直,凡事退讓一步,我們才能順利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
六、疏遠負麵的心態
人生就如爬一座山,有一種人會堅信自已總有一天會到達山頂,有一種人卻認為山是如此地高,要到山頂不知何年何月,幹脆不爬了事。後者就是一個標準的負麵心態的人。這種人,對於什麼事情總是喜歡往壞的方麵想,不知道為自己的心靈“解套”,整天生活在憂愁和苦悶之中。
手指紮了一根刺,樂觀的人會高興喊一聲:“幸虧不是紮在眼睛裏!”
有一天,湯姆到酒吧喝悶酒,服務生見他一副眉頭深鎖的樣子,便問他:“先生,您到底為了什麼事煩心呢?”
湯姆答道:“上個月,我叔父去世,因為他沒有後代,所以,在遺囑中,將他僅有的五千張股票,全部留給了我!”服務生聽後安慰湯姆道:“你的叔父去世固然讓人覺得遺憾,但是人死不能複生。而且,你能繼承你叔父的股票,應該也算是一件好事啊!”
湯姆答道:“一開始,我也認為是件好事。但問題是,這五千張股票,全部是麵臨融資催繳、準備斷頭的股票啊!”
假使你能選擇正麵的心態來麵對問題,就算你真的麵臨像故事中的湯姆那樣股票即將斷頭的危機,隻要你能妥善應對,終究會有“解套”的一天。
坎伯曾經寫道:“我們無法矯治這個苦難的世界,但我們能選擇快樂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