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蒂走進會議室,帶著公司去年一年的生產成本及售價、公司損益核算表、公司整體財政狀況等文件。蓋蒂耐心傾聽勞工代表提出的要求後,把帶來的文件交給工會發言人。
當工會代表們傳閱過文件後,蓋蒂坦率地說:“我猜我們可能會在這裏開好幾天的會,爭過來爭過去!但是,據我所知,假如從我們能獲得的結果開始出發,那是更合理的做法。公司負擔不起你們要求的數目,文件可證明這一點。你們可以減少數目的一半,這是公司目前所能支付的最高額了。如果明年產量和利潤能提高的話,我將很樂意再跟你們商量另一半。”
蓋蒂助手們都暗暗擔心勞工代表會得寸進尺,那麼談判將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麵。但是,勞工代表們沒有得寸進尺,他們被蓋蒂的坦率折服了。工會發言人對蓋蒂說:“老實說,我們平常談這種事,都認為需要做一次長期的舌戰。但是,你非常妥當地決定了一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真心話,所以沒有什麼再值得爭了。”
他停下來,同蓋蒂握手:“蓋蒂先生,我們就一言為定吧!”於是,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下簽訂了合約,談判順利結束。
古人講為帥要有五德:勇、毅、仁、智、信,缺一不可。這五德都是常人難以具備的。正因為不同尋常,才具有強大的人格感召力和征服力。道理很簡單,我們不會完全信賴一個跟我們差不多的人,除非他具有某種我們特別欣賞又高不可及的東西,我們才會崇拜他,並樂於服從他。所以,你想集合眾人的力量幹大事業,必須修煉傑出的人格魅力。
“灌迷魂湯”的技巧
了解對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渴望什麼,害怕什麼,你就能控製對方的心情,牽著他的鼻子轉。有一句話說得好:“了解人性人情,你就無所不能。”
人的正常心理是:盡量逃離自己害怕的事物,而趨向自己渴望的事物。你隻要知道對方害怕什麼、喜歡什麼,並施展適當的手段,你就能牽著他的鼻子轉。
◆調動對方內心的欲望
人的欲望不盡相同,根據不同對象,找出他心中最渴望的事,重點突破,就能撕開他的心理防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軍在南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一次,美軍攻占了一個日軍駐守的島嶼,日軍殘餘部隊退縮到一個山洞中負隅頑抗。美軍喊話讓他們投降,並許諾優待他們,決不傷害他們的性命。但日軍不為所動,繼續朝洞外開槍。因為他們滿腦子武士道思想,不像美軍士兵那麼愛惜生命。
這時,一位美軍士兵開玩笑說:“如果投降,可以帶你們到好萊塢一遊,瞻仰女明星的風采。”
話音剛落,槍聲立即停止了。過不久,日本兵一個個爬出洞穴,繳械投降了。
那位美國兵真是說到點子上了,這群日本兵不怕死,但卻仰慕明星。聽說能有機會見識神話般的女明星,便又有了生的欲望。後來,美軍司令部為了維護信譽,真的安排他們到好萊塢一遊,讓他們大飽眼福。
人既有個性,又有共性。“衣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是共性。就個性而言,就要根據具體對象來考察,沒有一定。要調動對方的欲望,最好從個性入手,探知他心中最渴望的東西,並提供恰如其分的誘餌,然後你就能牽著他的鼻子轉。
◆找準對方的興趣點,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就是關注對方的興趣,從對方的興趣出發,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投其所好,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一種溝通手段,它需要調動你的知識、才能,向被控者發起心理攻勢,直至“俘獲”對方的心,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貢,遊說四國的真實故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春秋時,齊簡公派大將國書率大軍進攻魯國。實力不濟的魯國岌岌可危。子貢自告奮勇,決心以三寸不爛之舌拯救魯國。他知道國書與齊相國田常是政敵,於是,他來到齊國,對田常說:“憂患在外麵,應該先攻弱敵;憂患在內部,應該先攻強敵。你現在讓國書去攻打弱小的魯國,不是讓他建立功勞,培養勢力,削弱你自己嗎?”
田常一聽有理,忙問怎麼辦。子貢告訴他,應該讓國書去攻打強大的吳國。田常為難地說,齊國大軍已向魯國進發,中途改道進攻吳國,沒有道理。子貢表示自己可以為他找到理由。田常欣然應允。
子貢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吳國。他知道吳王夫差野心勃勃,做夢都想稱霸天下。於是,他對夫差說:“假如齊國吞並魯國,實力增強,必然轉攻吳國,大王不如先下手為強,聯魯伐齊,這樣,大王不但可以獲得扶助弱小的美名,又可向諸侯顯示實力,稱霸天下指日可待。”
夫差一聽就動心了,可他又擔心大軍出發後,越國會趁虛而入。子貢表示願意為他解除後顧之憂。他知道越國跟吳國有亡國之恨,時時圖謀複仇。於是,他來到越國,對越王勾踐說:“心中的圖謀被敵人知悉,是很危險的事呀!現在吳國想出兵伐齊,卻怕越國乘虛而入,是不是對大王有所懷疑?”
勾踐大吃一驚,忙問怎麼辦。子貢勸他出兵幫助吳國伐齊,以打消吳王心中的疑慮。勾踐欣然應允。這樣,吳越聯軍便浩浩蕩蕩向齊國進發了。子貢知道吳國必勝,到那時,吳國可能會趁勢進攻晉國,兼並魯國。為了消除隱患,他又跑到晉國,勸晉王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