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年,布魯塞爾築起了第一道城牆,它全長4公裏。到13世紀,布魯塞爾成為布拉邦公國的首府,開始形成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手工業城鎮,1430—1477年布魯塞爾成為勃艮第公國的行政中心之一。16世紀上半葉,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統治時期,布魯塞爾成為歐洲政治中心,經濟和文化也得到發展。

16世紀以後近3個世紀,布魯塞爾先後處於西班牙、法國和荷蘭的統治之下,飽受列強的掠奪和戰爭創傷。1830年10月4日,全國爆發武裝起義,比利時宣告獨立,布魯塞爾成為首都。

市區略呈五角形,以中央大街為分野,分上城和下城兩部分。上城依坡而建,建築較稀疏,主要名勝有王宮(路易十六式建築)、政府機關、大商行、大銀行、皇家美術宮(藏有中世紀的著名美術作品)、現代美術館、古代美術館、樂器博物館、司法館(1883年)、50周年紀念公園等。著名的埃格蒙宮以16世紀反抗西班牙統治而犧牲的民族英雄埃格蒙命名。

宮前的埃格蒙廣場上豎立著16世紀以來各個時期為民族獨立而鬥爭的民族英雄的銅像。下城為商業區,這裏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市中心“大廣場”四周屹立著許多中世紀哥特式和佛蘭德式古老建築,其中以市政廳最為壯觀。

廣場一帶的建築物頗有來曆。著名的天鵝餐廳曾是偉大的無產階級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的地方。

與天鵝餐廳左側毗鄰的曾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寓所。此外,矗立在廣場周圍的市政廳、17世紀的各種職業行會會址、路易十四的行宮等都是久負盛名的建築物。

大廣場還是比利時曆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如1830年比利時人民發動起義時,起義的領導機構委員會就設在廣場上的市政廳。起義者在廣場上焚燒了威廉一世反對比利時獨立的演說稿,並終於贏得了勝利。

在大廣場旁邊的一條小巷裏,有一個身高隻有50厘米左右的小孩青銅雕像。他光著身子,叉腰亮肚,無拘無束地在人們麵前撒尿,尿水像涓涓細流,長年不息地澆注在雕像下麵的水池裏。這座雕像栩栩如生,逗人喜愛,被譽為布魯塞爾的“第一公民”。

布魯塞爾市中心還有一尊半裸體少女像,手托一隻鴿子。

那鴿子不是隨意的裝飾品,而是一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保衛比利時做出了很大貢獻的信鴿。

布魯塞爾不僅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跡,而且有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比利時的高速公路以輻射形通向四麵八方,北經安特衛普到荷蘭、丹麥,南下蒙斯抵法國、西班牙,東路通盧森堡、西德。

布魯塞爾的高速公路除了路麵優良、轉彎很少、立體交叉這些通常的特點外,還有和其他鄰國不同的一點是,在高速公路的路旁全部裝有路燈。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那乳黃色的鈉燈照得路麵既明亮又柔和。據說,由於這套照明設備,每年可以減少20%的車禍。因此,即使能源緊張的時候,比利時政府仍然讓這些高速公路的路燈徹夜通明。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第一大工業中心,機械製造、汽車、電器、化學等工業企業占全國工業企業總數的20%左右。此外服裝、地毯、花邊業等也居重要地位。

布魯塞爾是全國文化中心。有聖米歇爾大教堂和市政廳等許多中世紀建築。設有布魯塞爾自由大學(1834年)、皇家科學和醫學院、佛蘭芒語語言文學院和軍事學院等高等院校。市藝術宮為文學、音樂、戲劇、藝術愛好者的活動場。在西北郊埃塞爾高地上有建於1958年的原子型博物館,南郊20公裏處的滑鐵盧古戰場是1815年6月拿破侖全軍覆沒地,辟有滑鐵盧紀念館。

布魯塞爾還是世界聞名的國際活動中心。除外交使團外,這裏有700餘個國際機構和辦公處常駐,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煤鋼業共同體、比荷盧經濟聯盟以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等均設於此。這裏還經常召開各種各樣的國際會議,其中每年僅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的各種國際博覽會就有約30個,布魯塞爾尤裏卡世界發明博覽會是最受世人青睞的博覽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