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園之園——圓明園
我國的園林藝術世界聞名,而古代園林藝術的傑出代表作,就是位於北京西郊的圓明園。
圓明園本是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禦苑,占地3466公頃,建築麵積約有15萬平方米。它容東西方園林藝術於一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和“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圓明園的規模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最大最宏麗的。它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曆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5代共150年才建成。圓明園與附園長春、綺春(後改“萬春”)兩園合稱“圓明三園”,周圍達20餘裏。
圓明園遠接北京西山,把大自然的景物借到了園內;近處有玉泉山水,引入園內,曲折盤回;園內有人工湖泊,湖中有小島,猶如蓬萊仙境。湖濱用土石堆成山丘,種滿了翠竹和茂林,青山碧水、名貴山石、奇花異木與宮殿、亭園、榭閣、回廊交相掩映。有名可考的風景共有95處之多,著名的如“方壺勝景”、“武陵春色”、“蓬島瓊台”、寧波天一閣的“文源疾”等。園中還仿建了許多江南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的“斷橋殘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蘇州的“獅子林”等。園中除了中國宮式建築外,在長春園北麵,還依照瑞士、法國等國宮殿園林建築了一座歐洲式宮苑,名為“西洋樓”。西洋樓占地百餘畝,以白石砌成,雕鏤細致,房頂覆蓋中國琉璃瓦。西洋樓裏的鬆柏樹木、噴水池、圍牆,以及銅塑石雕等陳設都具有西洋特色。
圓明園是清朝皇帝居處和政治中心之一,園內收藏有無數的曆史文物,典籍和奇珍異寶,堪稱文化藝術寶庫。
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了厄運。入侵中國的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燒了圓明園。帝國主義侵略者想把它燒個精光,但因為三園麵積太大,有些建築和文物還是僥幸保存了下來。40年後,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慈禧太後、光緒皇帝逃到西安。圓明園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毀滅了,一大批曆代珍藏下來的寶貴文物被洗劫一空。人類文化史上出現了空前的災難,圓明園的遺址成了帝國主義侵華的曆史見證。
圓明園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發展的高峰,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奇跡。現在,首都人民正在準備重建圓明園,重現圓明園的英姿。
圓明園曆史圓明園原是康熙皇帝(1662—1723年在位)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一處花園,據考始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當時規模較小。到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園主首題“園景十二詠”時,主要景觀除在後湖四岸外,北至耕織軒,東達福海西岸深柳讀書堂。
古建築藝術的精華——布達拉宮
在西藏拉薩市西北角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有一片宮堡式建築群,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藏族人民心中的神聖之地——布達拉宮。
相傳公元7世紀時,吐蕃讚普鬆讚幹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鬆讚幹布決定“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於是,便在紅山上大興土木,修建了999間殿室,加上原有建築紅樓,總共1000間。當時宮堡之間有複道行空,甚是壯觀。東宮門外,有長300丈、寬18丈的跑馬場,場地砌磚為基,上鋪木板,馬行其上,蹄聲隆隆,雖一馬奔馳卻似萬馬奔騰。但是,早期的布達拉宮沒能完全保存下來,先是在赤鬆德讚時期因雷擊失火,繼而在朗達瑪時期毀於兵燹。早期建築存留下來的僅有法王修法洞和觀音佛堂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