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西安市區4千米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玄奘法師自印度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是專門用於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這種稱謂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初建時是磚表土心的方形塔,僅有五層,後改造為七層方形樓閣式,唐大曆年間再改為十層,到明代,又以磚麵加砌唐塔之外,才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種樓閣式磚塔的樣子。
大雁塔平麵呈正方形,高64米,加上它是修在一高地之上,望上去直插雲天,的確是“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塔基東西長46米,南北寬49米,呈矩形。塔自第一層以上,每層顯著向內收分,形成一方錐形。通體而觀,塔基如兩翼舒展,塔身如引頸向上,整座高塔,頗似一隻大雁,雁塔之名,大概正得於此吧。塔的門媚門框上,有陽刻的唐代木結構大殿的建築圖景,畫麵嚴謹,線條遒勁。塔內設木梯,可逐級上登,自塔上俯瞰城郊景色,十分壯觀,令人心曠神怡。據說,唐代及以後各代參加科學考試的新科進士和文人墨客,都以能“雁塔題名”為榮耀。正如詩人岑參所描寫的“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大雁塔以其簡潔和古樸的造型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唐太宗和唐高宗曾分別為玄奘作《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後被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並刻碑,立在塔的南麵。傳說有位懷素和尚十分喜愛晉人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因太宗為玄奘寫了《聖教序》而大受感動,就設想請王羲之來書寫《聖教序》。他耐心按序文收集王羲之的字,最後有幾個字怎麼也找不著,他因此張貼“求字告示”,並答應選中一字賞金千兩,成為曆史上另一段“一字千金”的佳話。
如今的慈恩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寺內的殿堂則是清代末年的建築。現在大雁塔經過修複,古塔雄偉。由於玄奘曾在這裏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在我國,幾乎人人都知道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小說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塑造了這幾個栩栩如生、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現在我們知道,孫猴、八戒和沙和尚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人物,而唐僧,在曆史上卻是確有其人。
唐僧就是建造大雁塔的玄奘,他為求取真經,於公元617年孤身從長安出發,不遠萬裏去當時的佛教聖地——印度學習。當時的印度,宗教與學術十分發達和活躍,宗教學派林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大國。玄奘遍訪名師,如饑似渴地學習,幾年時間便通曉了各派學說並很快以博學善辯而聞名。
一次,印度的戒日王決定舉行一次學術辯論大會,邀請中國學者玄奘做大會論主,主講並裁定辯論各方的學術研究水平。當時玄奘正在潛心鑽研一部佛經著作,大欲謝絕,然而在戒日王一再力邀下,他隻好同意了,因為他想到這樣一個隆重的聚會正是探討佛經要義,進一步了解各家思想的大好時機,於是,他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準備論稿。公元642年12月,當印度18個王國的國王、僧侶、學者六千餘人來到曲女城參加辯論大會時,會場門口高懸的正是玄奘的大作《製惡見論》。玄奘作為論主,連續18天,在辯論會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談。大家認真傾聽他的精辟議論,為這位遠道而來的中國學者高深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紮實的治學態度而深深折服。當場,戒日王和其他國王便紛紛贈給他珍貴的禮品,各宗教學派也爭著授予他各種榮譽稱號。一時間,玄奘名揚全印度,被公認為第一流的大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