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十二月讓思想在博客裏燃燒 (1)(3 / 3)

——2007年,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主動的力量》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如果你想申請美國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那你就必須要通過一個資格考試——GMAT。GMAT是一種標準化考試,早已被廣泛應用於工商管理碩士的入學考試,是當前最為可靠的測試考生是否具備順利完成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學習能力的考試項目。

GMAT語法考試有一個考點,即主動語態、被動語態的對錯辨析。眾所周知,在類似四、六級這樣的英語考試中,對於主動語態、被動語態並無特別的限製。但是在GMAT語法考試裏,如果有一句話應該用主動語態,但是應試者卻使用了被動語態,那麼將被視為錯誤回答。比如回答“飯菜被我吃完了”會被算做錯誤的回答,隻有回答“我把飯菜吃完了”才算正確。

據此,敏感的俞敏洪有了新的發現和思考:這種對主動語態、被動語態的嚴格區分,背後隱藏著一個重大的命題,那就是它在考查學生麵對發生的事情時是運用主動思維還是被動思維。一個習慣於被動思維的人會不自覺地用被動的方式回答問題,而一個擁有主動思維的人則會時刻考慮主動地去解決問題。

行動指南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生活要求我們擁有積極的心態,進行主動的抉擇,實行係統性規劃。

12月10日

快樂、向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追求心靈的富足為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追求物質財富,但任何對於物質財富和欲望的追求都應該回歸到心靈富足的層次才有意義。在我們有了足夠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風雨的住所之後,任何追求如果沒有更高層次的意義,最終都會歸於無聊和空虛。

——2005年,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心靈的富足》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愉悅身心,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也是俞敏洪追求的生活境界。

有一年,去三亞休假,俞敏洪身陷亞龍灣,當時的天氣很糟糕,連續兩天都是陰雨綿綿,終日不見太陽的光輝。一天傍晚時分,陽光終於穿透陰霾投射出來,映紅了朵朵雲彩,也映紅了蔚藍海水。那一刻,俞敏洪打著赤腳興奮地奔向大海,夕陽西下時的晚霞讓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這是他見過的最美麗的風景之一。

何時的人生最美麗?心平氣和時的人生最美麗。在俞敏洪看來,不管你如何奮鬥,過程如何曲折,結果怎麼失敗,哪怕一輩子都失敗了,但是到了垂暮之年,當你心平氣和地麵對這個世界時,你就會發現成功與失敗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無論物質抑或精神,均需要一種戰略選擇,因為它左右著人們的願景實現與使命必達。當下的俞敏洪,在富裕自身、傳承企業的同時,懷著感恩、向善的胸懷,積極而全麵地追求心靈安恬、精神豐富,這是一種值得慶幸的良性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