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十二月讓思想在博客裏燃燒 (4)(2 / 3)

12月26日

智慧從哪裏來?

如果你為了一個事業目標已經竭盡全力,那麼最後即使沒有達到目標,但是這個過程中,生命本身得到了豐富,這也是一種最好的結果。如果你努力過,但最後失敗了,那不是你的錯;如果你沒有努力,最後失敗了,那才是你的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們的生命和事業到底是怎麼回事。用一句話說就是:生命是一個過程,事業是一種結果。

——2007年4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聽聽下麵這個寓言故事吧。

一個年輕人向智者討教:“請問智慧從哪裏來?”智者回答:“正確的判斷。”年輕人又問:“正確的判斷從哪裏來?”智者說:“經驗。”年輕人繼續發問:“經驗從哪裏來?”智者告訴他:“錯誤的判斷。”

李開複特地在自己的書中記錄下一個活躍在金融界的知名企業家朋友對他說過的話:“我很高興我是一個敢於冒險、喜歡嚐試新事情的人,在我所嚐試的事情中,90%以上都是有所收獲的。就算是失敗的那10%,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教訓,它們讓我更加珍惜那成功的90%。”

有一個曆史久遠的傳說,源自古希臘。科林斯王西西弗斯因為狡猾貪婪受到宙斯的處罰,他每天必須將一顆碩大無比的石球推上山頂,但是快到山頂時,石球總會滾回到山腳下,然後他就不得不將石球繼續往上推,如此反複,永無完結。這個故事被演繹流傳了許多年,很多人從中感受到的是宿命和悲壯。俞敏洪卻有著別樣的感悟:西西弗斯剛開始時感到非常痛苦、非常絕望,但是後來,他推著推著就開始欣賞起整個過程,他發現自己推過了春夏秋冬,推過了風霜雷電,推過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推過了周圍的鳥語花香,推過了所有動物的鳴叫聲和歌唱聲。於是他發現,推石頭本身就是一種意義,所以他越推越快樂,最後感動了宙斯,重新把他接回天上,變成了天上的神。

俞敏洪關於西西弗斯的闡釋即是對“生命是一種過程”的絕佳比喻。

行動指南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喪失掉對於成功和美好的無限向往。

12月27日

等待時機追求成功

任何一次失敗和痛苦都可能是你遇到的最好的機會,都有可能教給你真正的智慧,這要看你怎麼看待失敗和痛苦。有的人失敗以後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失敗以後變得更加偉大,這就是因為不同的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當你從積極的角度看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態就是積極的。我的態度是,不管是快樂的事情還是痛苦的事情,都是我們生命中珍貴的禮物,都需要我們用心去珍惜,並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在等待時機和追求成功過程中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2007年3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等待生命中那最好的時機》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俞敏洪的數學非常差勁,本來,高考時俞敏洪是準備報考中文係的,但當年考中文係需要考數學,於是他知難而退,選擇報考西語係。

不偏激、不發牢騷、不恨誰、不罵誰,俞敏洪自有他的原則和追求。在中國要經營好企業,必須學會調和、中庸,既要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又要學會在中國的環境中做事情。應該小心地從逆境、挫折中吸取教訓,因為智慧就隱藏在其中。

評判一個企業家,不能隻看他的企業現在經營的好壞,關鍵要看這家企業的發展前途,沒有發展前途的企業不是好企業,不能把企業經營好的企業家也絕不是稱職的企業家。真正成功的企業要學會不斷地變革、不斷地承受風險、不斷地膨脹。穿越表層透視俞敏洪,盡可能地觸達其內心,在其不羈的精英外形之下,包裹著的是企業家追求理想、擁有精神圖騰的複雜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