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代序:追夢與造夢:俞敏洪的向上生長 (1)(2 / 2)

筆者:你的博客文章,總是會讓人生出一種深切的感動,總是會讓人體會到一種力量的傳遞。精神激勵、心靈勵誌是新東方以及你本人一直著力培育的一種精神氣質,這種氣質也已固化為新東方的一種核心競爭力,並且塑造了一群理想主義者“致富”的形象。但是從新東方離職的骨幹教師卻曾經不無激憤地指出,“新東方成功地製造了理想主義者創業的假象”。

俞敏洪:“新東方成功地製造了理想主義者創業的假象”這句話,是在新東方沒有獲得利益的失落者發表的言論。精神激勵、心靈勵誌已經成為新東方的一種獨特文化。今天,對於新東方絕大多數人來說,新東方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家園。不過,理想主義是靠利益驅動實現的,新東方是我和一幫誌同道合的朋友創下的基業,即使是創業的最初階段也沒有出現過那種過分宣揚情誼、無私無我、極度理想化的場景。

我是理想主義者,但我不要求新東方員工和我一樣充滿理想主義。我承認,新東方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以利益驅動為主體的。所有的理想都要靠人才去創造,而人才是需要利益實現去維係的。新東方能有今天,是拚死拚活幹出來的,是利益實現、情感維係、理想驅動的結果。新東方的理想主義不是理想化,我們的理想主義是建立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之上的,走向美國資本市場也是一種現實主義的具體體現,如果沒有現實主義的考量,作為公司的新東方恐怕難以生存。

為什麼我每次去西藏都會感動?因為看到很多藏民窮苦了一輩子,為了一次朝聖甘願“五體匍匐十萬計”,一路磕頭磕到拉薩,然後帶著無比愉悅的心靈滿足離開布達拉宮。上市公司不是宗教機構,很難達到靠信仰支撐的境界,能做到理想感召就已經是極限了。經營新東方這些年來,我不停地向員工們灌輸一種價值觀和事業理想,我們的理想是不斷更新的,比如近年來我一直以建立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私立大學的理想來鼓勵新東方員工。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並不矛盾,理想主義的實現可以依憑多個載體,比如你可以是非營利性機構,你可以是私人化機構。這些年來,新東方的公司屬性不斷變化,從個體戶到合夥製再到股份製,但是對於我來說,從事教育事業的崇高感、使命感、責任感、道德感從未改變。直麵現實,不再絕望、不再痛苦,而是努力、專注地尋求生活與事業的空間,以我們的人文情懷給予中國最廣大學生群體以精神的鼓勵和人格的培養,新東方的理想主義是建構在對中國教育、中國學生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在我看來,一群人、一個機構,不再自顧自地埋頭趕路,而是經常性地抬頭看藍天,那就是一種樸素的理想主義。

筆者:獨具個性的教學方式、另類風格的教師形象,是新東方最為顯著的比較優勢。從一定意義上說,授課教師是新東方最為珍貴的核心資產,但是數以千計的授課教師的價值觀、道德觀的養成,是個非常嚴肅的課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很可能會引發或然風險。

俞敏洪:新東方現在有8000多名授課教師,這是新東方的核心資產。數量如此龐大的一群知識分子,如何管束?首先是在理念與行為層麵進行積極引導和道德約束,其次要讓大家知道新東方所能承受和容忍的底線所在。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全天候監控授課老師的行為,但是職業操守的準則,我們會宣貫到所有教師。所謂底線就是動搖不得的“紅線”,誰也不能觸碰,我必須保證新東方的安全運行。在所有的寬容之下,必須確保新東方係統的經營安全,這就是我絕不妥協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