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非常好,非常有創意,觸情生景。這兩位同學都是評論性文字,哪位同學選第一點的,用描述性文字的,直接給大家描述下景色。(要求舉手回答)生:在初春的河邊,幾株春天的柳樹剛剛發出嫩芽,像新娘一樣既歡快又美麗,把長長的頭發垂在波光粼粼的河麵上,隨著春風在水中蕩漾。它的枝葉有各種角度,夕陽的光輝映照在樹葉上,反射出各種光芒。春天的風輕輕地撫摸著楊柳。柳樹的枝條與河水就像魚鱗一樣,波光閃爍,一輪夕陽在雲彩的簇擁下慢慢地西沉。暖暖的陽光,暖暖的春風,和煦的楊柳,在這樣一幅景色下,想讓人搬一把躺椅坐在河邊,在楊柳輕拂下慢慢地閉上眼睛,享受夕陽的光輝。
師:說得非常好,想象力非常豐富。送給大家一句話“展開兩翼,才能飛翔”。這兩翼,一隻翅膀是想象,另一隻翅膀是聯想。剛才這位同學的想象力非常好。(《再別康橋》課堂錄像)
在例6-21中,教師要求學生用具體的語言描繪詩歌的景物,一位學生思考並作了回答,教師直接作出了否定性評價,指出學生是作評論而不是描述。教師這樣反饋是基於學生是高中生,且第一個發言的是一位學習好的學生,平時師生關係融洽,給予直接的否定性評價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既簡明又暗含啟發性引導:需要進行描述。第二位學生回答,教師先就學生回答的內容作出肯定性評價:“非常好,非常有創意,觸情生景”,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這兩位同學都是評論性文字”,沒有符合學習要求,並啟發學生:“哪位同學用描述性文字直接給大家描述下景色”。教師這樣的反饋是發現學習難度較大,兩位學生回答都存在共同的問題,過多否定會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所以先作出肯定性評價,再指出存在的問題,然後加以引導。第三位學生對景色作了形象生動的描述,教師對此作了肯定性評價:“說得非常好,想象力非常豐富。”並抽象概括出閱讀詩歌的一個重要方法:展開想象和聯想。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由於問題的多樣性、學習活動的豐富性、學生個性的複雜性,教師的反饋與引導一定要具有靈活性。以下我們概括一些需要教師特別注意的教學情境,提示新任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采用恰當的反饋與引導的方式。①學生給出正確、快捷、肯定的回答。這說明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學習任務比較簡單,需要教師簡單反饋,並通過引導把學習引向深入。②學生回答正確,但是在回答過程中有不肯定,表現出猶豫。這時,教師給予積極反饋很重要,首先進行鼓勵和強化(好、正確),然後解釋學生回答猶豫的內在原因(解釋為什麼回答問題時表現出不肯定),接著重申支持正確答案的相關事實、規則等。③學生回答正確,但回答比較簡單、不完整、不全麵、不深入。這時,教師應該在給予反饋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引導,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由粗糙發展為精細,由簡單變得豐滿與完善。④學生回答錯誤,這就更需要教師敏銳感知學生學習的錯誤,迅速分析錯誤的原因,並據此采取相應的反饋與引導,幫助學生從錯誤中學習。例如,學生因為粗心而回答錯誤,教師切忌采取挖苦、諷刺、懲罰的反饋方式,這既不能幫助學生改變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隻會造成學生心理高度緊張而出現更多的因為考慮不周的錯誤答案。正確的反饋方法是提醒學生不要緊張,重複問題讓學生再思考後重新回答,或轉向下一個同學,引出正確答案。又如,學生因為缺乏某些知識而回答錯誤,在學習某些內容的開始階段往往容易犯這種錯誤,這時,教師的反饋不能滿足於給出正確答案,而是通過暗示、引發思考、轉變提問方式、降低問題難度等引導方式,最後引出學生獨立思考做出正確答案。⑤學生回答錯了,卻自以為是對的。這時,教師的反饋與引導是最需要藝術的,首先要通過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理解的錯誤,然後幫助學生自己修正錯誤,這可能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材料,擴大視野,提高認識,改變其原有認知結構。切忌以生硬的方式強迫學生改變自己原有想法,接受教師的觀點。⑥學生不願回答問題。這種情況又分為兩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