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教學結束技能(4)(1 / 3)

董老師在課堂將要結束時,沒有自己去做教學總結,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做總結。引導學生自己去做總結,一方麵真正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謂主體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也就是學生自己明確學習目標,自己開展學習活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自我激勵學習進步,自我反思和總結學習結果。另一方麵,通過學生自我總結,有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學生總結順暢、完整,說明準確而牢固地掌握學習內容;學生總結結結巴巴、掛一漏萬,說明沒有掌握學習內容。

這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董老師要求學生總結的不是語文課堂所學習的知識、所理解的課文內容或主旨,而是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整個課堂教學所采用的閱讀方法。“現在,我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這節課所學的檢測方法。”在董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了剛才學習時所進行的認知活動:“看文章的思路”、“看話題是怎樣發展的,把它們連成一個整體”、“靠近文章,仔細閱讀原文,品嚐原文的語言,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再拉開距離,看作者的寫作背景,看文集裏其他文章的相關內容,看文章的環境”。這種重在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閱讀方法的操作程序,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過程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元認知能力。這樣的反思和總結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些程序性知識是學生在一節課的學習過程中一點一滴探索感悟到的,如果不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他們就有可能隻獲得碎片式的知識,使程序性知識以陳述性知識的特性儲存在大腦裏。而反思和總結則是讓學生歸納、總結出所學習的程序性知識的特征,說出其操作時頭腦裏的思維活動過程,明確其操作過程的關鍵步驟,把碎片式的知識整理為係統性的知識,使之成為整體。這樣,既增強學生對其思維過程的意識,使學生完整而清晰地掌握所學習的閱讀方法,也為學生今後自主運用這些閱讀方法,並監控和調節運用的效果奠定基礎。董老師的課堂教學還沒有結束於此,還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錢鍾書《寫在人生的邊上》中的其他文章,牽起了錢鍾書著作的一個係列,勾起了閱讀作者其他著作的欲望。這樣結束教學,既概括課堂教學涉及的能力要點,又引導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做到了一箭雙雕。

五、教學結束技能練習設計

(一)語文課堂教學結束的要求

第一,教學結束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一節課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教學結束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孤立地設計教學結束環節,而需要在教學目標和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加以考慮。

第二,教學結束如果要強調重點、難點,概括要點,應注意深化和提高,切忌簡單地重複;還要注意明確整堂課教學內容之間的聯係,明確課內教學內容與學生原有知識之間的聯係,明確現在所學的內容與之前學習的內容、將要學習的內容的聯係。力求通過強調和概括形成知識和能力係統,便於學生記憶。

第三,教學結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上課過程中,展示思維範例,提供思維的踐行機會,反思思維的效果,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啟動更深更廣的思維,隻有在教學各環節中多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第四,教學結束時要注意獲取反饋信息,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而不是“教”,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檢驗教師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如何,很重要的一項內容是看這節課最後的提問結果或學生練習情況。通過提問或練習,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使教師隨時修正和調整自己的教學,以補救學生學習的缺陷,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第五,教學結束用語要簡明扼要,優雅而富於變化。

(二)教學結束技能訓練設計的方法

第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教學結束雖然是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但它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環環相扣的一個環節,因此不能脫離教學目標和整個教學過程孤立地去設計教學結束的方法。教學目標製約著教學的全過程,設計教學結束的關鍵在於要緊扣教學目標,順接前麵的教學環節。教學目標的重點是掌握知識,教學結束則可以重在整理知識,形成係統,以便記憶。教學目標的重點是訓練能力,教學結束則可以反思能力操作過程,提供練習和遷移機會。教學目標重點是情感熏陶,教學結束則可以著力煽情,使學生感情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提升。

第二,確定教學結束的類型。課堂教學結束的類型是豐富多樣的,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豐富,教師可以隨時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具體的教學情境靈活地動態生成地創設出適切的教學結束方式。但對於新教師來說,初次走上教學的講台,首要的任務是掌握教學的基本技能,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中前麵各環節特點,選擇前麵所介紹的六種教學結束的方法之一,來設計教學結束類型。等熟練掌握基本的教學結束類型後,再謀求靈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