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課堂教學技能的綜合運用(3)(2 / 2)

那麼,什麼是詩呢?

(板書)詩,是長歌當哭,是生活材料經過發酵、蒸餾、提純後的美酒,是升華了的生活感受,是理想觀照下的經過提煉的生活。——聞一多《也許》給我的啟示。

這是我對詩歌的領悟。

3.延伸:我們可以從無數個角度總結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不同的詩歌,可以給我們不同的啟示;即使是同一首詩,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獲得多種啟示。正是這些看起來點點滴滴的具體感受或啟示,才積澱成我們對詩歌的相對完整、全麵的認識。下麵,我再簡略地寫出我們課文中的詩歌給予我的幾點感悟:

(板書)

(1)愛有百樣,詩也有百味;說得清的愛真誠有限,化得開的詩韻味不多。詩的魅力,就在無盡的蘊涵留給你永恒的回味,不斷的咀嚼讓你滿口餘香。——讀“愛的心語”短輯。

(2)人從自然中提煉出了詩,又在詩中創造出了自然。詩中的自然熔鑄進了人的靈魂,人在欣賞自然的同時又欣賞著自己的靈魂。——讀鄭敏的《金黃的稻束》

(3)我走進了詩的世界,在那裏,琳琅滿目的人和自然的萬象讓我迷醉。而在我沉醉的同時,詩的思、詩的味、詩的清泉又融入了我的世界,蕩滌著我的靈魂。——讀鄒荻帆的《無題》

4.學生嚐試著就自己所感最深的一點談對詩歌的領悟。

現在,請同學們就本學期所學詩歌作品給你的最強烈、最突出、最清晰某一點,像我上麵所做的那樣,談談詩歌作品給你的感受或啟示。先概括地寫出你的感受或啟示,然後加以說明。

(學生翻檢課文,寫出簡短的感受,當眾宣讀,然後對自己的感悟作出簡要的說明)(學生互相評論,主要指出別人感悟的獨特之處。教師將學生的發言要點板書)(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此基礎上評出若幹最有特色的發言)5.小結。

同學們剛才都談了自己對詩歌的領悟。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抽象地去思考詩歌,我們隻能在想象中琢磨它的外部的形式特征——詩段、詩行、詩句的節奏、詩韻,別的就很難想象得到。但是,當我們就具體的詩作進行品味時,特別是就詩的內涵和生活、詩人的情感和理想、詩的情感表達的方式展開思考時,所得到那種的發現,遠比我們印象中的“詩”要複雜得多,也有意思得多、美得多,簡直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而且,每聯係到一首作品,感覺都不一樣。正是這種感受的積累,才使我們對詩的認識豐富起來、深刻起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詩是一個無法窮盡的話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詩,就是文學;小說,戲劇,散文莫不含有詩的成分。人的生活,一方麵是物質的、現實的;另一方麵,又是精神的、理想的——也就是詩的。這兩個方麵,構成了我們生活最基本的內容。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好好讀詩,思考詩,從生活中去發現詩,讓自己的精神含有詩意。這樣,我們就能逐步脫離低級趣味,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而成為一個有修養的高尚的人。

6.作業:

(1)再寫幾組從不同的角度對詩歌感悟的概括(像示例那樣簡短的總結,不必展開)。

(2)就其中你最滿意的一組,加以發揮,寫成一篇短文。

三、選擇一篇課文完整設計一節閱讀課的教案,在微格教室進行說課和試講,感受課堂教學技能的綜合運用。