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應變技能(1)(1 / 3)

一、應變技能簡介

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多變量的不斷動態生成的過程,它的複雜性和多變性要求教師時時密切關注課堂教學細節,隨時對課堂教學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靈活處理,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成功,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師這種對課堂教學的監控和調節藝術背後所反映的就是教師的機智應變技能。

所謂課堂教學的應變技能,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於出自教師或發自學生的始料未及的事件作出迅速反應,果斷決策、靈活處置的能力。這種技能大致包括三個方麵的因素:一是對教學微妙變化的敏銳感知。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活動,教師麵對的是幾十個性情各異的學生,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隨時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優秀的教師敏銳感知突發事件的萌芽狀態,意識到引起突發事件的背後原因。二是對教學突發事件作出果斷決策。突發事件都是瞬間出現,需要教師立即調動自己全部智慧來及時應對。

首先,調動自身的認知評價係統,對突發事件作出正確的判斷,分析其性質、起因;然後,思考應對的策略和可能造成的結果。三是對教學突發事件作出靈活處置。麵對突發事件,教師根據不同的情境創造性地運用對策,促使突發事件朝著有利於教學發展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變技能實質上就是一種巧妙處理教與學矛盾的教學技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即使精心備課,對教學內容了如指掌,對教學程序反複推敲,對教學方法仔細篩選,但這一係列準備工作隻是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一旦進入真實的課堂教學現場,隻要啟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放教學的時空,總會在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過程中出現一些教師在課前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可能因為出人意料的外界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因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素質了解不周,就會出現與課前的教學預設不一致的情況,這時課堂教學不能按照課前預設的教案一成不變地進行下去,需要教師麵對意外發生的情況,敏感地洞悉學生思維、情感活動的狀態,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作必要的調整,妥善而又巧妙地處理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使教學順暢地進行。《孫子兵法》提出用兵要隨機應變,“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從而取勝者,謂之神”。同理,教學也要隨機應變。

課堂教學的應變技能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耐心誘導,確保課堂教學活動始終指向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中出現意外事件,意味著教學活動脫離了正常的軌道,具有較強應變技能的教師,可以通過調控和引導,促使教學活動繼續朝著教學目標發展。

例如,學生突然提出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有應變能力的教師會及時調整教學活動,利用問題中所包含的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加以引導,使突發的問題動態生成為精彩的教學內容。又如當學生的學習活動誤入歧途、有悖教學目標時,有經驗的教師能適時誘導,使學生的思維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以避免教學中偶發事件的發生。

2.機智應變,化學生的消極情感為積極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知識經驗不足,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有的學生會因為某些因素影響而出現一些脫離學習活動的言行,甚至有頂撞和無理取鬧等現象。麵對這些不良行為以及由此引起的消極情感體驗,優秀的教師會用寬容的心態理解學生,抑製自己不滿情緒,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設法消除學生的消極情感,喚起他們的積極體驗,及時地促成消極情感向積極情感轉化。

3.尊重學生,營造和諧教學環境

善於應變的教師能夠尊重學生人格,喜歡與學生處於平等地位,從不辱罵學生,但這並不意味著去姑息、縱容學生,而是用自身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即使有些偶發事件使老師陷於窘境,他們也不會簡單粗暴處理而傷害學生的情感,而是采用含蓄幽默方法使自己擺脫窘境,消除影響教學的不利因素,使教學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保證教學環境一直處於和諧融洽的氛圍。

二、應變技能的理論視野:範梅南教育機智思想

馬克斯·範梅南(Max Van Manen)原籍荷蘭,現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育學教授、課程與教學研究院主任、國際質性方法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是北美“現象學教育學”(Pedagogy Phenomenology)的創始人之一,其代表作《教育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係統闡述了他的教育機智思想,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