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作為藝術和戲劇城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有著名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和柏林歌劇院,還有森林舞台,擁有2.5萬個座位的露天劇場。人們在這裏可以欣賞到一流的歌劇和一流的交響曲,以及由著名的指揮家所指揮的演奏會、古典戲劇和滑稽劇等。在柏林洪堡大學對麵坐落著華麗的宮殿式建築,就是著名的國家歌劇院,它始建於1743年腓特烈大帝二世時代,原名普魯士歌劇院。歌劇院的門楣上裝飾有女神雕像,她們是音樂女神、喜劇女神、悲劇女神和歡樂女神等,亭亭玉立,惟妙惟肖,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建築上,它把德國民族建築風格中的宏偉的體形,精致的雕像和繪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內部的色彩和裝飾協調舒適,音響效果好。
柏林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之一,除了發達的電子工業以外,還有機械、電機、冶金、儀表、紡織、印刷、食品、服裝等工業。
今天的柏林是歐洲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河港,交通十分便利,有與世界各國和全德各大都市密集的班機往返。它還是德國鐵路、公路和內河航運的中心,市內汽車、電車、地下鐵道和高架電車縱橫交錯,十分發達。
柏林也是德國工人運動和群眾鬥爭的中心。自19世紀以來,馬克思、恩格斯在這裏從事過革命活動,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奧古斯特·倍倍爾、克拉拉·蔡特金、卡爾·李卜克內西、羅莎·盧森堡和思斯特·台爾曼都在這裏進行過英勇的鬥爭。柏林市內,矗立著這些革命家的塑像。
知識鏈接
柏林國際電影節:自1951年以來,在每年2月舉行。柏林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二大電影節,是德國電影的“窗口”。每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高潮是國際評委頒發電影節的主要獎項“金銀熊獎”。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都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舉行世界或歐洲首映式,並以此謀求獲得獎項。從2003年起,每年從世界各地邀請大約500名電影界的後起之秀來參加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人才園地活動,在這裏他們可以互相切磋技藝,交流思想。
日內瓦是國際名城,瑞士第三大城、日內瓦州的首府。位於瑞士西南部,萊芒湖(日內瓦湖)西南岸、羅納河出湖處。居民主要使用法語。城市背山麵水,西為侏羅山,東南可遠眺白雪皚皚的勃朗峰。
城市見於曆史記載是公元58年,其時,稱雄一時的愷撒大帝為阻止海爾維第部族南下,曾率軍直抵日內瓦,並在他著名的《高盧戰記》中對日內瓦做了記載,這成為日內瓦有文字記載曆史的開始。繼羅馬帝國、勃艮第王朝之後,日內瓦進入神聖羅馬帝國時候。115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封日內瓦主教為“親王主教”,使其成為日內瓦集神權、政權於一體的最高主宰。日內瓦也因此擺脫了封建領地的臣屬地位,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一躍而走上了自治與獨立的道路。盡管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裏,日內瓦屢遭薩瓦的入侵和法國的吞並,但是,不屈不撓的日內瓦人民以弱勝強,在當時的歐洲產生過巨大影響。如今每年12月11日,整個日內瓦市萬人空巷而慶的登市節,就是日內瓦人民不畏強暴,拚死為自由而戰的傳統紀念日。當1813年法軍撤走之後,日內瓦人為確保自己的自由,毅然於1814年加入瑞士聯邦,而成為其第二十二個州,日內瓦就成為日內瓦州的首府。
日內瓦周圍湖山環繞,風景優美,冬無嚴寒,夏少酷暑。一年四季,雖風光不同,但山明水秀全似圖畫,充滿了詩情畫意,有“遊覽者的聖地”之稱。羅納河穿城而過,將市區一分為二。左岸是老城區,右岸是新城區。老城區以一座古代大教堂為中心,街道狹窄,建築擁擠,有許多中世紀的名勝古跡和富有特色的哥特式建築。新城區沿湖而建,街道寬闊,樹蔭濃鬱,到處是現代化的高層建築以及栽有各種花卉的公園。新城和老城之間為商業區和大學區。
羅納河上有8座橋梁,以勃朗峰橋為最大,日內瓦就是圍繞著這座橋發展而成。河中有兩個風景幽美的小島,其中之一為盧梭島,島上矗立著這位18世紀大哲學家盧梭的銅像。橫跨在河上的島橋,上有“島堡”,被稱為日內瓦的“巴士底獄”,曾囚禁過日內瓦的愛國者菲貝爾·貝爾特利埃。東北郊的萊蒙湖四周為群山環抱,湖中立著一座高達130米的人工噴泉,銀色水柱在陽光照耀下五彩繽紛,燦爛迷人,湖畔的花鍾,沿湖兩岸的激流公園、玫瑰公園、珍珠公園、英國公園和植物園,可謂滿城錦繡,景色天成。湖濱也是日內瓦最繁華的商業、金融和旅遊區。豪華的五星級旅館、富麗的銀行大廈、五光十色的百貨店、鍾表店和首飾店鱗次櫛比,雲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