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在緬甸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所以仰光瑞大光塔又名大金塔,緬甸人稱“瑞大光塔”。它與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塔,柬埔寨的“吳哥寺”齊名,是中南亞的佛教中心。仰光大金塔位於緬甸首都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聖丁固達拉山上,踞於仰光市的至高點。始建於公元前585年,經曆代修建才成現在這個規模。
每到秋收時節,緬甸人民都會在瑞大光塔下舉辦活動慶祝他們的勞動節。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來到大金塔四周。那時候這裏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東西,還可以欣賞到各種傳統文化節目。節日的高潮在入夜時分,燈火輝煌的大金塔高台上,會有四位姑娘緊張地比賽織製精美的紫紅錦袍,隔天拂曉,當太陽照向塔頂時比賽結束,在人群的歡呼聲中,最早完成的姑娘戴上皇冠,稱為“勞動皇後”登上金塔的頂端。這時活動才告一段落。
遠眺這座高大的佛塔,猶如一個金色的巨鍾倒扣在丁固達拉山上,四周是挺拔蒼翠的樹木。來到這裏仿佛進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它的造型是從巴根的明迪拉賽底塔形式發展而來。塔尖纖細,其總高度就達113米。塔身用磚砌成。在其表麵粉刷了一層堅硬的灰漿,貼滿純金箔1000多張,所用黃金總共有7噸多重,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雍容華貴,仿佛是一個金色的世界,預示著天堂的華貴與純潔。當太陽走到山的那邊,塔燈火通明,神奇無比,真像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帶著她那蓮花寶座,踏著五色祥雲降臨在這裏。塔頂有風向標,下承一把金屬寶傘,重達250公斤,寶傘上掛有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微風吹來,聲響四方,好像在演奏著那一首首聖曲。寶傘下鑲嵌著7000顆各種罕見的紅藍寶石的巨大鉛球。遊客可乘裝有玻璃窗的電梯登塔俯瞰仰光金城。
塔有四個門,門前各蹲著一對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像中國的石獅一樣,平添了幾分威嚴。四條長廊式的階梯直通十幾米高的平台。塔座是一個很複雜的多角形平麵。平台中央是主塔,周圍在那多角上環繞著64座小塔和四座中塔,基座上布滿雕刻、鍍金和深漆。其壁龕裏藏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玉佛。塔下的四周均有緬甸式獅身人麵像。塔的東北角有一口色彩斑斕的古鍾重約40噸,是1841年由緬甸王孟坑捐建。塔的西北角還有一尊古鍾,重約16噸,1778年由緬王贅角牙捐建。塔的東南有一棵菩提古樹,枝葉婆娑,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中移植來的。東門外還有一華僑捐建的藏經樓,進入塔門,可見那塔白玉石刻的活生生地坐臥佛像,有精製的欄杆圍著,佛像凝重秀美。現在佛塔內還珍藏著佛家的聖物——八根釋達牟尼的佛發。
關於這八根頭發,還有一個生動的故事呢。相傳古時候緬甸人科地普陀兄弟倆不辭辛苦千裏迢迢,為光大緬甸的佛教和讓人民得到精神的安慰,來到佛家的發源地印度,兄弟倆經過的千辛萬苦和十幾年的奔波,終於取到了真經,並且帶回了這八根釋迦牟尼的頭發,兄弟倆把它獻給了緬王奧加拉巴。為珍藏此寶,緬王奧加拉巴在丁固達拉山上興建了一座僅僅8.3米高的小佛塔。
經過幾百年的風雨,到了蒲甘王朝,緬甸的佛教被立為國教,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每年都要到這裏來參神拜佛。這座小小的佛塔再也容不下這四麵八方的朝聖,也似乎有失聖地的威嚴,於是改修了寶塔。到15世紀,德彬瑞蒂皇的皇後病倒了,這位十分疼愛妻子的皇帝居然許願為塔身貼金。或許真是佛法的威力,這重病的皇後好了。德彬瑞蒂皇就用4倍於皇後體重的金子為整座塔貼金。而且在塔頂鑲嵌著耀眼的鑽石珠寶。雖然德彬瑞蒂皇隻是為了一己的心願,但卻讓我們看到一座舉世無雙的名貴的寶塔——仰光瑞大光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